小滿節氣的習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不同於其他節氣,在小滿時節又什麼獨特的習俗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希望大家喜歡。

  小滿習俗:搶水與祭車神

  舊時水車車水排灌為農村大事,諺雲:“小滿動三車***三車指的是絲車、油車、水車***。”水車例於小滿時啟動。此前,農戶以村圩為單位舉行“搶水”儀式,行於海寧一帶,有演習之意。多由年長執事者約集各戶,確定日期,安排準備,至是日黎明即群行出動,燃起火把於水車基上吃麥糕、麥餅、麥團,待執事者以鼓鑼為號,群以擊器相和,踏上小河漢上事先裝好的水車,數十輛一齊踏動,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光方止。

  祭車神亦為農村古俗,傳說“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於車基上置魚肉、香燭等祭拜之,特殊之處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時潑入田中,有祝水源湧旺之意。以上舊俗表明了農民對水利排灌的重視。

  小滿飲食習俗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小滿前後也是吃苦菜的時節,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書》:小滿之日苦菜秀。《詩經》:採苦採苦,首陽之下。苦苦菜遍佈全國,醫學上叫它敗醬草,寧夏人叫它“苦苦菜”,陝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時珍稱它為“天香草”。

  苦菜

  苦苦菜,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鹼、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綱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醫學上多用苦苦菜來治療熱症,古人還用它醒酒。寧夏人喜歡把苦菜燙熟,冷淘涼拌,調以鹽、醋、辣油或蒜泥,清涼辣香,吃饅頭、米飯,使人食慾大增。也有用黃米湯將苦苦菜醃成黃色,吃起來酸中帶甜,脆嫩爽口。有的人還將苦苦菜用開水燙熟,擠出苦汁,用以做湯、做餡、熱炒、煮麵,各具風味。

  另外,小滿節氣中氣溫明顯增高,雨量增多,下雨後,氣溫會急劇下降,所以要注意新增衣服,不要著涼受風而患感冒。小滿是溼性面板病的易發期,所以飲食調養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溼熱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綠豆、冬瓜、黃瓜、黃花菜、水芹、黑木耳、胡蘿蔔、西紅柿等。

  小滿天氣

  華南地區:“小滿大滿江河滿”反映了這一地區降雨多、雨量大的氣候特徵

  一般來說,如果此時北方冷空氣可以深入到我國較南的地區,南方暖溼氣流也強盛的話,那麼就很容易在華南一帶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滿節氣的後期往往是這些地區防汛的緊張階段。

  長江中下游:“小滿不下,黃梅偏少”、“小滿無雨,芒種無水”

  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來說,如果這個階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勢力較弱,位置偏南,意味著到了黃梅時節,降水可能就會偏少。因此有民諺說“小滿不下,黃梅偏少”;“小滿無雨,芒種無水”。

  黃河中下游:“小滿不滿,麥有一險”

  小滿節氣時,黃河中下游等地區還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小滿不滿,麥有一險”。這“一險”就是指小麥在此時剛剛進入乳熟階段,非常容易遭受乾熱風的侵害,從而導致小麥灌漿不足、粒籽乾癟而減產。防禦乾熱風的方法很多,比如營造防護林帶、噴灑化學藥物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江南地區:“小滿動三車,忙得不知他”

  這裡的三車指的是水車、油車和絲車。此時,農田裡的莊稼需要充裕的水分,農民們便忙著踏水車翻水;收割下來的油菜籽也等待著農人們去舂***chong***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裡的農活自然不能耽誤。可家裡的蠶寶寶也要細心照料,小滿前後,蠶要開始結繭了,養蠶人家忙著搖動絲車繅***sao一聲***絲。《清嘉錄》中記載:“小滿乍來,蠶婦煮繭,治車繅絲,晝夜操作”。可見,古時小滿節氣時新絲已行將上市,絲市轉旺在即,蠶農絲商無不滿懷期望,等待著收穫的日子快快到來。

  此外,小滿節氣期間江南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滿,如果不滿,必是遇上乾旱少雨年。這方面的諺語很多,如安徽、江西、湖北3省有“小滿不滿,無水洗碗”的說法;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區有“小滿不滿,乾斷田坎”的農諺;四川省還有“小滿不下,犁耙高掛”之說。這裡的“滿”字,不是指作物顆粒飽滿,而是雨水多的意思了。
 

小滿節氣會下雨嗎
小滿節氣怎麼防晒
相關知識
小滿節氣的習俗
被遺忘的小滿節氣的習俗有哪些
被遺忘的小滿節氣的習俗有哪些
小滿節氣的由來和習俗
雨水節氣的習俗
芒種節氣的習俗
雨水節氣的習俗有什麼
穀雨節氣的習俗
關於小滿節氣的古詩
小滿節氣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