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糖尿病的誤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治療糖尿病不僅需要藥物,更需要注意飲食。很多患者誤以為在治療之後稍有好轉,就不再需要進一步治療或控制了。

  據調查發現,在糖尿病的治療中,有不少患者對於糖尿病的治療存在錯誤的認識,導致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造成不良的影響。下面慈銘專家為您介紹八種糖尿病治療中的誤區。

  之一:空腹血糖控制正常了,糖尿病就控制理想了

  其實不然,有些人空腹血糖雖然已控制正常,但餐後血糖仍很高,血糖控制仍不理想。有研究表明餐後高血糖對心腦血管存在嚴重損害,可以加速血管的動脈粥樣硬化。因此血糖控制的標準是空腹和餐後都必須正常。

    之二:空腹血糖正常就可以排除糖尿病

  有些人在偶爾的檢查中看到自己血糖正常就以為自已不會患糖尿病,其實不一定如此。有些人空腹血糖雖正常,但餐後2小時血糖卻很高,也是糖尿病。因此對於血糖出現過異常的人,有條件的話都應查一下葡萄糖耐量試驗,尤其是空腹血糖大於5.6mmol/L而且肥胖的人應做葡萄糖耐量試驗,檢測餐後血糖情況。

  之三:控制飲食,就是不吃甜食,少吃或不吃主食

  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的營養要全面,搭配要合理,蛋白質佔總熱量的12%~20%,脂肪佔20%~30%,碳水化合物、主食佔50%~60%。所以主食應該合理地吃,其他食物應該適當控制。

  之四: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水果中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對糖尿病患者有益處。水果除葡萄糖外還有果糖,果糖代謝不需要胰鳥素,水果中的纖維素對降血糖還有益處。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但不能濫吃,要適量,病情危重時除外。另外吃水果時間最好在空腹時,切忌飯後立即食用水果,而且要選擇少糖水果,如西瓜、草莓、柚子等。

  之五:血糖已控制正常可以不吃藥,不打針了

  到目前為止,包括各類中西藥、保健品、食品以及其它糖尿病防治手段,都無法根治糖尿病,只能控制血糖,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如果已經用藥的糖尿病患者任意停用藥物治療,血糖將會很快回升。

  因此,多數中晚期的患者都必須長期服藥或打針治療。早期的患者沒有服用過藥物和用過胰島素的,如果病情較輕,經專科醫生診斷指導,可通過改變生活習慣、控制飲食、加強運動以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之六:任何藥都空腹吃

  門診的糖尿病患者中口服治療佔大多數,主要藥物有磺脲類、雙胍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等。這些藥作用機理各異,各有特點,用法也不同。

  1.磺脲類:如達美康、優降糖、美吡達、糖適平等。該類藥物最佳服藥時間為飯前30分鐘。

  2.雙胍類:如美迪康、格華止、迪化糖錠等。由於是酸性藥物,可以刺激胃腸道,所以最好是飯後服用。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如拜糖蘋、倍欣等,應在進餐時與第一口飯同時服下。如果在餐前或飯後服用則療效大打折扣。因此不同的藥物,服藥的時間也不是相同的。

  之七:拒絕必要的胰島素治療

  臨床上許多患者都不願意打胰島素,不光是怕打針疼痛,麻煩,更多是怕一打胰島素就撤不下來。其實胰島素治療是一種很好的療法,它能有效的控制血糖,保護胰島功能,防止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而且副作用小,費用低。目前世界各地都在放寬胰島素治療的指標。

  胰島素的應用更主要是病情的需要。有些患者胰島功能破壞已比較嚴重,胰島素分泌已嚴重不足,不注射胰島素已不能控制血糖,另外有些患者存在某些併發症,不適合口服藥物治療,這時使用胰導素治療就是必然的了。

  治療糖尿病的誤區之八:尿糖正常了血糖就控制理想了

  有不少患者尿糖雖正常,但血糖卻偏高。這是因為腎糖閾值升高所致,糖尿病患者發生了糖尿病腎病,腎小管濾過率下降而回吸收增強,所以濾過減少而回吸收增高從而使尿糖陰性呈現出陰性結果,因此檢測尿糖比不上血糖準確。尿糖正常不等於血糖控制理想,應以血糖為準。

如何調整考前焦慮情緒
失眠原因有哪些
相關知識
治療糖尿病的誤區
糖尿病怎麼治療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治療糖尿病的中草藥方
治療糖尿病的食療及民間偏方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偏方有哪些
治療糖尿病的中成藥介紹
治療糖尿病的中藥偏方有哪些
治療痛風病的誤區
治療糖尿病的中成藥大全
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