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修練的三重境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太極拳作為我國武術文化的瑰寶,以其獨有的健身和技擊價值,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一、招熟

  此乃太極拳修練的第一重境界。招式,即各種太極拳的套路,俗稱“架子。”套路不熟則如無根之木,一切都無從談起。只有把套路練熟,方能進一步發展。這裡所說的“招熟”不僅要求套路要熟,還要求動作要正確,動作不正確的招熟是不會有進步發展的,套路中的每個單招都要準確並定型。當然,如果只是單純的為了強身健體而練拳,招式的要求倒不必太苛刻;但如果為了在太極拳修行中有所成就,則必須要規範拳架。

  二、懂勁

  此乃太極拳修練的第二重境界,也是區別一般普通太極拳愛好者和太極拳大師的一個重要標誌。招熟不難做到,但要懂勁就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了。懂勁是指能修練出內勁,這裡所說的勁,不是指日常生活中由骨骼牽動肌肉收縮而產生的勁,而是指由整個身體內部所迸發出的整合勁,即所謂的內勁。這種勁由身體內在的氣血推動肢體各關節一併發出,打擊力相當驚人。但內勁的修練十分困難,其核心要領是“鬆”,即練拳走架中全身應放鬆,不得有僵硬感。這裡所講的“放鬆”並不是指身體疲軟無力,而是指身體各關節、肌肉都要靈活、暢通,不帶僵力、死力,形鬆意不鬆,動作如行雲流水般順暢。只有身體鬆靈了,才能脫除原有的僵力,滋生內勁。這裡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太極拳習練者誤把內勁和內氣混為一談,認為只要走架時用意念把內氣執行至身體各部位就習練出內勁。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太極拳練習中切不可刻意的用氣功導引的方法意想氣的執行,因為太極拳講究全身渾圓整體,不可有缺損,如果走架時以意引氣執行至手或腳,使其區域性內氣飽滿,則身體其他部位必有缺損,違背了太極之道。所以在走架時應把全身看成是一個渾圓之球,處處飽滿、膨脹,以一種內在的精神氣勢來推動拳勢,久而久之,方能練得真正的內勁。達此境界的習拳者身體內部有種氣壯山河的感覺,且從容鎮定,處事豁達。

  三、神明

  此乃太極拳修練的第三重境界。神明的境界有兩種含義,一種是精神上的,習拳者神華內斂,氣度飽滿,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且心如止水,氣定神閒,外界煩惱皆不可擾。另一種是技擊上的,達到神明境界者已不再拘泥於招式,此時內勁已充滿全身,渾身無處不丹田,全身猶如渾圓之球,一觸即發,拳打至身如同擊打棉絮,勁力全空,且反彈力極大,可發人於丈外,全身各個部位皆可打人。任對手力量再大,觸之皆盡數化解,若主動發力,可輕易將彪漢跌出幾米開外。此乃太極拳修行的至高境界。古往今來,達此境界者僅寥寥數人而已。
 

梅花太極螳螂拳的簡介
太極拳凌空勁
相關知識
太極拳修練的三重境界
太極拳學習的三大境界有哪些
太極拳學習的三大境界有哪些
練好太極拳內勁的三要素
楊式太極拳慢練的四大好處
傳統太極拳習練的理和法
楊氏太極拳訓練的要求
太極拳慢練的心法訣竅
陳式太極拳推手的三大要素
太極拳推手的三大要領是哪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