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健康養生常識之春季健康養生常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四季養生方法都不一樣的,那麼如何分季節養生呢,春季養生保健一定要順應春令,注意氣候多變,專家提示,從四個方面去調養養生。 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春季健康養生常識,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春季養生小常識之一:五臟保養以春季養肝為首

  老中醫說,春季養肝在飲食上,要選甘、辛、溫之品,清淡可口,儘量不要吃不要油膩、生冷、粘硬食物。由於春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因此應多選用既升發又富營 養之品,如黃豆芽、綠豆芽、豆腐、豆豉、大麥、小麥、大棗、瘦肉、魚類、蛋類、花生、黑芝麻、柑桔、蜂蜜之類;由於冬季新鮮蔬菜較少,攝入維生素不足,聚 積一冬的內熱要散發出去,所以還要多吃些新鮮蔬菜,如春筍、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薺菜、馬蘭菜、枸杞頭、香椿頭等。這對於因冬季過食膏樑厚味導致內熱 偏勝者,還可起到清熱瀉火、涼血明目、消腫利尿、增進食慾等作用。對於體質過敏,易患花粉過敏、蕁麻疹、面板病等,應禁食含異性蛋白等刺激性食物,如羊 肉、狗肉、豬頭、雞頭、海腥魚、蝦、蟹之類。這些都是春季養肝的家常方法,非常的實用. 春季風大,氣候乾燥,水分缺乏,應多喝白開水補充體液,增強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多飲水還可以促進腺體,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春季養生小常識之二:日常保健時刻牢記健康家居

  春季養生在我們在健康家居中要注意的是流感、流腦的肆虐,但麻疹、猩紅熱、肺炎也是易發病,故大家要做好預防措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及加強 鍛鍊,提高機體的防禦能力。還有春季雖暖和,但別急著減衣服,因早春氣溫乍暖乍寒,如同孩兒臉, 說變就變,常有寒潮來襲。特別是老年人,氣弱骨疏,抗病 力差,稍受風寒,易發宿疾。因驟冷會使血管痙攣,血液粘稠,血流速度減慢,臟器缺血,於是感冒、肺炎、氣管炎、哮喘、關節炎、偏頭痛、冠心病等便會接踵而 至。故當此時,應防風禦寒,時備夾衣,遇暖易之,棉衣不可頓去。春季衣著款式應寬鬆舒展,純棉織品吸溼性好,暖和又貼身,是內衣的合適選料。

  春季養生小常識之三:逢事遇物保持心情舒朗的養生觀

  春季養生小常識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太沖穴”。中醫認為春季木旺肝火盛,如果日常生活工作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脾氣大容易發火,也有朋友 問平安健康網中醫編輯:“我一到春天就膽紅素高,容易衝動發火,怎麼辦?”其實膽紅素高是西醫的說法,在中醫裡面,就是木旺肝氣盛。有一個穴位可以緩解, 在腳背上的拇指和食指骨頭交匯處,有一個穴位叫太沖穴,早晚穴位這個穴位可以平肝氣,舒鬱結。不僅春季可以自己經常按摩,日常工作被老闆訓了、生活遇到不 平事了,都可以按摩這個太沖穴。只要常持逢事遇物心情舒朗的養生觀,其實養生的根本目的也就達到了。

  春季養生小常識之四:運動

  春季是萬物萌動的大好時節,也是體育鍛煉的大好季節。建議人們在運動上,動作宜舒展、暢達、緩慢,猶如百草萌芽,風擺柳絲,蜻蜒點水。運動量不宜過大,以免大汗淋漓而傷陽氣,以運動後精力充沛,身體輕鬆、舒服為度。一般可選擇簡單易行而富有興趣的活動為好,如散步、慢跑、春遊,乃至放風箏、盪鞦韆等,舒展經骨。大家可以走進大自然,盡情吸收春的氣息,活動肢體,以助肝氣升發,使生命之氣從冬季的潛藏狀態下解脫出來,吐故納新,煥發生氣。

  春季健康養生小技巧

  1、禦寒防風莫忽視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變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別容易損陽氣,春季養生保健別急著減衣服。稍受風寒,易發宿疾。

  2、飲食調養是關鍵

  春季養生保健的飲食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鵝肉、鴨肉、蘿蔔、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選用甘辛、性溫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膩、生冷、酸澀、粘硬和大辛大熱之品,防止助熱生火。

  3、鍛鍊運動很重要

  春季養生保健運動鍛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於運動。動則養形,活則血流。有規律的活動,適當的運動,這是古往今來長壽的祕訣。不過“動”有主動、被動之分,為適應春季之生氣,當以主動運動,持之以恆為主要。

  4、精神調養很有益

  春季養生保健精神調養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靜以外,在神藏於內時還要學會及時調攝不良情緒,當處於緊張、激動、焦慮、抑鬱等狀態時,應儘快恢復心理平靜。

四季飲食養生方法
四季健康養生方法
相關知識
四季健康養生常識之春季健康養生常識
四季養生法之春季養生
常見的春季養生粥
春季養生食療方春季養生保健食譜
春季養生食療方春季養生保健食譜
春季養生吃什麼_春季養生應該吃什麼
春季哪種運動最適合養生最適合春季養生的運動
春季護膚的要點11個春季護膚小常識
秋季養生食譜之秋季養生湯
春季排毒祛溼的方法春季排毒祛溼飲食養生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