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當自家小孩做了壞事發脾氣的時候,你會有什麼樣的態度?是告誡還是捱打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多多鼓勵孩子,幫助他走出陰影。可能80後很多人的童年會有這樣的經歷,考試失敗了,自己也很沮喪,回家了卻受到的是父母的責罵。內心慢慢產生陰影。對考試產生了莫名的恐懼。內心很自卑,挫敗。這是家長教育的誤區,應該多教孩子學會自我調節,不要要求過高,而教育他多從挫折中總結經驗,同時接受自我,學會自我鼓勵。比如“相信你自己某天一定能成功”“你很優秀”等等這種教孩子想象的話來增強自我信念。

  教孩子放開胸懷,笑對經歷。積極傳授生活的正能量能使他面對一切困擾時淡定。不心慌。教孩子多做實事,與人為善,學習一門興趣,音樂或是繪畫,學會用阿Q精神法讓自己堅強,化悲觀為樂觀,當孩子憂鬱的時候,你可以教他冥想。打坐時想一想過去的開心或難以忘懷的風景。

  教孩子學會分享快樂,走出孤獨。小孩子其實也害怕形單影隻。尤其是中學時期是敏感期,很害怕受到同伴們的排擠。可以多帶小孩和朋友的小孩一起出去郊遊,玩耍,讓他們更早的融入到集體活動中去。

  疏通孩子的消極情緒。當小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你更多的是引導而不能壓制,要理解他為什麼會產生一些恐懼,憤怒,傷心等這些心情症。最好的方式是讓他們學會通過語言來表達,比如“我很不快樂”“我很氣憤”“你很壞”等,學會傾訴。不要讓孩子哭泣。哭泣會讓內心的壓抑更強烈。還有一種就是轉移注意力,比如用球去逗逗她,破涕為笑。

  家長要學會傾聽。第四點中就提到過孩子發洩的方式之一:傾訴。那家長就要做到學會傾聽了,有些父母為了讓自己有威嚴,喜歡言語上壓制自己的小孩,最後小孩都不敢和父母說話了,和父母之間產生代溝。這種家庭氛圍是不可取的。家長與小孩之間要像朋友一樣輕鬆愉快的溝通和相互傾聽。

  培養兒童心理健康的十大方法

  一、注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

  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賄賂孩子

  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就不能享受權利。

  三、不要太親近孩子

  應該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他不能勝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

  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的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六、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

  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些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七、不要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

  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過分誇獎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產生沾沾自喜、愛慕虛榮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

  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十、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

  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大學生輕生是出於何種心理
如何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關知識
如何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怎樣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如何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
如何使兒童心理健康
怎樣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有關心理健康的句子
有關心理健康的句子
如何保持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論文
如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培養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