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書筆記感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3日

  讀了《水滸傳》,知道里面講述的是宋江帶頭起義,抗衡朝廷直到失敗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滸傳讀書筆記,希望大家喜歡!

  水滸傳讀書筆記篇一

  今天中午,我讀了《水滸傳》的第三回:史大郎夜走華陰道,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在這一回中,我被九紋龍史進的忠義與魯提轄的報答不平所感動。

  故事從史進宴請少華山上的神武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花白蛇楊春說起。因為這三個人都是土匪。被人們發現了報給了官府,官府派兵包圍了史家莊,史進無奈,只好一把火燒了史家莊,帶著朱武、陳達、楊春殺出了一條血路逃到了華陰縣。在華陰縣裡,他遇到了自己以前的老師季忠和魯提轄魯智深。魯智深邀請他們一起去喝酒。於是。他們三人就來到了酒樓上。正喝得起勁,魯智深忽然聽見外面有人啼哭。他很厭煩。把桌子打翻了,店小二來了,魯智深讓哭的人過來,不一會兒,一對婦女便來了,女的談她被一個大官人強佔了,魯智深問清之後,第二天,魯智深大搖大擺地來到了鎮關西的店前,戲弄鎮關西,根本就不是魯智深的對手。魯智深幾拳就把號稱鎮關西的狗賊打死了。

  在這裡,我不得不佩服魯智深的路見不平一聲吼的精神,也很佩服史進臨危不懼的精神。他們都是好漢。

  水滸傳讀書筆記篇二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水滸傳讀書筆記篇三

  我讀了《水滸傳》,知道里面講述的是宋江帶頭起義,抗衡朝廷直到失敗的故事。

  我覺得他們背後都有一個失敗的女性。比如說宋江吧,他為人寬厚,待人和氣,卻因為殺死一個不守婦道的閻婆惜而遭難,這簡直太不公平了!對於這件事,我只能鐵面無私地說一句:“我很同情你,但你的死是我的快樂,也是宋大英雄的福音,要是你能自殺就好了。”宋江殺人是應該的,他對閻婆惜如此之好,反而招來這樣的待遇。唉,能有時光機就好了,那樣我就可以帶上一支槍,回到那個時代,替宋江殺死那個該死的閻婆惜。

  令人崇敬的好漢們哪,我一定一定會永遠記住你們的;令人髮指的小人們哪,我會討厭你們到死;可歌可讚的巾幗女英雄哪,我將敬佩你們千年;梁山一百單八將,我永遠支援你們,請你們安息吧!!!

在人間讀書筆記範文
關於格林童話讀書筆記
相關知識
關於水滸傳讀書筆記感悟
水滸傳讀書筆記感悟
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讀後感
水滸傳讀書筆記五篇
有關水滸傳讀書筆記
水滸傳讀書筆記範文精選
水滸傳讀書筆記好句大全
水滸傳讀書筆記範文
水滸傳讀書筆記好詞好句摘抄_水滸傳筆記心得體會
水滸傳讀書筆記好段摘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