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心得體會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看著手旁的一杯綠茶,想到自己這些年下來喝過那麼多的茶了,每天都喝茶,各種各樣的茶都喝過,當然,貴的喝不起,都是喝的比較普通的,但是常自配自調,可以說有不小的經驗。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喝茶的心得體會範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喝茶的心得體會

  我愛喝茶,雖不及談品,卻也煞有樂趣.我愛喝茶,尤其愛喝濃茶.濃茶,***雖苦,細品則越發清香,恰似人生之苦盡甘來.我愛喝茶,但更愛看茶.透明的玻璃杯,清香的茶葉,加上與水的完美融合.一剎那間,碧綠的茶與湛綠的水融為一體,只見那茶葉在杯中翻騰、沉浮:有的緩緩上升,有的慢慢下降,有的則在這之間不斷徘徊起浮……

  這也恰似人生百態:得志者正向人生的顛峰發起又一輪的衝刺;失意者則嚐盡了人世間的辛酸於苦澀;彷徨者便在這其中時起時浮,歷盡酸甜苦辣……我愛喝茶,也愛看茶.我更通過看茶***看***感受人生:以得志者為榜樣,以失意者為前車之鑑,向成功發起衝鋒,向自己發出挑戰,向世界證明自己!我愛喝茶,也愛看茶,但我更愛如茶人生……

  喝茶心得

  記不清楚是什麼時候知道在世界上有“茶”這種東西了,反正小時候沒有喝過茶。

  記得有一年,二姥爺***外公的弟弟***到我家,從兜裡掏出一包用舊報紙包的東西,說是茶葉。母親趕快燒開水,衝了一壺。二姥爺慢吞吞的一杯一杯的喝了起來。我偷偷的喝了一口,又苦又澀,舌頭半天沒有縮回去。再看看二姥爺木然喝著,滿臉刀砍斧鑿般的皺紋隨著吞嚥一動一動,心想,他內心的苦似乎遠遠勝過這茶的苦,所以,全然沒有我似的苦的感覺。後來聽母親說,那不是茶葉,是二姥爺家的後山上長的一種叫“黃芩”的植物葉子。每年春天他都會上山採摘一些晒乾,夠一年喝的。那時候,人們連肚子都糊弄不飽,根本沒有人喝這種東西的,不知為什麼,二姥爺卻餓著肚子也要喝。

  由此還引出一段笑話。前院鄰居大嬸家來了客人,臨時到我家借茶——那時雖然窮,但是鄰里之間的關係卻非常親密,相處的就像自己家的人一樣,如果家裡臨時缺個油鹽醬醋之類,都是互相借用的,甚至連一頓飯的鹽、一頓飯的油都是這樣——母親就把二姥爺拿來的“茶”送給了她。過了幾天,大嬸到我家串門,打著哈哈說:“那是什麼茶啊?怎麼又苦又澀叫人拉不動舌頭?”

  我第一次喝真正的“茶”,應該是在部隊了。我是七月二十一日當兵的,僅僅過了十天就過“八一建軍節”了。那時,部隊裡只過“春節”、“五一”、“八一”、“十一”,其中“八一”是最隆重的。休息日,連隊可以放假了。說是“放假”,其實就允許三分之一的人可以外出,其餘的人只能在營房休息,因為還有“戰備任務”。連隊的休息天是吃兩頓飯的。過“八一”了,下午三點的這頓飯叫“會餐”。平時吃不到的肉和魚,在這頓飯裡都有,所以大家都吃得肚子溜圓。飯後的一個多小時吧,炊事班的人就大喊起來:“喝茶了,喝茶了!”於是,各班值日的戰士便去打來上半桶,每人都拿著吃飯的碗伸進桶裡舀一碗喝了起來。啊!這紅色的水就是茶水?當時是隻管喝,解渴就行,沒有人會去細細品味的。

  此後的歲月裡,雖然過年過節在不同的場合都喝過茶,卻沒有用心去品它是什麼滋味。

  一年的七月,大連召開國際茶葉博覽會,我心血來潮,去看看。一進門,迎面走過來一個多年不見的朋友,他看了我一愣:“你來幹什麼?”我也打趣回敬;“你來幹什麼?”相互一笑。他說,這個博覽會是他否則主辦的。啊?你們政協還管茶葉?是的,他在茶博會兼任祕書長。他問,你想喝什麼茶?我哪裡懂什麼茶啊!舌頭在嘴裡打了好幾圈,抬頭一看,不知誰家攤位上寫了個“武陽春雨”,也不知道這“武陽春雨”是什麼,就不懂裝懂地說:”喝武陽春雨,喝武陽春雨“。他就把我領到一家參展的展位,對一位女士說:”小李子,這是我的朋友,你衝一壺武陽春雨吧”。他讓我慢慢喝,自己到組委會忙會展的事情去了。

  茶是喝完了,卻沒有喝出什麼味道。道了謝,自己就閒逛起來。大概有七、八十個參展的攤位賣茶。我便毫無目的一個一個攤位看起來,也沒有看出什麼門道。忽然聽到一陣悠揚的古箏聲,循聲走去,原來是組委會搞的茶藝表演,就湊近看了起來。臺上,柔和的燈光,舒緩的古箏樂曲,配上姑娘們如舞姿般的優美表演,心中禁不住升騰起一陣陣莊嚴、肅穆、神聖,好像忘了這是天上還是人間,靈魂似乎得到了一次空前的淨化。這是我第一次有了與茶葉有關的好感。

  2006年的春天,我的一個朋友問我,你不想研究研究茶嗎?我說,研究那玩意幹什麼?說是說,卻和他一起到市內的各個茶樓品起茶來。回想起來,覺得可笑,那時,品來品去品的都是一種茶,就是“鐵觀音”,由於沒有什麼標準,也沒有品出什麼好壞來,錢卻沒少花。他又說,我們開個茶樓如何,掙不掙錢不說,最起碼喝茶不用自己掏腰包吧?

  有道理!於是便開了個小茶樓。既然開了茶樓,就要對茶葉有所瞭解吧,於是就慢慢的品起各種茶來。光品不行啊,還要對茶葉的知識有所瞭解吧,又於是了,於是就買來了一些關於茶葉的書看了起來。看來看去,還真的看出了不少門道。原來這“茶”和“文化”竟然聯絡得如此緊密,竟然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茶文化。

  這使我想起了過去讀詩詞時被忽略的一些句子了。在我所喜歡的詩詞裡,有不少是帶有“茶”字的詩句,如“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世間絕品人難識,閒對茶經憶古人”、“戲作小詩君莫笑,從來佳茗似佳人”等等等等,數不勝數,這些感人的詩句中都有“茶”字,可為什麼當時沒有引起對茶的注意呢?細想起來,這大概就像天天講“飯後茶餘”、“粗茶淡飯”一樣,這個“茶”字僅僅成了某種象徵意義的緣故吧。

  這可真是一個意外的收穫,喝茶竟然讓我喝出了對茶文化的興趣。於是,邊喝茶邊捧著茶書斷斷續續的看了五六年,從而使我知道了茶葉的起源、茶葉的歷史沿革、茶葉的分類、茶葉的種類、茶葉的製作、茶葉的鑑定等等很多的知識和與茶葉有關的逸聞趣事。

  我的喝茶心得體會

  經常有朋友問,茶應如何喝才好?

  這個問題答起來,總令我有些頭疼。

  我本是“一日無茶不歡”之人,喝茶多憑藉喜好、心情。科學喝茶,不一定就真過癮開心;可是喝得“開心過癮”,又不見得真的“科學健康”了。

  所以,若要將茶喝好,則涉及到生理和心理的多方面需求。

  從品飲的角度來說,即從“如何泡好一杯茶”的角度為出發點,我覺得簡單來說,就是選擇合適的杯具、水;沖泡時注意水的溫度,沖泡時間的長短;品飲時注意茶湯的溫度,飲茶的環境等。

  而杯具,我自己最喜歡用白瓷蓋碗。她基本上適用任何茶葉,即使綠茶,用白瓷小碗泡,也風味極佳。雖然有人贊成用玻璃杯泡綠茶,但我覺得玻璃杯沖泡綠茶並不好,雖然她能展示綠茶的絕佳外形,是種很好的藝術享受。但從品飲的角度來說,我則更青睞小蓋碗。

  泡茶用水,則是講究多多。好的茶,若不想辜負,總會去超市專門買山泉水或者純淨水來泡。我的個人感受是,綠茶、觀音類用山泉水泡則佳;但普洱、巖茶我更偏好用純淨水。平時喝茶,不奢侈時,則用放置一夜的自來水,也馬馬虎虎湊合。

  沖泡的水溫,時間,投茶量,則要根據個人喜好,以及茶葉自身條件來做綜合判斷了。

領導講話心得體會
泡茶的心得體會範文
相關知識
喝茶心得體會範文
學習茶文化的心得體會範文
泡茶的心得體會範文
中國茶文化的心得體會範文
參加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參加學術報告心得體會範文
士兵履職盡責心得體會範文
工作心得體會範文大全
行政工作心得體會範文_關於行政工作心得體會最新
好員工培訓心得體會範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