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創業勵志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人生一個樂事就是創業有成,但創業成功並非易事。看看那些創業勵志的故事,激勵自己的創業鬥志。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大學生暑期借錢創業 兩月賺5萬

  暑假來臨,南通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基地裡仍然十分忙碌,留校學生在這裡緊張備戰即將舉行的機器人大賽。大二女生張晴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到實驗室來,不斷補充知識、自學相關內容,備戰機器人公開賽。

  近年來,南通大學重視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的培養,積極探索“課程主導、實踐培育、研究支撐、多方支援”的創業教育模式。學校組建10年來,培養近7萬名畢業生,湧現出一大批懷揣創業夢想、投身創業實踐的優秀創業人物,用知識與激情為人生揚起風帆。

  她創辦人力資源公司

  大學生從學校的“第一課堂”到社會的“第二課堂”銜接中,很多學子彷徨過:找什麼樣的工作、去哪兒實習、如何完成好面試等。南通大學2009屆畢業生楊秋蘭從畢業經歷中摸索出了一條理論聯絡實際的道路——為在校大學生開展課餘實踐鍛鍊、職前培訓、素質拓展的系統培訓和指導。

  今年29歲的楊秋蘭,畢業已5年,如今是一家注資達200萬元的人力資源公司總經理。“從大一開始,在學好課程知識的同時,我還注重鍛鍊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做家教、發傳單、做策劃,這些我都幹過。”楊秋蘭發現,不少同學想要鍛鍊自己的能力,但苦於沒有合適的機會、缺乏社會經驗。於是,剛畢業的楊秋蘭開始籌劃接一些專案,給在校大學生提供兼職、實習以及見習的機會,並將面試技巧、職業規劃、商務禮儀等培訓專案融入自己的服務之中,使大學生工作能力大大提高。

  而這一切,與學校組織的創業師資專項培訓是分不開的。楊秋蘭說,2008年9月,她有幸參加了南通市婦聯舉辦的第一期女企業家與女大學生結對的SYB***創辦你的企業***導師活動,利用這個平臺,楊秋蘭結識了創業以來的第一個校外導師——南通金曼谷健康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冰玉,參觀學習了一個成熟公司的經營模式、企業文化、管理制度、人事財務制度、日常管理等。

  有了經驗和底氣,半年後,楊秋蘭注資50萬元成立了一家人力資源公司,待公司日趨成熟後,於今年4月又追加資本;6月則引進風險投資,德國GEA哈帕爾公司亞太區總裁、北京艾孚恆信公司總經理劉洪濤注資120萬元,公司正式更名為遊子線上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打造兼職培訓行業的“O2O模式”***即:線上線下電子商務***。楊秋蘭說,待新的商業模式在江蘇運營成熟後,公司將於2016年開始將業務向全國拓展。

  他向水果零售業進軍

  在南通大學,不乏楊秋蘭這樣有膽識、有魄力的姑娘,當然也有許多有經營和管理頭腦的小夥子。去年從通大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的沈建祥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創業方向是水果零售業。

  要幹,首先得積累經驗。為此,沈建祥利用暑期時間專程前往長三角地區交易規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浙江嘉興水果市場,利用實習機會學經驗。2012年下半年,沈建祥與兩個小夥伴開始做起水果團購的生意,去年則在學校就業創業中心的扶持下,正式往門店零售的方向發展。他們在學校的食堂附近租店鋪,開了一家水果店。後來,又接連在張芝山和五山家園一帶各開了一家。據介紹,去年3家店鋪的營業額達100多萬元,收支基本持平;今年的狀況從目前來看,日營業額有望保持在1萬元上下。

  近日,記者走訪了沈建祥“優果萃”團隊經營的其中一家店鋪,銷售的水果有40多種,價格比零售水果店便宜15%左右。在近兩年的摸索中,“優果萃”團隊的生意越做越好。對於未來的發展規劃,沈建祥的思路相當清晰。他將其歸為兩點:第一,水果銷售要進行連鎖化的整合。現在南通的水果店鋪大都呈現家族化的狀況,唯有通過整合,才能達到低成本、低損耗,更好地服務消費者;第二,電商化勢在必行。沈建祥希望自己的水果生意能夠做到類似“麥德龍+京東”的模式,既有利於店鋪營業額的提高,又有益於賣家與消費者之間的良性溝通。

  他的培訓事業風生水起

  南通大學歷來重視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的培養,在積極探索“課程主導、實踐培育、研究支撐、多方支援”的創業教育模式下,另一名“90後”小夥兒同樣幹得非常出色。他叫黃剛,通大化工院應用化學系2011屆畢業生,現為通城一家教育培訓公司的負責人。

  黃剛說:“在擔任學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協會會長期間,自己有幸接觸了很多企業家、職業講師。如何將我接受到的一些社會及就業資訊提前讓通大學子知道?依照這個想法,我找到了最初創業專案的雛形:做大學生‘軟實力’培訓。”

  專案有了,培訓老師有了,後來還有了兩名合夥人的加入。經過約1年的摸索,基於成本、招生、續班的種種壓力,最初的專案無以為繼;失敗之後,黃剛的核心團隊開始籌劃轉型,在前往南京、上海等地學習後,終於有了現在的“中小學全科個性化一對一輔導”模式。

  據瞭解,黃剛的教育培訓公司在南通一共有3個校區,分佈在通州、崇川、港閘。崇川校區現擁有近600平方米的精裝教學區,年營業額逾200萬元;通州校區2013年6月成立,正迎頭直上;港閘校區於今年初成立,還在發展中。3個校區,預計今年總營業額將突破400萬元。

  二:

  大學畢業生賀偉龍創業,就要“玩把大的”

  與一般的大學生創業者不同,賀偉龍選擇“玩把大的”。

  這個1988年出生的年輕人,已是河北貝克艾瑞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他的創業專案,核心技術來自一位留美歸來的博士,專案生產的新型非培養微生物檢測晶片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僅一條小型生產線,就可實現年產晶片100萬片。”

  幾年前的一次同學聚會上,閒談中有人無意提到了歸國博士白向陽的“新型微生物檢測晶片”技術。對於飯桌上的大多數人來說,這種“高大上”的尖端科技離他們的生活實在太遠,話題也很快被一帶而過。但當時賀偉龍卻從隻言片語中敏銳地捕獲了三個重要資訊:留美博士、技術先進、與自己來自同一座城市,並從中嗅到了一絲商機。

  “您是邢臺人,完全可以回到家鄉來發展!”在輾轉聯絡上白向陽之後,賀偉龍卻得知上海、南京、杭州甚至美國的公司都在與白向陽積極接洽中,無奈之下,他只能拿出自己與他是“同鄉人”這一“殺手鐗”,而當時的白向陽恰好表現出想要回家鄉發展的意願。

  自以為是“平步青雲”的賀偉龍,沒想到緊接著便陷入了更大的焦慮。這種高科技專案前期投資巨大,至少需要3300萬元,這對他而言顯然是個“天文數字”。

  正在“抓狂”之際,腦中突然閃過的一幕又讓他兩眼放光。賀偉龍大學時在一家民營鋼鐵企業做兼職會計,在老闆與其他鋼鐵企業老總們的談話中,他得知時下許多鋼鐵企業由於產能過剩、資源消耗較大,正在尋求轉型升級,對一些高新專案非常渴求。“能否從中牽線搭橋呢?”整理好厚厚的一沓資料後,他開始奔波於各大鋼鐵企業老總的辦公室。

  在對一位當地知名的民營企業家前後4次的出色“公關”後,他終於成功了!經過協商,出資方龍海鋼鐵集團將佔據新公司55%的股份,白向陽博士以技術佔股40%,賀偉龍擁有5%,並出任公司總經理。當年,河北貝克艾瑞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下一步,就是探索怎樣開拓市場!”在企業步入正軌後,對賀偉龍的考驗才真正開始,“我覺得創業就像是在開車,有了車之後,要想開得快,還得加足油,得整合資源並充實專業人才!”

  目前,公司生產的新型非培養微生物檢測晶片利用的是微生物學和流體力學原理,可以迅速完成對病毒和病菌的檢測。新型晶片可廣泛運用於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疾病診斷與控制、進出口檢疫等領域。帶領公司上市,是賀偉龍的夢想。

速讀心得體會3篇
大學生的創業勵志文章
相關知識
大學生的創業勵志文章
大學生的創業勵志文章
大學生的成長勵志文章
大學生的創業心得文章
大學生的創業心得文章
激動人心的創業勵志文章兩篇
大學生活優秀勵志文章
大話畢業之大學生的另類勵志人生
大學生創業勵志文章
國家對大學生的創業的鼓勵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