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讀書筆記大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國富論》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經濟學很多方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1.國富論讀書筆記_國富論讀書心得筆記

2.國富論讀書筆記_國富論讀書札記

3.國富論讀書筆記_讀國富論讀書筆記

4.國富論讀書筆記3000字

5.國富論讀書筆記兩篇

6.精選國富論讀書筆記範文兩篇

7.國富論讀書筆記600字

8.國富論讀書筆記1000字

9.國富論讀書筆記2000字

10.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讀書筆記

11.國富論讀書筆記三篇

12.國富論讀書筆記3000字範文

13.國富論讀書筆記5000字

14.國富論讀書筆記

  國富論讀書筆記篇1

  繼上一次的《新賣桔者言》,這次我選擇了讀《國富論》。和《新賣桔者言》不同,這本書的內容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有一句話可以形容我剛開始看的感受:“這些字分開來我都認識,可是組合起來我就不認識了。”所以,我不得不一邊看,一邊上網查閱這些內容的意思。

  《國富論》共分五卷。它從國富的源泉――勞動,說到增進勞動生產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換,論及作為交換媒介的貨幣,再探究商品的價格,以及價格構成的成分――工資、地租和利潤。我比較感興趣的分工這部分。

  分工是增進勞動生產力的手段。斯密認為,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改進,以及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多的嫻熟程度、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這句話在《國富論》居於開篇之位,足可以讓我們認識到分工的重要性。

  在書中,斯密為我們舉了一個制針的例子:“一個工人,如果沒有受過制針這種職業的相當訓練,也不知道怎樣使用它的機械,那麼即使再努力工作,一天也許也造不出一枚針,當然更不可能造出20枚針了。但是現代商業已經使這種工作成為專門職業,並且將這種工作非為若干工序,其中大多數也同樣成為專門的職業。……有一個這種小工廠,只僱用十個工人,有幾個工人擔任二三種操作。一日也能成針48000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針4800枚。”

  如果他們不分工合作,不由每個人專門操作某道工序,那麼不論他們怎樣努力,一天也不可能造出20枚針,說不定連一枚也造不出來。

  凡是能夠分工的工作,一旦使用分工制,就能夠相應地增加勞動的生產力。汽車生產商福特公司的創始人福特先生就是因為改傳統的汽車生產車間模式為流水生產,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擊敗競爭對手,佔據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

  上述的例子現在對於我們來說都是比較遙遠的,不能親身體驗那種分工的效果。就拿我們平時在家做飯來舉個例吧。過節時家裡都會做一頓豐盛的大餐,如果這個時候只由媽媽一個人負責煮飯做菜,那她大概就得從中午開始忙活,不然是不夠時間煮大餐的,但是如果全家出動,媽媽負責炒菜,爸爸負責殺雞,姐姐負責切菜,我負責洗菜,全家人分工合作,那麼很快就可以煮出一頓美味的盛宴,而且所需時間也不多,可能只需要媽媽一個人工作時的四分之一的時間。這就是分工合作的高效率。

  我們現在認識到分工的重要性是前人留下來的知識,而斯密認識到分工的重要性卻是他從生活中工作中認真觀察,分析研究出來的。在《國富論》一書中,斯密充分的展示了他站在時代前端的對各種經濟現象的發現和體會認識。

  《國富論》這本書中值得好好品味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我現在只能看到很表面的一層。它不是我只讀那麼一遍就能深入瞭解的,在以後,我還會好好的再次研讀這本書,希望有興趣的各位同學,也去圖書館借來看看吧。

  國富論讀書筆記篇2

  我對經濟學的認識向來籠統而寬泛,我們說《國富論》是西方經濟學的聖經,不如說他是西方政治經濟學的聖經來的準確。通讀《國富論》,斯密大致想告訴讀者的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大致歷史及其中的規律,並且告訴我們要如何才能使得一個國家健康得走向富強。個人覺得,在《國富論》中是有一些符合當時英國社會的問題,然而正如編者所說,這畢竟是3個多世紀前的作品了,畢竟會有一些對於現今世界來說不是問題的問題在書中出現,然而讀完《國富論》後,我還是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和思考。

  首先,社會分工導致了社會經濟的繁榮,因為工人們能夠更加熟練而專心地做某一件事情。然而斯密認為,人們在分工前,在各行業表現出來的天賦差異是很小的,相反,practice makes perfect,人們在社會分工才能上的不同是分工的結果。因而我認為,從倫理學上說,不同職業之間的歧視是不合理的,術業有專攻,要是在原始社會,不同職業之間的差別也只是物物交換時交換的物品不同罷了。另一方面,我本以為人們的天賦可能是存在很大差別的,比如有的人說我不喜歡學數學,不喜歡這個那個的,我分析個人經歷及對周圍人們行為的思考後認為,這些只不過是藉口罷了。人們是不存在譬如“我學不好數學”的說法的。只不過是你在從事某項工作初期,是否有所成,是否得到褒獎,是否樹立了足夠的自信。當你得到認可後,一般情況下你會喜歡所從事的工作,從而更加多地練習,練習越多,越是精於之,漸漸地,便成為了這方面的專業人士或是能手。反之則越發認為它枯燥無味,無法在工作中找到樂趣,漸漸便遠離這一行了。卡耐基認為,人們在娛樂活動中和工作中都能得到樂趣,然而那些只能在娛樂中找到樂趣而無法在工作中找到樂趣的人是可悲的,因為他將在生計中掙扎而並不快樂。所以,whatever you do, do it well.

  斯密認為,社會要發展,市場就要廣闊,市場要廣闊,交通物流就一定要便利,這樣才能有足夠的洞來填滿人們不斷提高的生產效率***或者說分工程度與交換價值***。

  第二,此書給了我關於貨幣的一個新的認識,雖然還不全面,然而我卻不由得對手中著看似理所當然的紙幣的存在感到驚歎。

  斯密認為,貨幣是一種每個人都想拿來交換的東西***不得不說,每個人內心對黃金髮自內心的喜愛的確為經濟的繁榮帶來了益處,且碰巧的是,黃金還很易於分割***。而紙幣代替金銀成為貨幣的方便之處在於紙幣制造費用比鑄幣便宜且鑑別假幣比鑑別黃金純度簡單。人們對紙幣的信任,是建立在人們對政府的信任上的,而這一信任的普遍達成從某方面說也是來之不易的。***參考資料:貨幣與信任——鄭也夫***

  第三,說到貨幣,我們便不得不說財富。貨幣與財富是緊緊相關但卻完全不同的東西。財富是與消費這個動作緊密關聯的,財富的目的就是為了消費,也就是說,消費品,其實就是財富,一切可以被耗損成為垃圾的東西就是財富。換句話說,要是黃金除了當作貨幣沒有任何作用***首飾珠寶業***且不會耗損,那麼採金業所創造的社會財富就是零。然而就算是紙幣會被耗損,因而貨幣就像是一個國家的消費品,一臺汽車一樣,國家要用它,所以造幣業工人勞動生產的紙幣可否認為是國家的消費品呢?但貨幣很定不是市場的消費品,因而貨幣只能代表購買力***在某種信任下***,而不是財富。所以貨幣的價值,應該總是與國民生產的價值相匹配的,否則貨幣價值便會改變。

  此外就是作者對發展國家的一些看法,物流通商業,做國內物流最能促進國家的發展,而幫其他國家做物流,商人只能得到的是資本利潤,卻為其他國家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基於前面對財富的解釋,我們應該可以像這樣理解,為什麼像阿富汗,非洲,阿拉伯地區這樣盛產鑽石,金銀以及石油的地方卻很難發展為富足的國家,因為他們國內生產的可供消費的食物,布料是很有限的,國家大量收入來自少數產業,導致貧富懸殊大,社會總體進展緩慢,貨物供不應求,大量依賴進口。

  個人在書中的另一個體會是關於法律的,在說道法定最高利息時說道,制定過低的利息容易使大多數人作出違法行為,因而我認為,法律應¥%***——、該是保障大多數人的行為而限制少數人的行為***籠統的這樣說,這和倫理學的公平原則看上去是相悖的***。

  是故法律應該尊重客觀規律制定才能有效執行。

  書中一句話很有意思“每個人都在為自己所能支配的資本尋找最有利的投資機會,雖然他主觀上是利己的,但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必然會把資本用於最有利於社會的方面。”這是否意味著這也是最容易賺到錢的地方呢?

  最後我想說的是作者對生產性勞動者明顯有偏愛傾向,然而在現今社會,物質條件不斷上升時服務也不失為另一種消費品,或者是奢侈品,因而我不認為女傭是非生產性勞動者,她的服務對繁忙的商人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它生產的價值也應用她的工資來衡量。***我很好奇GDP是怎麼統計出來的,GDP與流通貨幣量是相匹配的嗎?***

  此時我發現,經濟學,政治學,法學,倫理學,心理學是5門十分有關聯的學科。

  《國富論》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經濟學很多方面,很多部分我很難看懂,例子不足無法理解,故希望以後能在一些教材中對經濟學有進一步的瞭解。那時再看國富論估計會明白更多其中對錯。
 

國富論讀書筆記大全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3篇
相關知識
國富論讀書筆記大全
國富論讀書筆記大全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讀書筆記
國富論讀書筆記兩篇
關於國富論讀書筆記
國富論讀書筆記優秀範文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大全***2***
關於夏洛的網讀書筆記大全
關於科普讀物的讀書筆記大全
小學生讀書筆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