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鄉黨委執政紀要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鄉黨委執政紀要應該怎麼撰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寫鄉黨委執政紀要範文,歡迎大家閱讀。

  寫鄉黨委執政紀要範文一

  阿都鄉位於宣威市東北部,距市中心84公里。是雲南省20個最邊遠的民族特困鄉之一。全鄉國土面積125.66平方公里,轄12個村民委員會發吉為彝族村,60個村民小組、171個自然村、10248戶39633人。2010年,全鄉經濟總收入1.2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07元。境內山高坡陡谷深,人多地少難耕,基礎設施脆弱,交通滯後,資訊閉塞,生態惡劣,經濟文化發展落後,貧困面廣程度深,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全盤謀劃“十二五”發展的重要一年;201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在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災的嚴重影響下,阿都鄉經濟社會發展經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驗和挑戰。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各部門的大力關心支援下,鄉黨委團結帶領全鄉廣大幹部群眾,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11368”經濟社會發展思路抓落實,即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目標,抓住新農村建設這條主線,突出基礎設施、自身建設、招商引資三個工作重點,堅持黨建領鄉、農業穩鄉,科教興鄉,生態立鄉,產業強鄉,依法治鄉六大戰略,培育和發展糧食、烤煙、畜牧、蠶桑、生薑、林果、勞務、礦產八大產業。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健康、快樂”阿都建設,繼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改善民生、促進和諧,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突破。攻堅克難,搶抓機遇,紮實苦幹,狠抓落實,全面推進了全鄉經濟的持續穩步增長和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

  執政成效

  ——農村經濟穩步增長,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全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24億元,同比增1100萬元,增9.7%。財政總收入2251萬元,同比增207萬元,增10.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04萬元,同比增104萬元,增52%;財政總支出2256萬元,同比增109萬元,增5.1%。銀行存款餘額達3898萬元,貸款餘額4348萬元,同比增1089萬元、951萬元,增39.1%、2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19.96萬元,同比增603.26萬元,增28.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607元,同比增134.3元,增9.1%。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規模逐步壯大

  面對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災,鄉黨委、政府一方面及早謀劃、主動應對,團結全鄉幹部群眾齊心協力保春耕、眾志成城抗大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災害損失,奪取了抗旱救災的全面勝利;一方面圍繞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加大農科推廣力度,狠抓專案工程建設和強化科技管理,積極推進糧食、畜牧、烤煙、蠶桑、生薑、勞務等優勢產業和特色農產品開發,不斷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有效促進了農村經濟穩步增長。

  全年種植糧食作物65400畝,完成玉米良種推廣25800畝,良種推廣率達95%,實現糧食總產達1600萬公斤,同比增116萬公斤,增7.8%,人均有糧403公斤,同比增11公斤,增2.8%。統一規劃種植“雲煙85、87”3126畝,圓滿完成市級下達90萬斤菸葉收購任務,完成稅收145萬元,實現產值697.5萬元,同比增15.7萬元,增2.3%。通過大力實施“三百”工程和養殖小區建設等扶持專案,年內完成標準化生豬養殖小區2個,扶持投資達20萬元;發展“三百”工程示範戶56戶,建成標準化衛生廄2800平方米,扶持投資達11.2萬元;全鄉實現畜牧業產值達8370萬元,總收入達6422萬元。通過加強蠶桑種養技術培訓和低產桑園改造等有效措施的落實,年內新增產出桑園410畝,新建改建蠶室60間2200㎡,新增養蠶戶135戶,實現蠶桑產業產值達480萬元,同比增120萬元,增33%。種植生薑1200畝,產量1500噸,實現產值達750萬元,同比增150萬元,增25%。勞務輸出培訓、扶持創業等工作紮實有效,年內實現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達1.2萬人,完成短期新型農民培訓308人,“貸免扶補”創業政策落實到位,勞務產業收入突破6000萬元,增收2000萬元。

  ——基礎建設卓有成效,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始終把扶貧專案的爭取和落實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緊緊抓住整鄉推進“8666”工程實施機遇,通過專案支撐,以水、電、路、民居、集鎮、生態建設為重點,不斷夯實和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年內投入水利建設資金達350萬元,建成大小蓄水池145個、取水設施25座,安裝管道15.6萬米、

  配套水錶890套,建成“共產黨員愛心水窖”367個,有效地解決了6230人、2萬頭大小牲畜飲水困難,水利事業逐步完善。累計完成電網改造6000戶,電改率達58.5%,積極推行新型用電管理模式,用電成本逐步降低,用電質量明顯提高,電力設施明顯改善。投入公路建設及維護資金達150餘萬元,新修村組公路20條36公里,32公里市、鄉、村公路得到加固維護,交通“晴通雨阻”現象逐步改善;投資60萬元的客運站竣工投入使用,鄉村客運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完成沼氣池建設650口,補助投資達65萬元;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237戶,安居房建設200戶,均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補助投資達1450萬元;阿都、銀廠2個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專案順利通過驗收,共建成專案19件,硬化村內道路11條8.5公里11150平方米,總投資達170萬元,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困難群體民居狀況得到進一步改善。大佐扶貧開發示範村建設工程全面完成,總投資達530萬元,公共服務“五配套”和扶貧開發“五基”工程成效明顯;大佐村基本口糧田試點專案建成坡改梯1000畝、旱地水澆2500畝、100立方米蓄水池4座、小水窖200個、機耕道7公里,完成投資達210萬元,扶貧開發示範工程輻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集鎮衛生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集鎮文明程度快速提高,年內投入集鎮環境衛生整治5萬元;集鎮河堤治理工程已完成擋牆支砌7000立方米,鄉一中、梨樹完小硬化綠化完成圖紙設計和沙石回填,108套5400平方米廉租房建設穩步實施,總投資達1300萬元,集鎮建設力度明顯加大。

  生態建設成效明顯,林政管理、植樹造林等各項工作紮實有效,年內完成核桃種植3.2萬畝,累計種植核桃達5.1萬畝112.2萬株,建成市級樣板基地11000畝、鄉級樣板基地2200畝;核桃苗圃、採穗圃基地建設穩步實施,已完成徵地100畝,建成後可滿足我鄉核桃種植苗木需求,為改善生態和林果產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保障服務明顯增強

  年內新建立新完小綜合樓1幢,施都完小綜合樓啟動建設,危改和西部農村初中改擴建各項工程順利完工投入使用,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夯實,五、六年級實現集中辦學,育人環境明顯改善;小學統考成績達到全市平均水平,中考參考人數396人,上線228人,升學率達57.6%,其中,上曲靖市一中3人,600分以上21人。取得了歷史最好成績,教育質量明顯提高。9月8日,組織召開了教育工作暨表彰大會,鄉黨委書記徐興界作了題為《同舟共濟,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講話,鄉長李輝作了題為《解放思想,統一認識,全力推進阿都教育事業快速健康發展》的講話。這是我鄉上下積極準備開展“整鄉推進”扶貧開發,加快各項社會事業建設,促進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該鄉全體中小學教師、中心學校、鄉直各機關單位負責人、各村書記及鄉黨政班子成員共350餘人在鄉一中隆重集會,為加快阿都教育發展共謀良策、加油鼓勁。

  結合“整鄉推進”勞動者素質提高工程的實施要求,完成了對沒有考取高中的168名初中畢業生及社會閒散青壯年人員共200餘人的中職輸出培訓,為勞動者素質提高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礎。計劃生育態勢良好,各項工作均超額完成上級下達指標任務,人口自然增長率得到有效控制。年內投入公共衛生專案及醫療設施建設資金達45萬元,實施地氟病防治改爐改灶專案777戶,改廁專案200戶;通過創先試行個體診所與衛生院的整合,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完善,新農合參合率達90%以上,“就醫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廣電文化迅速發展,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鄉村兩級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建成400㎡的綜合文化站1幢,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2816戶,建立村級文化活動場所3個、村級“農家書屋”4個、“敬老先進村”1個,總投資達150萬元,農民業餘文化生活明顯改善。社會保障機制逐步健全,民政救助制度逐步完善,全年發放救災救濟糧52720公斤,救災救濟款359.1萬元,發放曹氏父子捐贈善款1800戶360萬元,有效保障了困難群體的生產生活。認真進行民兵整組,不斷加強基幹民兵教育管理,年內為部隊輸送新兵13名。外宣工作成效明顯,被市委辦、政府辦評為資訊工作“先進集體”。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圓滿完成。在做好重點、中心工作的同時,國土、村建、環保、老齡、工會、共青團、婦聯、殘疾人、民宗、科協、檔案、通訊等各項社會事業得到加強。

  ——民主法制程序加快,社會形勢逐步好轉

  “五五”普法工作紮實開展,綜治、維穩、防邪、信訪工作力度繼續加強,平安建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打防管控一體化防控網路建設深入推進。全年共立刑事案件15件,調處3件,破案8件,破案率為79%;查調處治安案件66件,治安狀況明顯好轉。全面落實領導包案責任制,各類矛盾糾紛得到及時有效化解,全年鄉村兩級共排查矛盾糾紛132件,調解130件,調解率達100%,成功率達98.5%;發生信訪案件168件,均進行了有效的回覆和調處,未出現群眾集體上訪和群體性事件,有力鞏固了“平安阿都”建立的良好局面。投入安全生產經費20萬元,年內全鄉無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切實維護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

  ——黨的建設不斷加強,執政能力得到提高。2010年全鄉有15個黨總支,65個黨支部,603名黨員,其中新入黨員3名,預備黨員13名,農村黨員436名,男性黨員533,佔87 %,女性黨員70名,佔13%,少數民族黨員41 名,60歲以上黨員193名,發展物件24人,入黨積極分子62人,大專學歷以上104人。

  4月10日,阿都鄉村級換屆工作圓滿完成。全鄉12個行政村真正把能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能帶領群眾創業、致富的人選進了村兩委班子,為推進我鄉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完成梨樹、谷興、大佐、發吉、阿都村5個村基層黨組織活動室建設。全鄉黨員幹部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論知識學習不斷深入,各種“學教”活動卓有成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創新活動載體,圍繞創先爭優抓黨建,全力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全面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

  強;黨員領導幹部提高了執政能力,提高了總攬工作全域性開拓前進、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結合村“兩委”換屆,選優配強了村黨總支領導班子,切實加強黨員學習教育和管理,全鄉黨組織和黨員快速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局面,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創新力、戰鬥力不斷提高,為加快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黨風廉政建設從自身做起,從宣傳引導、教育培訓、完善機制、規範行為、嚴格懲處入手,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把機關招待、財務收支關,嚴格按制度辦事,實行“責任追究”制,形成黨委領導、黨政共抓、部門負責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並得到了認真貫徹落實。

  ——“整鄉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前期準備充分。2010年3月2日,曲靖市委趙書記一行到阿都調研並召開現場辦公會,決定把阿都鄉作為今後兩年曲靖市唯一實施特困地區“整鄉推進”扶貧開發試點鄉,從那一天起,阿都迎來了發展的春天!迎來了世代以來改變我們貧困落後面貌的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

  自被列為“整鄉推進”扶貧開發試點鄉以來,圍繞“九大工程”的實施,各級領導隨即開展了一系列的調研和指導工作,阿都鄉黨委政府積極行動,精心組織,紮實工作,廣泛宣傳發動,摸底調查,建檔立卡,編制方案,各項工作準備充分。2010年11月10日,掛職幹部紛紛駐村指導,全面啟動專案實施,拉開了“整鄉推進”的序幕。

  執政措施

  一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注重產業結構調整、注重特色產業培植。繼續堅持產業結構調整這條主線,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全力實施好“良種”工程,努力使良種良法覆蓋面達95%以上。通過提高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確保糧食增產增效。大力發展蠶桑、生薑特色高效產業。

  ---注重生態工程建設。加快實施生態建設工程,努力實現改善生態和產業增收雙贏的良好態勢。加快以核桃為主的經濟林果產業發展步伐,紮實做好已種植核桃後續培育管護工作,快速推進核桃苗木基地和採穗圃基地建設,以滿足我鄉核桃種植苗木需求,真正使核桃產業成為將來農民致富、財政增收的優勢產業。

  ——注重勞務轉移輸出。積極落實勞務扶持政策,充分發揮勞務扶持政策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切實抓好人力資源調查和職業技能培訓,強化村級勞務輸出目標責任制考核,搭建就業平臺,逐步拓寬輸出渠道,紮實推進勞動力轉移輸出工程,進一步提高勞務創收對農村經濟的貢獻率。

  二狠抓專案促投資,不斷夯實發展基礎

  ——抓專案儲備,保證專案前期工作落實到位。牢牢把握上級扶貧專案投資方向,緊緊抓住扶持機遇,結合阿都實際,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認真做好專案規劃、申報、評審等專案儲備工作。通過專案支撐,以水、電、路等設施建設為重點,不斷完善境內基礎設施建設。

  ——抓專案落實,加快推進工程實施。以“整鄉推進”扶貧開發為契機,整合一切資金專案,積極爭取社會各界支援,重點實施好以下四項工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鄉、村、組公路暢通工程;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集鎮建設工程。

  ——抓協調服務,增強地方“造血功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緊緊抓住各項政策機遇,努力創造優良投資環境,搞好優質服務,配套好優惠政策,做好專案的推介工作,千方百計拓寬融資渠道;充分利用和挖掘產業優勢、資源優勢,在政策範圍內,重點扶持一批農產品加工型民營企業,引進企業合理開發利用境內煤、銅、錳、石材等礦產資源,發展地方經濟。

  三統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加快阿都和諧社會建設程序

  堅持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同步推進的方針,高度關注民生,不斷加強社會建設,著力推動阿都和諧社會建設程序。

  ——強化教育科學發展舉措。繼續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思路,進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育獎懲激勵機制,積極探索鄉村辦學新思路、新體系,千方百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抓管理,強設施,提素質,努力打造阿都教育品牌。

  ——狠抓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法規政策,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推行少生優生,加大社會撫養費清繳力度,爭取社會扶養費徵繳60萬元以上,力爭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以內,人口數量不斷減少,優生優育意識明顯增強。

  ——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健全鄉村衛生服務網路,改善醫療硬體設施,加強村醫管理培訓,積極探索完善衛生院與個體診所整合後的經營管理模式,逐步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水平和醫療技術水平;進一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強化衛生防疫體系建設,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和婦幼保健等工作,確保人民群眾身心健康。

  ——繁榮廣電、文化、體育事業。深入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加快閉路電視、網路傳輸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鄉綜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和精神文明建立活動,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

  ——做細做實社會保障。強化勞動保障執法監察,完善救災救濟管理體系,認真落實救助政策積極發展社會福利和殘疾人事業,認真做好雙擁優撫安置工作,全面落實好軍人撫卹、補助、優待政策。

  ——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支援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依照法律和章程開展工作;落實好黨的民族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繼續抓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項掃尾工作;進一步規範檔案管理;加強與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聯絡與協商;全面開展好國土資源管理、統計、郵電、通訊、統戰、農機、老齡、科協、農資監管等工作,切實做到各項社會事業齊頭並進,協調發展。

  四加強民主法制建設,鞏固平安建立成果

  --- 堅持依法治鄉與以德治鄉相結合,認真完善“四民主”和“三公開”,努力提高農村工作透明度。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切實鞏固“平安建立”成果。高度重視信訪和人民調解工作,有效鞏固平安和諧的發展局面。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制,切實加強安全督導檢查,定期組織各行業排查整治,及時發現隱患,積極組織整改,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五狠抓治稅理財,提高政府自給能力

  進一步壯大財源基礎,加強對重點稅源的監控,加強財政資金管理,優化支出結構,合理分配財政資金,確保教育、農業、社會保障和基礎建設等重大法定支出,保障政府正常運轉和社會穩定。加大對站所和村級財務的監管力度,嚴肅財經紀律。以礦產開發利用、農產品深加工、種養殖經濟組織為重點,大力鼓勵、扶持發展非公經濟和私營企業,擴大稅源,拓寬財稅來源渠道。

  六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轉變政府職能,樹立服務意識。以創先爭優為契機,全力打造陽光政府,強化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完善鄉便民服務中心、村級代辦點建設,強化服務意識,切實解決企業、群眾、投資者找人難、辦事難的問題。始終堅持依法行政,增強責任感,樹立服務意識,不斷提高自身服務三農的本領與能力,有效促進政府職能根本轉變。

  ——轉變思想觀念,樹立發展意識。認真落實幹部教育培訓規劃,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創造條件走出去參觀學習,積極引導幹部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樹立發展意識,努力把幹部培養成敢想敢幹的中堅力量,把群眾培養成會想會幹的新型農民,儘快形成全鄉上下共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轉變工作作風,樹立為民意識。堅決抵制等、拖、懶、浮等不良風氣,充分發揚積極主動、艱苦樸素、任勞任怨、一心為民的優良作風;嚴格落實幹部職工管理規定,通過壓思想、壓精神、壓擔子的方式,強化明角色、明職責、明任務的觀念,建立完善包村、包片、包專案制度,配套健全鄉村幹部年終考核辦法和獎勵機制,促進幹部職工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樹立為民意識。

  執政規律

  取得的主要經驗: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積累了加快發展的珍貴經驗,我們深深體會到:

  一是黨委工作必須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各項決策、決議,才能正確把握工作方向。

  二是黨委工作必須以人為本、改善民生,始終以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切入點,以最大限度地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促進全鄉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三是黨委工作必須精誠團結、齊心協力,始終保持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切實培養造就一支“勤政務實,廉潔高效”的幹部隊伍,才能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四是黨委工作必須依靠群眾、共謀發展,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同心協力,真抓實幹,實事求是,才能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和擁護。

  五是黨委工作必須找準突破口和主攻方向,針對阿都實際,堅定不移抓好三件事:圍繞人的問題,著力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大勞動力轉移輸出培訓力度;圍繞生態問題,狠抓產業培植,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做到可持續發展,形成造血式扶貧;圍繞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抓好基本安居、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三大工程建設。

  存在的問題

  阿都鄉經濟社會發展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隨著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工作還有不少需要改進和加強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一是經濟結構不盡合理,產業規模化發展和組織化程度較低,增收渠道單一,經濟增長速度緩慢;二是經濟總量少,財源不足,實際可用財力與各項支出需求,特別是與建設資金的需求矛盾較大,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新的財源難以形成,發展後勁不足;三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弱,生產條件差,行政成本和群眾生產生活成本高,工作效率低,高投入低產出問題比較突出;四是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服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少數黨員領導幹部思想觀念不新,創新意識不強,組織觀念淡薄,工作作風不實。少數部門發展意識不強,大局意識淡薄。發展軟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針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高度重視,並認真加以解決。

  新的機遇千載難逢,新的目標催人奮進,新的征程任重道遠。我們已經邁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在新的起點上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是全鄉人民的熱切期盼!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勇於吃苦耐勞、敢於戰天鬥地”的阿都精神,團結和帶領全鄉人民,以高昂的鬥志、飽滿的熱情、超常的舉措、務實的作風,奮力拼搏,開拓進取,努力譜寫阿都跨越式發展新篇章!

重溫黨的光輝歷史黨課心得體會
專題黨委會議紀要
相關知識
撰寫鄉黨委執政紀要
鎮黨委執政紀要
鄉黨委會議紀要範文3篇
專題黨委會議紀要
學校黨委會議紀要
黨委會議紀要模板
黨委會議紀要範文
黨委會議記錄樣本_黨委會議紀要範文
機關黨委會議紀要
鄉黨委黨風廉政會議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