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心理諮詢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當前,心理諮詢已成為各級各類學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心理諮詢是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試論學校心理諮詢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的作用》

  【摘要】本文首先從學校心理諮詢和高中思想政治課的一致性和內部聯絡的密切性等方面分析了學校心理諮詢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發揮作用的可能性。其次從教師地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等方面詳細論述了學校心理諮詢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的作用。

  【關鍵詞】學校心理諮詢;思想政治課;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德育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把德育放在了首位,思想政治課也應當被置於各學科的首位。但實際上,由於課程評價方式及其它現實因素的影響,高中思想政治課所應有的功能不能完全得到發揮,其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名無實。學校心理諮詢的理論和實踐對這一現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學校心理諮詢是指學校內的心理諮詢人員對於前來求助的學生從心理上進行指導和幫助的活動。諮詢人員根據前來求助的學生的具體情況,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原理,通過與學生談話和討論的形式,在與學生建立相互信任、理解的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上,幫助其發現自己的問題及根源,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和行為模式,以提高學生處理學習和生活問題的能力,促進他們的發展和成長。[1] 本文特指普通高中學校心理諮詢。

  一、學校心理諮詢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發揮作用的可能性

  ***一***學校心理諮詢與高中思想政治課有著一致性

  首先,二者所面對的物件是一致的,都是在校高中生,在此階段,他們往往智商高於情商,思維較初中階段有更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注意力有很大的提高,而他們的記憶力也是一生中的最佳時期。然而在情感與意志方面,他們卻到了最不穩定的時期。心理學上稱為“第二斷奶期”,他們不像孩童時代那樣天真,毫無顧忌地向老師、家人敞開心扉,他們的感情已不輕易外露。這一時期是他們各種心理品質發展的關鍵期,比較敏感,比較矛盾,並且產生了強烈的成人感和獨立意向。高中生以及他們的這些心理現狀都是學校心理諮詢和高中思想政治課所要共同面對的。

  其次,二者的培養目標和任務是一致的,不像其他純科學學科那樣追求簡單的“工具性”價值,而是做學生“思想”、“心理”、“精神”甚至“靈魂”深處工作的,都是為了素質教育服務,都是為了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再次,二者的教育方法是一致的。無論心育還是德育, 都必須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認識規律,都需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學生的心理狀態與思想品德狀態都具有穩定性與動態性的特點, 都需要對動態性的問題使其內化而趨於穩定。[2]

  第四,二者的教育途徑是一致的,都涉及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家庭與社會,都是綜合性的教育活動。都能滲透在教學和學校其他活動之中。

  ***二***學校心理諮詢與高中思想政治課面對的問題相互交織

  心理是思想的基礎, 思想的發展變化要受心理的影響和制約, 而心理活動的方向又受到思想的支配。正因為如此, 現實中, 思想問題和心理問題往往交織在一起, 在許多心理問題的背後有複雜的思想因素;而有些看起來是思想、道德問題, 其根源、實質卻是心理障礙所致, 即心理問題往往會引起思想、行為問題, 比如影響其人生態度、行為方式等。所以, 某些心理問題可以通過思想教育的方式來解決, 某些思想問題也可以通過心理諮詢來改變, 尤其是一般性的思想心理問題。理論和實踐都表明, 心理諮詢不但對解決心理問題有效,而且能較好地解決某些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難以奏效的思想行為問題。

  基於以上論述,學校心理諮詢是可以也是應該為思想政治課某些教學目標***尤其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服務的。

  二、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功能的實現中,學校心理諮詢可以發揮如下作用

  ***一***學校心理諮詢有利於轉變政治課教師的地位

  以往的政治課教師多是知識的傳授者,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是權威者和塑造者。但是,政治課從本質上說是一門德育課,單純的知識灌輸和能力培養不是其教學的所有目標,它更強調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培養和薰陶。以往政治課教師的這種說教者、批評者的形象容易讓學生產生牴觸情緒,很難向其敞開心扉,教師也就無法有針對性地進行幫助和教育。因此,政治課教師應轉變其原有地位,要成為學生的“心理諮詢師”、學生心理和精神等問題的協助者和治療者。

  這要求政治課教師不要把自己看成是高人一等的專家和教師,而要以平等的身份看待學生。有的時候還要把自己暗地裡切換成心理諮詢師的角色。同時,還要努力給學生以良好的自身印象。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此外, 要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訴說, 尊重學生的價值選擇、興趣、個性等, 對學生的遭遇表示理解和同情。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毫無保留地吐露真情,反映其真實思想和情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得以順利進行。

  ***二***學校心理諮詢有利於增加政治課教學的方法

  政治課教師地位的轉變決定了政治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增加和更新。傳統的政治課教學是通過講授、說服、灌輸、討論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但學生只是機械被動地“接收”,要想讓學生能夠主動的構建和“接受”,必須引入學校心理諮詢中的一些方法來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在心理諮詢中, 諮詢者是協助者和治療者, 注重依靠學生自己的力量解決他們的心理障礙、病態行為等人格問題, 以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例如,學校心理諮詢經常要藉助測驗、診斷、指導、治療等工作方式和手段, 諮詢員對求詢者進行心理諮詢時,往往要藉助一定的心理量表對求詢者進行測驗,然後對測驗的結果和求詢者的各種資訊進行分析診斷,有時甚至要協同其他諮詢員對之進行會診, 選擇適合於求詢者的方案, 進而對求詢者進行指導、治療。可以看出學校心理諮詢的方法非常程式化、技術化。這對於傳統以灌輸為主的政治課教學方法無疑是很大的借鑑和補充。

  ***三***學校心理諮詢有利於完善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內容

  傳統的思想政治課主要解決學生的政治立場、哲學思想及道德規範和法律意識問題, 而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人格內容, 如社會適應、應對挫折、情緒調適及人際交往等。而這恰恰是學校德育重要渠道――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心理諮詢本身是完善人格、發展人格的重要手段, 它警示了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學生是完整的個體,要全面發展,除了學生政治立場,道德規範,法律意識等反面的培養,更要注重心理素質方面的發展。這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而學校心理諮詢所實施的內容強調了心理培養方面的內容,因此完善了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內容。

  ***四***學校心理諮詢有利於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效果

  由於種種原因,當前高中生對於思想政治課存在一定的牴觸情緒,我們可以把這種情緒成為“意義障礙”,所謂學生的意義障礙是指由於學生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其對道德要求和意義的理解受到阻礙,從而表現出消極態度及行為[3]。教師如果採取不恰當的方法,如壓制、處罰等,一般不會受到好的效果。如果採取心理諮詢中的一些方法,如宣洩、暗示、角色互換等方法,效果肯定會更好些。

  同時,學校心理諮詢強調建立良好的心境。心境具有彌散性特點。如心情愉快時會感到周圍一切充滿生機,抑鬱不快時則感到百無聊賴。學校心理諮詢注重改變學生的不良心境,指導他們採用自我暗示、適當發洩、轉移注意力等方法來調節自己的心境。如果政治課教師注意採用心理諮詢的方法,除錯學生學習時的心境,則必將有利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吸收和消化,特別是對於一些晦澀難懂的政治理論,效果會更好。

  思想政治課是德育的重要途徑,但是,以往的德育往往把一些心理問題歸於道德問題,即心理問題德育化,使得學生一些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阻礙了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同時,一些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在教學中無法達到課程標準裡規定的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要求,一方面是由於教師沒有受過專門的心理諮詢方面的培訓,另一方面是沒有將學校心理諮詢的理論和實踐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意識。在實踐層面,應當遵循二者的內在聯絡和規律,充分發揮學校心理諮詢對於高中思想政治課功能實現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曉明,錢福永,沈健 等.學校心理諮詢模式[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0.13.

  [2]劉曉明,王麗柴.試論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差異與一致性[J].現代中小學育,1999***10***.

  [3]謝詩茂.論學校心理諮詢與德育的關係[J].涪陵師範學院學報,2003***10***.

  [4]馬建青.再論學校心理諮詢與思想政治教育關係[J].浙江大學學報,1997***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學校心理健康論文範文
電大老年人心理健康分析論文
相關知識
學校心理諮詢論文
大學生心理諮詢論文範文
中小學心理諮詢論文
學校心理諮詢管理制度範本
中部地區學校心理健康論文範文
學校心理健康論文
學校心理教育論文
人際關係心理諮詢論文
學校心理諮詢室制度3篇
學校心理健康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