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與幼兒教育論文3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教育不當會阻礙幼兒的發展,影響孩子的前途,在家庭教育中應儘量避免。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與幼兒教育的相關論文,歡迎閱讀!

  家庭教育與幼兒教育論文篇1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起到基礎教育的作用,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第一個乃至終身受教育的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所以家庭教育是基礎。近些年來,現代家庭教育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社會上存在著很多家庭缺失教育的現象,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本文就從現代家庭教育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失為基礎進行討論,主要進行三部分討論,分別是現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現代家庭教育缺失原因以及對策,下面是具體的報道。

  一、現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指一個家庭中的父母或者是其他長輩對於孩子循序漸進地引導、教育的長期過程。現在很多父母在孩子年齡尚小時將孩子送入學校,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忽略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

  首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起點和基點。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於孩子更快地適應學校的生活和學習,更快融入集體生活中。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一個屬性是早期性,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了對這個社會的認知和學習,就開始了生活習慣的培養,因此需要父母加強對孩子語言表達和基本動作的引導。其次,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優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這裡說的是家庭教育對於孩子道德觀的正確培養,引導孩子正確區分真善美和假惡醜。對於周圍發生的事情,家長能夠正確引導孩子對於真善美的認識,優化孩子的心靈。

  總之,家庭教育在孩子教育中起到基礎性的作用,尤其是孩子早期人生觀、世界觀的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紀人才的必要條件。

  二、現代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

  近些年來,社會上存在比較嚴重的家庭教育缺失現象,仔細分析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總結如下:

  1.父母親情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出發點是父母與子女之間濃厚的親情,家庭教育首先是愛的教育,但是很多家庭存在父母和子女之間親情缺失的現象。這種現象主要表現在父母或者是其他長輩長期不在孩子的身邊,無法及時進行情感的溝通。常見的原因是父母的工作比較繁忙或者是父母在外地工作,孩子留在農村出現留守兒童的一系列問題。

  父母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對於孩子的心理活動不能及時瞭解和溝通。孩子出現問題或者對於一件事情存在疑惑時,家長不能及時進行必要的引導。孩子同父母之間缺少必要的情感紐帶,情感交流較少甚至幾近於無,基本談不上系統全面地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

  2.責任心不足

  不少父母認為對於孩子的教育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完全沒有意識到家庭對於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一些年輕的父母,不能迅速完成被照顧到照顧孩子的角色轉換,不能承擔起對於孩子教育的責任,沒有精心考慮孩子未來發展的規劃問題。一方面父母認為,自己只需要保證孩子在物質方面的需要就算完成了自己的義務,照顧、督促和教育孩子是學校老師的責任,將自己完全置身於教育子女的行列之外;另一方面是家長沒有用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孩子真正的心理需要,沒有學習如何去耐心教育孩子。

  3.教育觀念和方式的滯後

  不少父母的教育觀念比較陳舊,沒有現代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教育理念。現在列出幾種在家庭教育中不適當的方法:***1***父母採用威脅的方式教育孩子。***2***父母採用收買的方式教育孩子。***3***父母採用對比的教育方法。很多家長喜歡用別人家孩子優秀的地方激勵孩子的進步,但是會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導致孩子出現排斥感和牴觸感,不利於孩子真正的進步。

  三、應對措施

  根據對現代家庭教育缺失原因的分析,每個家庭應該反思自己身上不足的地方,並及時進行改正。下面幾點可以更好地做到現代家庭教育:

  1.家長必須改變教育觀念

  家長應該學習現代家庭教育新理念,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不是以一個成人的角度去說教。父母更多的應該是說服教育,用淺顯易懂的例子、用心平氣和的語調講明這樣做的危害性,而不是過去那種大聲呵責、打罵。

  2.家長應該多瞭解一些現代教育思想

  現代的教育思想是要緊緊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根據社會的需要去培養孩子各個方面的能力。首先孩子的教育應該是全面性的,不僅是學校的書本知識的學習,還有孩子身體素質的提高;其次對於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也非常重要,社會需要從小對自己的愛好執著追求並不懈努力的人才。

  3.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的日常行為習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因此家長應該時刻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表現。比如說話有禮貌、不說不文明的詞彙、經常打掃家裡的衛生、餐桌習慣等等,這些生活的細節孩子在成長的階段都會不知不覺地進行不同程度的模仿,家長應該做好榜樣。

  4.對孩子要嚴格要求

  愛孩子不代表無限地寬容和放縱孩子,對於孩子偶爾出現的不恰當的行為和錯誤,家長應該及時進行制止和批評,讓孩子知道家長是有嚴格要求的。讓孩子知道家裡、學校、社會都是有規則的,不能超越規定,應該對自己有一定的約束力,錯誤的事情一定不能做。

  5.幫助孩子建立自尊

  孩子自尊心的建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家長應該逐漸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做一件小事的時候,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去獨立完成,完成之後可以有適當的獎賞,幫助孩子樹立做決定和做事情的自信心。即使孩子的發展與父母為他設計的目標不一致,也應該尊重他的個性。要關心他,但不要什麼都替他做主,而應該鼓勵他獨立思考。

  綜上所述,對於現代家庭教育在孩子教育中缺失的家庭,家長應該及時反思缺失的原因,並且積極做出對策進行改善。

  家庭教育與幼兒教育論文篇2

  隨著幼教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先進的教育理念層層滲透,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內容及形式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過去幼兒園一般要求是家長配合,是單向對家長做工作,而現在家園共育,則強調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幼兒園既要幫助家長提高科學育兒水平,同時也要求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管理,成為幼兒園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資源。為了教育好幼兒,幼兒園和家庭必須取得密切聯絡與配合,家長要了解幼兒園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情況與要求,使雙方教育取得一致,共同完成教育任務。然而,在我們日常工作中,常常發現個別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不能與夥伴友好的相處等等。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呢?

  一 .樹立正確的教養觀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充分發揮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形成家庭、幼兒園、社會共育的大環境,建立一個合作、和諧、一致、互補的關係,是建設高質量農村幼兒園教育的重要任務。然而對於身處農村的家長來說,文化程度低,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從事的職業、思想觀念、環境狀況等,對孩子的期望各不相同。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農村幼兒園如何開展家園共育尤為重要。為了孩子將來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教師和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把對孩子的愛和嚴格要求結合起來。過度的溺愛,放縱孩子決不是真正的愛。現在絕大數孩子是獨生子女,是家庭中眾多成人關懷、照顧的唯一物件。家中缺乏能與之分享物質和情感的兄弟姐妹,家中所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歸他***她***一人所有,家長對孩子的愛,只知道奉獻,不要求回報。這種單向的愛使孩子只知道享受。要讓幼兒知道自己是家庭和幼兒園的一分子,那麼在享受別人給予他***她***愛的同時,也需要有所付出。因此,應讓孩子在幼兒園和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師不要總認為孩子小;家長也不應認為孩子在幼兒園乾點活就吃了虧。讓他們體驗勞動的艱辛與快樂。如:在幼兒園幫助小朋友;擦桌子;整理玩具櫃、床鋪;自已穿衣、繫鞋帶等。在家裡,幫助媽媽做些適宜的家務活,使孩子在勞動中感知教師及父母給予自己的關懷和照顧,從而體會勞動的艱辛,並且使他們的自理能力得到了鍛鍊。

  二 .為幼兒創造實踐鍛鍊的機會和條件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是幼兒園實施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保證。在農村不少幼兒家長普遍存在著重知識技能***只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與智力發展***,忽視孩子的心理需求、良好的性格和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對孩子過分溺愛嬌縱,過度保護,樣樣事情包辦代替等等,個個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實踐活動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和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關鍵。教師和家長不能僅僅在思想上重視,更主要的是要為幼兒創造鍛鍊的機會和條件。行為的習慣來自實踐,習慣的養成更有賴於實踐活動。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有一個過程,他們在幼兒園和家裡的日常生活、遊戲、勞動等活動中進行著吃飯、睡眠、盥洗、與人交往等方面的技能,習慣的訓練。教師和家長應為他們創造條件,使他們在實踐生活中不斷練習,強化,使之成為一種自然的習慣。我在與孩子交談中,常常聽到孩子們說:我想掃地,可媽媽說我掃不乾淨,我想洗手娟,可媽媽說會把衣服弄溼;我想洗碗可媽媽說我會把碗打碎。孩子有勞動的願望,而成人沒能給予他們實踐的機會。不少孩子正是因為從小被人剝奪了實踐鍛鍊的機會而一直未能養成良好的習慣。有的家長和教師因工作忙或過分溺愛孩子,包辦代替孩子做他們那個年齡段應該學做的事件,使孩子形成了依賴心理。孩子離開父母和教師,遇到困難就不知所措。有些孩子在家裡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根本沒有實踐的機會。由此可見,不論教師或家長都應讓幼兒參與實踐鍛鍊,通過感官親身體驗。教師和家長給予鼓勵和指導,使他們有自信、有參與實踐鍛鍊的成功感。

  三 .為幼兒樹立良好行為習慣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成人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幼兒好模仿,教師和父母是他們學習的直接範例。家庭、幼兒園、學校是世界上重要的教育機構,家長和教師是主要的啟蒙教育者。教師和父母對待社會、對待生活、對待周圍人的態度會對幼兒產生深刻影響。古人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幼兒教師之間能夠和諧相處,愉快合作,就會有利於幼兒團結友好等積極情感的培養;在家裡父母處理好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對鄰居、對來客熱情有禮貌,孩子就會在耳濡目染中養成尊重、愛護別人的習慣。印度有句諺語:播種行為,收穫習慣。作為教師和家長就應該在幼兒幼小的心裡播種下良好行為的種子,定會在孩子身上收穫到良好的習慣。

  四. 在幼兒與同伴合作交往中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的行為除了從父母、教師等成人那兒學習模仿外,絕大多數是從同伴那兒學來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需要人們具備善於與人合作的品質。學會合作,先要有關心他人、團結友愛的良好品行。教師和家長要多為幼兒創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鼓勵他們相互交流、磋商、協商,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和與人交往時應具有的良好品德。當幼兒之間發生了衝突,不要單一地訓斥、哄嚇幼兒,要鼓勵他們學會謙讓同伴,學會自己解決矛盾衝突作為家長要多帶孩子與同齡孩子在一起玩,鼓勵孩子把自己心愛的玩具和別的東西拿出來與小夥伴共同分享。當自己的孩子與夥伴打架,要正確引導,千萬不要教孩子,別人打你一下,你就還兩下,生怕自己孩子吃虧。如此教育,不能使孩子養成與夥伴共享幸福快樂、平等相處、謙讓合作等良好的品質。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長和教師有目的、有方法地共同配合,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正確引導,靈活運用,定會結成豐碩的果實,並使孩子受益終身。

  家庭教育與幼兒教育論文篇3

  父母是朋友,父母是老師,父母教育孩子方法的區別,常常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尊重孩子、平等與孩子溝通、交流。通過大量閱讀提高孩子的閱讀、學習能力,培養孩子堅韌不拔、實事求是的品格。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生活、學習、運動、旅遊,與孩子一起成長。

  1、引言

  有一則寓言講,一位農夫得到一塊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可他手裡的工具是鋤頭。很快,這塊玉變成了更小的玉,而他們的形狀卻始終像石頭,並且越來越失去價值。

  年輕的父母也會得到一塊玉—可愛的孩子。多年後的結果卻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滿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著玉石的變化越來越失望。二者的區別,就是後者使用的,常常是鋤頭!教育就在身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契機,關鍵是你擁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導。

  2、家庭教育要注重方法

  父母不僅要指導孩子學習,而且要教孩子如何做人,培養孩子自覺、自強、自立。

  父母是榜樣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一個各方面做得優秀的父母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單位,父母是這個教育單位裡的老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成為孩子的效仿源。無數事例證明,孩子最初的行為習慣都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因此,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母要特別重視榜樣對孩子的巨大影響作用,時時處處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多鼓勵誇獎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強的,有時候一句責備的話能讓他難受很長時間。相反多鼓勵鼓勵他會讓孩子幹勁十足。不斷給你的孩子以讚揚是極重要的一條勸告,但讚揚必須是有的放矢的。孩子知道了你的確對他的小小成績很感興趣,下次他就會更加努力地去做以博得你的讚揚。

  尊重孩子的選擇

  允許孩子按照他們自己的興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幫助他們成功的最佳途徑之一。如果你讓孩子感到她有選擇去學芭蕾舞或是去練健美操的自由,她就會更賣力氣地去做這兩件事中她所選中的那件。

  獎賞與批評有度

  父母會許諾,如果孩子考試考得好,他就會得到一輛自行車;如果考得不好就什麼也得不到。事實上,這樣對待孩子是一種可怕的態度。這種做法讓孩子們在考試前變得十分焦躁不安,想著這次考試得失攸關,而一旦他們沒能考好,就又會變得鬱悶不樂。從理論上講,做得好本身就是一種獎勵,但是實際上,如果的確會有某種物質激勵存在的話,多數孩子會表現得很出色。因此,建議各位父母不要給你的孩子許以大獎賞,如果他們做得好,應給他們一個小禮物以示讚賞和鼓勵。這樣做是積極的推動,而且如果他們未能實現預定的目標,也不會因此而過分愁眉苦臉。

  批評運用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有了一點錯,就全盤否定孩子;批評今天錯,還帶著以前的錯;一分的錯,總是當十分的錯來批評,這些做法都是不合適的。所以,家長遇到孩子的缺點,要弄清情節,弄清原因,恰當估計錯誤程度,不能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對孩子橫加指責,亂上綱,亂扣帽子,亂分析危害。如果這樣,不僅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於問題解決。

  讓他們不時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時間去放鬆、聽音樂,或者什麼也不幹,只是發呆。然後呢,當我們的“電池”重新充足電時,我們將精神抖擻,準備好去面對下一個挑戰。孩子也是一樣。現在孩子學習任務很重,讓他們不時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給他們留一點自己的空間。

  儘量避免不當的教育方法

  教育不當會阻礙孩子的發展,影響孩子的前途,在家庭教育中應儘量避免。不要威脅孩子。威脅傷及孩子的自尊,往往導致他故意與大人對著幹,以此來顯示他不是個膽小鬼。不要諷刺孩子。父母諷刺孩子,會打擊他的自信,極大地阻礙了他的進步。不要欺騙孩子,對孩子的許諾就要兌現。還有,不要體罰孩子。

  3、成功的教育方法依託於良好的教育理念

  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你可以照搬,但並不一定適合你自己的孩子,所以更多的是要形成一種教育理念。 無論這些“方法”多麼不同,它們其實都是建立在一些共同的教育理念上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再多的方法也無法窮盡一個人遇到的所有的教育問題;正確的教育理念則如同一把萬能鑰匙,可以開啟不同的鎖結。

  尊重孩子,成為孩子的朋友

  其實家長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會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贏得別人的尊重。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對於孩子的壞品行、壞習慣等,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採用訓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嚴肅地與他談話,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並訂出一些懲罰措施。

  家長和孩子在家庭中應當是民主和平等的關係,家長做了錯事或錯怪了孩子,是應該主動道歉的。這不會影響家長的威信,更不會有損父母的尊嚴;相反,會給孩子樹立有錯就改的榜樣,會使孩子由衷地敬佩父母的品質與修養,從而更加信任父母,親近父母;父母的威嚴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會更高,還會使家庭中形成一個寬鬆、和諧、民主的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氣氛。當然,家長道歉、認錯,特別是向孩子道歉、認錯,態度必須是誠懇的,不敷衍,不找客觀原因,真誠地去求得諒解。

  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尊重和信任,他們也會越來越信任父母,就會把父母當成傾訴物件,孩子自然成為父母的朋友。

  真正愛孩子,懂得什麼是愛孩子,如何愛孩子,教會孩子什麼是愛,教育孩子愛別人,愛這個世界。

  教育孩子正確的價值人生觀

  教育孩子如何去愛世界,必需教育孩子正確的價值人生觀。有才無德就難免誤入歧途,世上“才高而德寡”的人不少。有些人唯利是圖,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結果往往以違法犯罪收場。

  越是有才的人越需要人生的指標,依靠它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父母教給孩子簡單質樸的做人道理,也就是人類自古以來倡導的倫理道德,對孩子未來品格的形成極其重要。

  “作為人,何謂正確?”不可說謊,不給人添亂,要正直,不貪心,不能只顧自己等等。

  放手讓孩子成長

  孩子具有獨立的人格後,下一步只需放手讓孩子自由成長。給孩子自由,方方面面的自由,要放開手,更要放開思想。

  孩子的未來應該是他自己選擇的,家長的責任是引導,遇到困難及時提供幫助,有疑惑時提供解答,不要過多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如果你感興趣的僅僅是你的孩子是否是全班最好的朗誦者,那麼,你的期望就太過分了。每個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來發展、成長的。把你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較會讓他認為,如果他沒能按某一特定標準去學習、做事的話,他就是一個失敗者。與此相反的是,如果你的孩子似乎在繪畫或體育上有某種天分,做父母的你就應該給他提供一切機會去發展他的才能。

  逼迫是不對的,鼓勵才是有益的。不要在一個孩子還不會走的時候就讓他去跑。但是,如果他想要跑起來時,你應該給予他你所能給的幫助。

  對孩子成長中的錯誤要寬容。寬容是指孩子做錯了事之後,家長以寬大的胸懷接納了孩子的過失,他們沒有過激語言的斥責,也沒有窮追不捨的追究,這都會使孩子的內心受到深深的自責,並在悔恨、內疚中對自己的過去進行冷靜的思考,促其在父母的大度中去痛改前非。

  家長準備原諒孩子的過失時,應該從表情上、語氣上使孩子感到家長對孩子所犯的錯誤很痛心,並相信自己能夠悔改。家長不可取無所謂的態度,使孩子如釋重負,沒有壓力,缺乏改正的決心。

  4、我的一點體會

  女兒從出生到不斷成長,作為家長的我一直在學習。學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學會思考,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不斷審視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去影響孩子,我與孩子共同成長!

  閱讀有益孩子成長

  我自己一直喜歡讀書,也不斷地引導孩子讀書。經常在家有空的時候我與孩子一起讀書,也許是榜樣的作用,女兒也愛上了閱讀。閱讀是一根“魔杖”,被“魔杖”點中的女兒學習能力不斷增強,認識也越來越廣,比一般小孩明顯更成熟。

  學習是愉快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是愉快的,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當孩子不願學習時,適當運用“逆向思維”: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她反而主動去學習了。類似的還有: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獎勵”。強迫孩子的做法往往適得其反,有時逆向的方法卻簡單易行。

  陪伴孩子

  陪伴孩子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無論再忙我都爭取每天一家人一起吃一餐飯,與孩子一起旅遊、運動,跟孩子一起娛樂。寓教於樂活動之中,讓家庭教育在歡樂、親切、無拘無束的活動中進行。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也不斷地提高自己。努力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一起運動,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的保證;日積月累,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會感恩,回報社會。我與孩子一起培養好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閱讀習慣。

  家庭教育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雖然我取得很大進步,但依然不斷有新問題困擾著我,讓我與女兒共同學習、一起進步吧。

看過" "的還看了:

微控制器報告心得體會
小學三年級數學優秀論文
相關知識
家庭教育與幼兒教育論文3篇
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論文3篇
化學與健康生活論文3篇
蒙臺梭利與幼兒教育的探討論文
幼兒教育小學化論文3篇
關於幼兒音樂教育的論文3篇
幼兒藝術音樂教育論文3篇
幼兒教育去小學化問題探討論文3篇
幼兒園的安全教育論文3篇
淺談幼兒美術教育的重要性論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