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學前心理教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幼兒學前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情況下是由幼兒教師進行的,雖然有些幼兒園也配備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但幼兒的問題通常都不“嚴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在於引導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而不是解決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析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對幼兒學習的影響》

  摘 要:本文首先對幼兒學習的特點進行分析,隨後從心理健康教育和幼兒學習特點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了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對幼兒學習的影響,最後對幼兒教師進行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幼兒學習能力增長提出了兩點意見。希望本文能夠為幼兒園教育的多元化和全面性發展提供幫助,也能夠對幼兒教師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有所助益。

  關鍵詞:學前兒童 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學習

  中圖分類號:B844.1 文獻標識碼:A

  On the Impac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to Learn

  LI Weijuan

  ***Qingdao Hengx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Abstract Firstly, the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learning, and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early childhood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action analysis of pre-school children affecte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to learn, the last of the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in pre-school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promote early childhood learning capacity growth has made two comments. The author hopes this can help to diversify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but also capable of infa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improve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hildren's learning

  1 幼兒學習的特點

  1.1 學習態度開始形成

  很多家長常說自己的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問題也成為和學業有關的心理問題中的棘手問題,而學習態度的形成,實際上從幼兒時期就開始了。所謂學習態度就是對“學習”本身的認知以及所產生的情感。如果在幼兒期,兒童與學習之間建立了不良的情感反射機制,那麼學習態度就很難改變了。

  1.2 學習能力以模仿為主

  班杜拉的幼兒侵犯行為實驗充分證明了幼兒的學習實際上是以“模仿成年人”為主的,這也是他們在各種思維能力還不發達,甚至不具備的時候僅有的學習能力。因此,在這個時期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應該重視“榜樣”的樹立,使幼兒通過模仿,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

  1.3 學習行為以遊戲為主

  幼兒的活動是具有遊戲性的,無論是與人交往還是接觸新鮮事物,遊戲總是圍繞著他們生活方方面面的主要行為模式,而對知識的掌握和對外界的認知,也是在遊戲過程中形成的,因此,要使學習和幼兒發展產生有效的互相促進作用,就必須重視“遊戲”的使用。

  2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對幼兒學習的影響

  2.1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影響幼兒學習態度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情況下是由幼兒教師進行的,雖然有些幼兒園也配備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但幼兒的問題通常都不“嚴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在於引導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而不是解決問題。因此,在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很多活動的目的都在於幼兒的態度、認知發展方面,如教育大班的幼兒幫助小班的幼兒、教育兒童為他人服務、帶領學前兒童參與“城市清潔”的環保活動等,這些活動實際上都是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能夠感知到“做了對的事情就獲得好的評價,會快樂”,這種情感機制會被泛化到學習過程中,是幼兒正確的學習態度形成的基礎。

  2.2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影響幼兒學習能力

  幼兒的學習能力主要以“模仿為主”,其他高階的學習能力也是從“模仿”發展而來的,這與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有異曲同工之妙。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是通過教師、家長和心理健康輔導員的日常行為為幼兒樹立一個健康心靈的榜樣,並且在與幼兒交往的過程中向他們傳輸各種“正能量”,這就要求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人首先有積極的心態和健康的心靈,例如,教師在音樂課上假設一個“難題”,設計一個“向學生求助”的環節,不僅能夠使課堂更加活躍,促進兒童的發散思維的形成,還能夠使他們對“在學習中應不怕挫折,遇到問題可以求助”產生深刻的印象,幼兒在感受到這些正能量之後,通過模仿建立健康的心靈成長之路,同時也是學習能力發展的過程。

  2.3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影響幼兒學習行為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教學的始終,多以課堂活動的方式進行,而幼兒的學習行為又具有遊戲***下轉第237頁******上接第213頁***性的特點,那麼,將心理健康教育以“遊戲”的形式帶入到課堂之中是可行的,這樣不僅能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還能夠對幼兒學習行為的模式進行拓展。例如,在活動課上,教師給學生們發下一些卡片,卡片的內容是成對的“水果、傢俱、洗漱用品”等,在課堂上設定“我不說謊”的遊戲,請同學們按照手中的小卡片的內容互相配對,不僅能夠使兒童在遊戲中對“合作”有所理解,還能夠使他們學習到“事物的特徵”,兒童們在遊戲過程中獲得了快樂,我們也不難發現,這種“配對”小遊戲很快就在幼兒的群體中“流行”起來,成為他們學習行為的一種。

  3 幼兒教師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

  3.1 認真傾聽幼兒關於學習的訴求

  很多幼兒教師和家長認為幼兒“話多”,在不能兼顧全班小朋友和事務特別繁忙的時候,往往對幼兒學習方面的訴求有所忽視,如孩子說“爸爸陪我玩積木”,或者“老師我想再唱一遍剛才學的歌”,被大多數家長和教師以“等一會兒”、“我們已經下課了”搪塞過去,這不僅不利於幼兒心理健康成長,也阻礙他們學習的發展。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傾聽並不是簡單的聽,而是全身心投入,專注的聽,也不是幼兒有問題的時候才聽,而是時時都要注意傾聽。例如,當兒童向教師訴說他“認為活動課不夠有趣”的問題時,教師應該與兒童面對面,認真的聽兒童訴說,並不時進行“原來你有這樣的想法”、“老師瞭解了”、“你覺得怎樣才夠有趣”這樣的反饋,讓兒童知道教師在專心聽自己訴說,這樣能夠使教師與兒童之間的溝通效果更好,並有利於兒童弄清楚自己的問題所在,使心理輔導的成功率提升。

  當兒童與教師訴說一個他所遇到的學習方面的問題時,教師必須積極傾聽,並不時給予反饋,讓兒童知道你在專心傾聽,以促進良好的溝通。積極傾聽必須持續於整個交流過程,因為積極傾聽能夠幫助兒童弄清楚自己的問題。當兒童能夠根據教師的反應瞭解並確定自己的問題所在時,輔導就已經向成功邁進了一步。

  3.2 尊重幼兒對學習意願的表達

  心理輔導員和幼兒教師以及家長都應該站在維護幼兒心理健康的角度上對幼兒學習意願的表達表示尊重,例如,兒童不喜歡練習鋼琴,用發脾氣、哭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家長和教師應該對他們這種“反抗”行為予以理解,先想辦法平復兒童情緒,再對他們進行開導,繼續採用傾聽的方式並使用客觀解釋等方法使幼兒對學習目的和學習行為的意義有所理解。但是,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對幼兒表達尊重需要一些技巧,首先,尊重並不是無原則的遷就,而是要以真誠為基礎,即要誘導幼兒在理智的角度上訴說自己的學習意願;其次,尊重表示信任對方,即要判定幼兒表達的學習意願是不是基於對自己的信任的,是不是真實的;再次,尊重意味著完整接納一個人,包括他的優點和缺點,因此,幼兒教師和輔導老師應該接納兒童的表達意願的行為,並理解他們的行為;最後,尊重要做到一視同仁,以禮相待,在這個標準上,就要求幼兒教師和心理輔導老師所使用的言語和肢體動作,符合與幼兒交往的特點,能夠使幼兒接受教師併合理的表達出自己對學習的意願。

  4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的學習和其他行為一樣具有幼兒活動的基本特點,在幼兒發展的過程中進行學習能力培養十分必要,而心理健康教育正好在其中扮演了促進和規範幼兒學習發展的角色。幼兒園的心理健康輔導員和幼兒教師應該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仔細傾聽幼兒與學習有關的需要訴求、尊重幼兒對學習意願的表達和對學習行為的反饋,以此引導幼兒的學習能力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坤鳳.淺析學前兒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J].啟迪與智慧,2012***10***:89-91.

  [2] 蔣武英.淺談學前教育階段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J].新課程***小學***,2013***3***:134-136.

  [3] 孫瑩瑩.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探討[J].家教世界,2013***11***:54-57.

  [4] 李傳英,楊秀青.影響在園幼兒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及對策[J].柳州師專學報,2013***6***:124-126.

  [5] 苗秀娟.淺談學前兒童心理輔導技巧[J].現代農村科技,2013***3***:74-7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幼兒學前心理教育論文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論文
相關知識
幼兒學前心理教育論文
幼兒學前心理教育論文
學校心理教育論文
關於中小學心理教育論文
兒童心理教育論文
兒童心理教育論文參考範文
小學生的心理教育論文
大學生挫折心理教育論文
大學生挫折心理教育論文
青春期心理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