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工作計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創環保工作的嶄新局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的文章,歡迎閱讀。

  篇1

  一、創新管理方法,實現單純執法監管部門向綜合管理部門轉變

  首先,通過實施區政府環保工作季度點評、部門聯合督查、河斷長督查制和環保問責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型環境管理方法,努力構建上下相互協調、各部門密切協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合作體系,形成治汙合力。落實以鎮、街、園區為單元的環保網格化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形成各級各有關部門主動參與的全區環保工作合力。其次,在治理技術上,綜合運用工程、技術和生態方法,加大治理力度。在治理手段上,充分運用法律、經濟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既形成嚴格排放、合理開發的強大壓力,又形成主動治理水環境的積極動力。再次,在宣傳教育上,充分發揮媒體作用,在全社會形成良好輿論氛圍,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環境保護,有效利用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監督力量,擴大行風監督員隊伍、熱心環保網民及環保民間團體等參與力量,構建最廣泛的環保“統一戰線”。

  二、加大汙染減排力度,確保完成年度減排目標任務

  一是積極做好兩個汙水處理廠“收尾”及“開頭”工作。分別是完成城北汙水處理廠的收尾工作,完成減排工程臺賬資料的編制,通過上級考核驗收。啟動環保產業園汙水處理廠建設工作,督促環保產業園汙水處理廠完成所有前期審批手續,力爭在XX年開工建設,確保完成年度主要汙染物減排任務。二是繼續加強建設專案環境管理,嚴格把好專案准入關、環評關、驗收關,尤其是嚴格執行飲用水源保護區專案審批各項規定,切實提高專案准入門檻。三是強化對企業汙染治理設施的監督管理,確保所有治理設施高效穩定執行。四是引入市場和法律機制,實施徵收超標排汙費、減排保證金和綠色信貸等制度,倒逼、推動企業治汙。

  三、強化工業汙染防治,做好重點企業行業監管

  完善企業環保等級評定辦法,深入開展重點排汙單位環保等級評定,評定結果作為實施行政處罰、爭取環保專項資金、汙染防治資金等的依據。積極打造環境管理放心行業,針對各行業具體問題,推出針對性整治措施,制訂“一廠一策”的綜合整治方案,科學開展專項整治。引導服務企業節能減排、開展清潔生產、推行迴圈經濟,舉辦相應的工作培訓班,讓更多的企業瞭解這項和支援環保工作,實現由“強制性”向“自願性”的轉變。深化環境監察範圍、內容和時段的全覆蓋,現場檢查範圍覆蓋所有排汙企業、抽查範圍覆蓋鎮街道、園區,檢查內容包括從建設專案管理、固廢汙染源到排汙口規範化情況等各個方面。繼續抓好核與輻射環境管理,確保全區涉源單位持證率達100%。抓好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工作,加快固體廢物管理機構建設,配備必要的技術裝置,確保危險廢物安全處理處置率達100%。

  四、力求生態建立有突破,全力提升生態區建設水平

  依照《xx區“十二五”環境保護及生態建設規劃》以及江蘇沿海開發戰略的要求和國家環保部新出臺的生態縣區、生態市、生態省建設指標,配合生態市建設規劃的相關內容,積極組織修編我區生態區建設規劃,報政府批准實施。在全區召開推進生態區建設大會,推進生態文明鎮街道、村建設試點工作,建成一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鎮街道、村,為建設生態區細胞工程夯實基礎。在“國字”頭上狠下功夫,堅持好中選好、優中選優,全面開展“一村三街道”的國家級建立工作,新洋村、伍佑街道、五星街道和新城街道建設規劃通過國家級評審。在省、市級建立上再登臺階,抓好省、市級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村的建立,按照生態區建設標準,按期完成建立任務。積極指導與督促環保產業園做好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建立工作,督促抓緊組織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規劃》編寫工作。

  五、抓好鎮、村試點,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根據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十二五”規劃的要求,在一至兩個鄉鎮積極探索開展區級連片整治工作試點,進一步深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努力促進農村環境質量改善。在抓好全區10個行政村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區再確定2-3個行政村參與試點,作為XX年全區推進的重點。同時,全力爭取中央農村環保以獎促治和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以獎代補資金。與省、市有關部門及兄弟單位積極協調,在全區組織各塊分管負責人赴有關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好的典型地區考察學習。

  六、用好環境保護糾紛調解委員會平臺,紮實做好環境信訪調處

  充分利用好環保糾紛調解委員會這個平臺,完善環境信訪舉報受理工作,嚴格按照時限要求進行調處,確保環境信訪件件有著落,儘量將各種環境糾紛、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實施領導接訪和包案、環境信訪工作例會、月度分析通報考核等三項制度,強化源頭排查有效控制、疑難信訪掛牌督辦、資訊預警、應急預案和內部管理培訓考核等措施,定期組織環保圓桌對話,有效推進環境問題及時有效解決。基本實現“一控兩降兩提高”控制信訪總量、越級及重複信訪量下降、結案率和滿意率提高的目標。

  七、深入開展環境保護宣傳,大力營造公眾參與的濃烈氛圍

  一是以綠色系列建立為抓手,通過生態讀本、宣講團等形式把生態文明的理念滲透到基層。大力建立綠色社群、綠色學校、環保企業、環境教育基地。二是營造社會氛圍。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新聞媒體,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輿論宣傳和科普教育,豐富人們的環境科技知識,提高環境法制觀念。舉行各類環保公眾參與活動,出臺政策大力扶持民間環保組織。三是倡導綠色文化。引導社群居民、學生積極參與環境保護,鼓勵居民、學生選擇環保友好的生活方式,創造綠色生活的道德氛圍,組織綠色志願者隊伍。創新宣傳載體,選擇社群搞試點,啟動“老社群、新綠色”樓門文化宣傳專案,在試點社群設定固定式宣傳欄和環保畫框。四是注重加強汙染事故防範的宣傳工作。面向企業和群眾廣泛宣傳環境突發事件的報告、資訊傳遞及救護等方式方法,努力增強對環境汙染事故群防群治的整體合力。

  八、服務優化經濟發展,努力探索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之路

  把環境保護放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統籌考慮,從更高層次上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一是培育競爭有序的環評市場。全區環評市場不但對具備相應資質的所有環評機構放開,而且積極引進外地知名的甲級環評機構來區開展業務,加強宣傳資訊服務,在環保視窗、相關網站和新聞媒體公佈在區從事環評工作的環評單位基本資訊、業務情況等,便於環評和建設單位互相選擇。二是推進行業發展。在環科學會成立區環評行業分會,不定期組織環評單位及環評編制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及業務交流,進一步提高環評質量。積極開展環保課題研究,力爭課題研究上突破,能在省裡立項,爭取到科技資金支援。同時認真組織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的技術推廣,在處理技術提標上下功夫。三是實行服務承諾。督促所有在區開展業務的環評單位作出服務時間和規範收費等承諾,並予以公示。四是加強服務質量考核。印發《xx區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機構檢查考核辦法試行》,實施對環評機構的全面考核,檢查考核的內容從側重環評檔案編制質量的考核,轉變為對環評質量、編制時間、合同價格等三方面進行考核,從單一的年底抽查考核轉變為日常考核、專案會審考核、年度抽查考核等三方面的綜合考核。對考核結果實行通報制度,對環評單位考核較差的單位,在公示的環評機構名單中取消。

  九、繼續創先爭優,錘鍊一流的環保隊伍

  一是繼續開展創先爭優系列活動。通過開展專業知識培訓、月度點評、勤廉點述、公開承諾、行風評議等行之有效的形式,進一步加強環保系統行風、政風、黨風建設,把幹部職工的思想統一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上來,全面提升隊伍素質。二是全面加強各項基礎能力建設。成立專門的處理突發性環境汙染事件的預警應急能力隊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環境應急中心,全面提升環境應急能力。對照全國環境監測站建設標準要求,加強環境監測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環境監測中心,加強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全面提升環境監測能力。加強環境執法隊伍建設,配備現場監察裝置及車輛,按照標準化建設要求建設環境監察辦公用房,全面提高環境執法監察能力。三是加大考核獎懲力度。嚴格兌現目標責任狀,對於在工作中表現進步,創先爭優工作取得一定成績的,按有關程式給予提拔重用。對不能適應自身崗位,工作能力欠缺、工作馬虎、不求上進的,堅決予以待崗或辭退。

  篇2

  一是圍繞審批建設專案,服務經濟發展,切實把好“第一關”。圍繞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等重點專案搞好服務,積極主動幫助企業做好相關資料,完善相關手續,推動專案早實施、早見效。

  二是圍繞改善環境質量,服務民生幸福,切實履行環保職責。加大違法排汙監管力度,重點圍繞化工企業、重金屬等加工等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加強監管;加大重汙染小企業打擊力度,嚴防非法企業死灰復燃,確保環境安全。

  三是圍繞推進汙染減排,服務科學發展。按照“控制總量、消化增量、削減存量、監督排量、騰出容量”的原則,深挖重點工業企業汙染治理專案,推進汙水處理工程,加快汙水處理廠工程進度,確保完成明年減排任務。

  四是圍繞生態建立工作,服務社會發展。加快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全面推進國家級和省級生態村建設,再創一批市級綠色學校、綠色機關、綠色社群、綠色幼兒園;圍繞提高工作效率,切實加強機關效能建設。

  五是圍繞信訪熱點、難點,服務人民群眾。切實做好信訪案件調處工作,做到“檢查到位,依法處理到位,件件有結果,事事有成效”。

  篇3

  1、強化監管、嚴格執法不手軟。一是充實園區環保分局執法人員,並將濱江化工區內已建成投產的所有化工企業按地塊劃分為四個片區,實施網格化管理和監管“分片負責制”,促進各項監管工作縱深推進。二是採取“區鎮村”三級聯動的夜查模式,大幅增加檢查特別是夜間檢查頻次,由局領導輪流帶隊,將全域性所有男同志除正常工作外統一安排參加江邊化工區“夜夜查”,並選派必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行義務監督,切實提高“夜夜查”質量和效果。三是採取常規與突擊、普查與徹查、臺帳與現場、明查與暗訪四結合,開展各類專項檢查12項。其中配合市環保局對濱江化工區70個建設專案環保“三同時”執行情況進行了集中專項檢查,對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15家企業、18個建設專案配合市環保局依法進行了查處。四是針對江陰市石莊化工區廢氣汙染影響圩塘鎮區群眾日常生活問題,積極與江陰環保部門溝通,配合市局開展常州、無錫兩地環保部門的跨界交叉檢查,建立跨界區域汙染互查共管長效管理機制,暢通了溝通渠道。五是逐步建立了環保部門與司法機關聯動機制,針對濱江化工區惡意環境違法行為提出了追究刑事責任的制度,細化條款、對號入座,依法追究惡意環境違法行為的刑事責任。

  2、狠抓整治,環境質量有改善。一是重點解決企業廢氣汙染問題。積極推進新日化學等企業廢氣焚燒爐的建設程序,強化亞邦化學順酐催化劑更換後尾氣濃度低時焚燒爐的執行管理,波林化工改進尾氣鹼液吸收裝置,新湖石化強化對硫醇尾氣的收集處理、加快建設廢氣焚燒裝置;天馬瑞盛強化尾氣焚燒設施的執行管理,常茂生化對阿斯巴甜車間實施密閉改造。二是全面推進企業雨汙分流改造。分3批對90家企業下達了限期整治任務,目前已有84家企業完成雨汙分流改造。三是徹底實施園區雨水管網清查。聘請上海潛業對園區內雨水管網進行全面排查、清淤檢測,共清淤4300m3,閉路電視檢測主管約25700m。排水管道潛望鏡檢測支管197條其中包括現場查處流水支管21條,未封堵支管66條,已封堵支管110條,約2640m,檢查窨井共701個。發現主管缺陷點合計290處,管道腐蝕513m。下一步,建議園區建設部門對檢查出的滲漏管道予以修補,對已廢棄的舊管道進一步查堵或挖除。

  3、多措並舉,促產業轉型升級。一是配合區政府組織相關部門赴兄弟城市學習化工區整治及化工企業轉型升級的工作經驗,提交《加快推進化工區整治及化工企業關停工作的對策建議》,並配合區政府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二是通過單獨設立園區環保分局、充實人員實施分片包乾,夜夜查、對汙染嚴重、不能穩定達標的企業依法報請政府予以關閉;三是強化企業環境行為管理,按月實施企業環境信用等級動態調整,及時上報降低企業環境顏色,運用信貸槓桿等綜合措施,倒逼產業轉型升級。

  2、標本兼治鞏固“清水”成效。今年我區全面完成了11條河道的清水工程整治工作,同時定期對敏感河段水質進行預警性布點監測,確保河道水質基本保持穩定。另外對分別流經三井等五個街鎮且處於高速南、龍江路東區域內的26條河道進行了全面排查,共排出常年存在黑臭現象的河道4條,枯水期存在黑臭現象的河道4條,下一步將與區城建、水利局積極溝通協調,研究對策措施,繼續全力推進我區的黑臭河道整治工作。

  3、以民為本推進“掛牌督辦”整治。全力推進2016度三井屠宰場、華潤包裝常州材料有限公司搬遷及嫩江河整治工程三件掛牌督辦任務。目前三井屠宰場與華潤包裝均已完成搬遷工作,嫩江河完成了截汙,以及重點河段清淤、駁岸、綠化等環境整治。

  截止12月底,我局對重點汙染源共出動13528人次,檢查企業5612廠次,夜間和節假日達到了4087人次其中對濱江化工區共出動人員9098人次,檢查企業3661廠次,其中夜間、節假日達到3924人次、1594廠次;共受理信訪1354件,辦結率100%,滿意率達90.3%。對全區75家單位下發了行政處罰告知書,對2家使用劇毒物質的單位至函公安分局進行協查;對4家違法單位依法報請區政府停產整頓,對7家一年以來2次以上超標排汙的化工企業報請區政府依法關閉。二、攻難點,見實效,全面推動“環保再行動”工作。

  今年我局多方聯動開展“環保再行動”工作,穩步推進重點的工程實施。一是將我區21專案標53個具體任務分解落實並定期會同督查組對完成情況進行推進、督查和考核評分,及時在區點評會上通報情況。二是針對河長掛鉤的重點河道水質,結合監測資料會同區水利、建設和有關鄉鎮進行專題調查分析,提出整治措施,列入環保再行動中的11條清水工程整治河道已完成整治,消除黑臭現象,並通過市環保局組織的驗收。三是根據我區油氣治理方案,對全區25座今年13座社會化加油站和2座今年1座儲油庫下達限期治理任務,現今年的整治任務均已完成;同時開展“禁燃區”建設,對特耐王包裝等5家企業下達限期停用高汙染燃料鍋爐的限期治理任務,現已完成4家單位鍋爐改造工作。四是全力推進高新區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立,規劃文字於12月30日通過了國家環保部、商務部、科技部等部門組織的國家級專家論證會。積極推進國家級生態鎮建設和生態亮點工程的打造,完成薛家鎮、西夏墅鎮國家級生態鎮省級現場考核驗收,建成省級生態村2個、市級生態村12個。五是推進環境基礎建設,龍虎塘工業園企業已完成接管;空港工業園區企業接管已完成主幹管網鋪設到的51家企業。

金融工作計劃
公司工作計劃
相關知識
環保工作計劃
安全環保工作計劃範文素材模板
安全環保工作計劃範文模板
安全環保工作計劃範文
班級環保工作計劃
班級環保工作計劃
環衛工作計劃
商場安保工作計劃範文
幼兒園安保工作計劃
環境保護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