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中國人加價買車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加價買車,真的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嗎??下面不妨跟小編來詳細瞭解下。

  今年7月國家實施了新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裡面明確規定了賣車不允許加價。這能讓加價買車從此成為歷史嗎?

  為什麼會有加價買車?

  定價和使用者心理價

  一款車定價過高,買的人太少,4S店自然會降價希望賣多一點;反過來,一款車定價過低,買的人太多,4S店當然會希望加價來提高點利潤。

  供不應求

  比如說豐田漢蘭達上市初期,每月產能只有8000臺,但是每個月都有幾萬人到店說想買。所以,漢蘭達原價賣一個月銷量是8000臺,加價五千月銷量還是8000臺,加價一萬月銷量還是8000臺。如果你是商家,你會主動放棄這個賺錢的機會嗎?

  再說了,就算4S店不主動要求加價,那肯定也會有客戶找到4S店說:我不想等那麼久,我加價一萬你可以讓我快點提車嗎?你是經銷商的話,你會再一次拒絕送上門來的錢嗎?

  難得一次賺錢機會

  比如說剛剛上市的新CR-V,關注度非常高,價格也很吸引人,絕對不用愁賣不出。4S店肯定是想進多點CR-V,巴不得把全部錢都用來給CR-V進貨。但是廠家不願意啊,你全賣CR-V了,那我們產的別的車怎麼辦?所以就強制性捆綁銷售,你想賣兩臺CR-V,就強制你要賣一臺思鉑睿。來了一堆賣不動的思鉑睿現車,4S店肯定會想要打折降價清庫存。所以CR-V就需要多加點錢,才能賺回賣思鉑睿虧掉的錢。

  正如東本的例子,很多車企都是不好賣的車多,好賣的車少,這些不好賣的車都把經銷商弄虧本了,難得來一款可以加價的熱銷車,經銷商現在不賺錢等什麼時候賺錢?

  飢餓營銷

  既然供不應求會讓客戶加價瘋搶,所以就有一些4S店會假裝產能不夠,試探一下客戶。這樣除了能提升利潤以外,還可以試出一些盲目跟風的人:‘看到這車要加價,就知道這肯定是好車!雖然我也不知道這車好在哪裡’。

  一款車綜合競爭力強,定價偏低,供不應求,所以要加價。本來因為加價,價格優勢沒那麼大,應該是會讓這款車競爭力下降才對。但實際上卻有不少人一看到加價,就更加堅定買這款車的決心了。喜茶天天請一堆水軍排隊,結果生意還特別火,就是看中有很多人喜歡從眾的心理。

  加價是因為欺負中國人不懂車?國外照樣也有加價買車

  比如說本田思域type-r在美國要加價三萬美元才能提車;克爾維特Z06剛剛推出的時候要加價四萬美元;不過國外加價的基本都是產量稀少的效能車,家用車極少極少會加價。

  加價是否合理?願打也要找到有人願挨

  一個巴掌拍不響,一款車能不能加價或者能加多少價,一方面取決於4S店,另一方面也取決於消費者自己的意願,畢竟就算你不買車,沒人可以逼你去買,也沒有人逼你只能買加價的車。

  很多人表面說4S店加價無恥,但實際上卻為了提車還是乖乖加價,交完錢後繼續罵4S店無恥。

  新政策有用嗎?圖樣圖森破

  今年7月國家實施了新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裡面明確規定了賣車不允許加價。這能讓加價買車從此成為歷史嗎?

  我個人的答案是:沒辦法。

  因為當熱銷車再出來的時候,提車主動權依然在廠家和經銷商手上,你願意乖乖等,那還好說。但肯定會有人不想等那麼久,那能怎麼辦?只會讓客戶主動去找4S店加價。政策規定不能明著加,那就暗著加,比如在合同裡寫客戶‘自願’加兩萬裝飾。不自願?那就慢慢等咯。

  總結:

  1、加價是市場正常的行為,法規很難去真正限制。一個巴掌拍不響,消費者別過度追捧加價車才是正道。

  2、一開始表面加價並不可恥,但是那些簽完合同後才說加價的才是真正可恥。建議消費者多通過消協或者其他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

  2、千萬別冒著盲目跟風的心態去加價買車。有沒有加價,跟是不是好車,還真是兩碼事。反而是那些沒那麼熱門的促銷車,更有機會撿到便宜。

  3、認真考慮清楚這三個問題:

  你是不是隻考慮這款車,不考慮別的車?

  加價後你覺得這車還值這個價嗎?

  你真的不能接受等車嗎?

  如果你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都非常肯定是‘是’的話,那加價真的是你唯一的選擇。如果你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有點猶豫,那我覺得你還需要再考慮考慮要不要加價。

鄭州政府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
為什麼那麼多中國人加價買車
相關知識
為什麼那麼多中國人加價買車
為什麼那麼多中國人加價買車
中國人民保險車險第二年交多少錢
深夜食堂中國版為什麼那麼爛_中國版深夜食堂豆瓣評分低的原因
腦筋急轉彎為什麼中國人口多
為什麼中國人比外國人痔瘡多
為什麼中國人那樣愛國閱讀練習及答案
為什麼只有中國人穿秋褲
為什麼只有中國人坐月子
為什麼只有中國人長青春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