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尿蛋白高怎麼回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後尿蛋白高,是一種正常孕婦都會出現的狀況,要及時查一下你的腎功能。

正常人每日濾過的原尿達180升之多,但經過腎小管重吸收、分泌,最後濃縮排出的僅有1.5升左右。其中含蛋白約為40~100毫克,用尿蛋白定性方法是測不出來的。 蛋白尿並非都是病態,有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之分。功能性蛋白尿也稱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出現於健康人的暫時性蛋白尿。多見於青年人,在劇烈運動、發熱、高溫、受寒、精神緊張等因素影響下,腎血管痙攣或充血,導致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增強而使蛋白大量“漏網”。正常孕婦尿中蛋白可輕度增加,這與體位和腎流量加大、腎小球濾過率增加有關。

  尿中有無蛋白,含有蛋白量的多少,有一個簡便粗略的檢驗方法:將尿液煮沸即止,尿液中可出現白色混濁,加5%醋酸5~10滴再煮沸,如混濁消失,說明尿中無蛋白,尿蛋白定性試驗陰性;如混濁不消失反而增加,呈絮狀沉澱或凝塊,則尿蛋白定性試驗為陽性。 

         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體某個系統或臟器發生病變所致的尿液持續出現蛋白。一般24小時尿蛋白量超過150毫克。常見於三種情況: 腎小球性蛋白尿:因各種原因所致腎小球毛細血管壁損傷***如免疫損害***,使負荷減少或喪失,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高。較多的血漿蛋白濾過後,超出了腎小管重吸收能力,導致蛋白尿。如急慢性腎炎、狼瘡性腎病、糖尿病腎病等。 腎小管性蛋白尿:腎小管發生病變或腎小管功能缺陷時,對蛋白重吸收減少或分泌蛋白增加,導致尿液蛋白增加。如腎小管酸中毒、鎮痛藥引起的腎病、抗生素的腎毒表現等。 溢位性蛋白尿***也稱凝溶蛋白尿***患者尿液加熱到40℃時混濁,60℃時凝固,達100℃時溶解。見於多發生骨髓瘤、原發性澱粉樣變、巨球蛋白血癥等。蛋白尿是泌尿系統疾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和最早能檢測到的指標之一。正常人尿液中有少量蛋白質,其含量不大於200毫克/24小時,故一般尿蛋白定性方法不能檢出。當尿蛋白定量大於200毫克/24小時時,常規尿蛋白定性試驗呈陽性反應,稱為蛋白尿。正常腎小球濾過膜對血漿蛋白有選擇濾過作用,能有效地阻止絕大部分血漿蛋白從腎小球濾過,只有極少量的血漿蛋白進入腎小球濾液。當腎患病時,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增高,使大量蛋白質濾過到腎小球濾液中,遠遠超過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蛋白質進入終尿中造成蛋白尿。這種原因多見於原發性或繼發性腎小球疾病、腎迴圈障礙、缺氧等,尿蛋白可以少量至每日數10g以上,多數>2g/24h尿,通常是以白蛋白為主。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腎小球濾液中的蛋白質重吸收減少,也造成蛋白尿,常見於各種原因所致的腎小球 間質疾病,如腎盂腎炎、鎮痛藥腎病、抗生素腎損害、重金屬中毒、先天性多囊腎以及各種先天性腎小管疾病等。這類蛋白尿一般含量<2g/24h尿,大多在1g/24h尿左右,以小分子量蛋白為主,白蛋白較少。

         影響蛋白濾過的因素還有:①蛋白質分子大小:腎小球毛細血管壁的三層結構對血漿蛋白有機械屏障作用,蛋白質分子量越大,濾過越少或完全不能濾過;②蛋白質帶電情況:正常腎小球濾過膜帶負電荷,構成了靜電屏障,基於同性電荷相斥的原理,帶負電荷蛋白質清除率最低,而帶正電荷者清除率最高,腎小球疾病時,使腎小球濾過膜帶負電荷的涎酸成分明顯減少,使帶負電荷的白蛋白易於濾過而形成蛋白尿;③蛋白質的形狀和可變性;④血液動力學改變。

        建議去醫院查找出問題的所在,積極配合治療。才能有效解決。

產後尿蛋白高怎麼回事
噁心乾嘔是什麼原因
相關知識
產後尿蛋白高怎麼回事
產後尿蛋白高怎麼回事
尿蛋白高怎麼回事
查血總蛋白高怎麼回事
產後發汗頭疼怎麼回事
產後一直腰疼怎麼回事
產後盆骨痠痛怎麼回事
產後妊娠紋癢怎麼回事怎麼辦
產後頭疼到底怎麼回事
產後全身痠痛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