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養生的清熱食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民間的百姓們在這一天吃夏至面,有的地方還將新麥做成餅、饃等,有嘗新的意思。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

  

  1、茄子

  《本草綱目》上說“茄子味甘、性寒、無毒。主治寒熱、五臟勞損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腫寬腸”。《醫林纂要》稱茄子“寬中、散血、止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茄子中豐富的維生素P,可增強細胞間的粘著能力,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及其增進傷口癒合。所以,常吃茄子可防治腦溢血、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症,對慢性胃炎等也有一定醫治效果。

  2、茶水

  有經驗的保健醫生常指導人們用喝茶的方法補鉀。鉀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鉀能維持神經及其肌肉的正常功效,很是心肌的正常運動。假如缺鉀,人就會感到倦怠乏力,且耐熱能力降低。缺鉀嚴重時,會導致心律失常及其全身肌無力。茶葉含鉀較多,約佔其比重的1.5%左右。鉀容易隨汗水排出,溫度適宜的茶水應當是夏天首選飲品。

  3、黃瓜

  《本草求真》裡提到黃瓜“氣味甘寒,服此能清熱利水”,所以,酷熱的夏天多吃些黃瓜是有好處的。黃瓜的含水量為96%~98%,為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它含的纖維素很柔嫩,這對增進腸道中腐敗食物的排洩及其降低膽固醇均有一定效果。

  4、鹽開水

  中醫稱“白開水是百藥之王”。從營養學觀點來看,所有含糖飲料都不如白開水的價值大,因為純淨的白開水進入人體後能很快被胃汲取,進入血液迴圈發揮新陳代謝的功效,同時調節體溫、清潔人體內環境。

  喝白開水應挑選沸騰後自然冷卻的新鮮涼開水***20℃至25℃***,這種白開水起到特異的生物活性,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很快被汲取利用。喝白開水時最好加些鹽。夏天高溫,出汗過多,體內鹽分降低,體內的滲透壓就會失去平穩,從而出現中暑,而多喝些鹽開水或鹽茶水,能夠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從而達到防暑的功效。

  5、冬瓜

  有很好的清熱解暑功效。夏天多吃些冬瓜,解渴消暑、利尿。因其利尿,且含鈉極少,所以是慢性腎炎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孕婦水腫的消腫佳品。它附有多種維生素及其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調節人體的代謝平衡。

  夏至養生三忌

  一、忌夜食生冷、空腹飲茶:

  夏季夜短,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飲食,生菜、瓜類等本為夏季忌食之品,晚間尤其忌食此類食物。晚間亦要注意不吃肉、面、生冷、粘膩之物,否則可見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症。

  二、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於開洩狀態,寒氣極易侵入體內,導致陽氣暗損。可以見到的病症如手足發冷,小腿轉筋,雙目視物不清,甚則變生原因不明的發熱症。同時,即便是熱水洗浴,也要注意浴後避風,對小兒尤其如此。

  三、忌夜臥貪涼:

  古代曾有一人,因其家人代代均不長壽,特來請教養生大師彭祖。彭祖隨此人到其家中細細查尋,發現這家臥室中的牆壁上有一個孔洞,此孔正對著睡覺之人的頭部,彭祖就讓人把那個孔堵上,自此以後,那家人果然長壽了。

  夏至吃這些水果比較好

  西瓜

  夏季消暑珍品,涼甜可口。西瓜具有清熱消煩、止渴解暑、寬中下氣、療喉痺、利小便、治血痢、解酒毒的功效。

  注意:吃西瓜不能一次攝入過多,否則會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瀉。

  獼猴桃

  獼猴桃具有解熱、止渴等功效。含豐富的糖分、維生素C等營養素,尤其維生素C的含量遠遠高於梨和蘋果。

  注意: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香蕉

  香蕉性甘寒,味微澀,具有清熱止渴、清胃涼血、潤腸通便、降壓利尿的功效。對於口渴、便祕等陰虛腸燥、血熱氣滯者是十分健康的食物。

  注意:香蕉不適宜脾胃虛寒、陽氣不足的人食用,否則會引發虛火更旺。

  梨

  梨有生津止渴、化痰清火、潤肺去燥的功能,適宜肺熱咳嗽、咽乾喉痛、大便燥結、高血壓以及肝炎、肝硬化患者。

  綜上,夏至養生飲食宜清淡,多補充水分,多吃應季節的水果。
 

夏至如何養生保健
夏至養生的清熱食物
相關知識
夏至養生的清熱食物
夏至養生的清熱食物
夏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適合養生
夏至養生的飲食注意事項
夏至養生的飲食注意事項
夏至養生的知識
夏至養生的禁忌
夏至養生的相關禁忌
夏至養生地方飲食有什麼
夏至養生的方法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