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上冊蘆花蕩預習教案***2***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初二語文上冊蘆花蕩預習教案第二課時

  一、故事複述,再現蘆花蕩。

  複述故事情節,再現老頭子的英雄事蹟。***主要複述故事表現老頭子的什麼性格?哪些內容表現出來的?***

  《蘆花蕩》主要寫了一個老英雄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一個老頭子撐著一隻小船,在白洋澱裡無數次地穿過了敵人的夜間封鎖,為游擊隊運輸糧草、護送幹部。他不帶一枝槍,只靠那隻靈巧的篙和水鴨子似的游水本領,在萬畝葦塘裡穿梭,從未發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擊隊才維繫了澱裡澱外的交通聯絡。但有一次他護送兩個女孩子在夜間穿越封鎖線時,撞上了敵人的小火輪,一個女孩子負了傷。這個打擊差一點使他失去了繼續前進的力量;但他發誓要為女孩子復仇,第二天,他單身智鬥敵人,一個個地收拾了他們,為女孩子報了仇。

  二、想像體驗,人物心理。

  1、從文中找出描寫老頭子心理活動的一段話,自讀品析,想像體驗,揣摩體會。例:老頭子因沒有圓滿地完成任務而產生了怎樣的心理。

  ***體味老頭子懊喪、內疚、自責的心理。***

  2、在品讀中展開想像,如果自己是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會有怎樣的心理活動? ***多角度想像二菱的心理活動,提高體驗性閱讀的能力。***

  三、景物描寫,揣摩作用。

  教師要引導學生體味文中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領悟這種描寫的高妙之處。

  從課文中摘抄你喜歡的景物描寫的句子,並展開想象,感受美景。

  試仿照課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寫寫學校周圍或家鄉的景物。

  加入初二學習小組 更多超值免費資料不容錯過!

  Section targeting

  四、語言品味,昇華情感。

  ♂感受、體驗文章的語言美***學生若能談到其中的二、三個方面即可***

  《蘆花蕩》是孫犁“詩體小說”的代表作之一,讀之有一種如詩如畫的感覺,下面我們來探究一下文章的語言美。

  例:

  ①他“只穿一條蘭色的破舊短褲,站在船尾巴上,手裡拿著一根竹篙”,像是“老了的魚鷹”。這是形貌的描寫,點出老人矍鑠幹練的內在氣質。

  ②“一隻小船從葦塘裡撐出來,在澱裡,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 比喻手法,體現出老頭子的英勇、幹練。

  ③“鮮敕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散。” 語言清新雋永,柔婉秀美,富有詩情畫意。

  ④“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擬人手法,把白洋澱人民那種在殘酷的戰爭環境裡頑強生存的姿態烘托了出來,充滿了意志和力量。

  討論交流,明確:

  ①輕緩節奏。孫犁的小說一般不具有緊張曲折的故事情節,他著力展示的是人情美,而不是力圖以情節取勝。《蘆花蕩》就是這樣,講的是一位老人護送兩個小女“戰士”,又為她們負傷報仇的故事,全文幾乎沒有明顯的情節高潮,一切都在柔美的蘆花蕩裡緩緩地進行著,就像那脈脈的流水一樣。

  ②白描的手法。寫人不以外形為主,而是注重神似。往往抓住事物的傳神之處,突出重點,通過簡潔的、最具有特徵性的語言和行動描寫,點出人物的神韻,展現他們的精神世界。本文刻畫主人公--協助我軍的“老頭子”就體現出了這一點。他“只穿一條蘭色的破舊短褲,站在船尾巴上,手裡拿著一根竹篙”,像是“老了的魚鷹”,這是形貌的描寫。緊接著以“短短的花白鬍子”和“尖利明亮的眼睛”點出老人矍鑠幹練的內在氣質。在戰鬥中,又以“覺得自己的手腳頓時失去了力量”“嘆了一口氣像連珠箭”“射穿了老頭子的心”等幾處心理描寫,展現了老人的自尊。而人物的幾句精簡的語言描寫,如“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和“等到明天,你們看吧”,就把老人的自信自強,愛憎分明的性格表現得生動而深刻。著墨不多卻直指人物的靈魂精神,卻反映人物的人性美和靈魂美。

  ③詩意的意境。作者追求作品中詩的情調、詩的感情。本文中的景物描寫,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如“月明風清”“一片葦葉”“稻米和肥魚的香味”“颯颯的風響”等情境和語言的選擇,就連寫戰鬥,也不忘那“蓮蓬的清香”等美的意象的選擇。景物的描寫是為展現情感的,即古人所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從而使作品的情與景都飽含著詩意,展現出作者對美好的事物和光明的人生以及優雅的人情的嚮往和追求,對罪惡、醜陋、陳舊和黯淡的事物的厭棄。

  ④清新的語言。本文語言的特色是凝練、含蓄、優美、生動,富於色彩美和音響效果。課文的第一段,寫葦塘、星光和水鳥,都是那麼的輕婉柔美,把讀者帶到一個清新的語境中。“悠悠”“彎彎”“颯颯”“溜溜”等疊音詞的運用,給人以輕緩的節奏美感。“風清月明”“清爽”“悠閒”“絲絨”“清香”等詞語也給人以舒適、光亮的情感體驗,使文章清麗自然,含蓄雋永,柔婉秀美,富於抒情性。

  五、總結儲存,課外延伸。

  1、總結儲存:作者筆下的老頭子有鮮明、倔強的個性,智勇雙全,決不認輸,決不退縮。他的身上展示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為證明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作者還用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使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景物描寫起到了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強抒情韻味的作用。藝術上融情人景,寄寓作者深沉的情懷。

  2、課外延伸:

  ①完成課後研讀與練習。

  ②課外閱讀《荷花澱》,更多地瞭解孫犁,瞭解詩體小說的特點。


二年級上冊語文看雪教案
八年級下語文作業本答案人教版
相關知識
初二語文上冊蘆花蕩預習教案***2***
初二語文上冊蘆花蕩預習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預習教案
八年級上冊語文蘆花蕩預習教案
初二語文上冊期末試卷帶答案
初二語文上冊全部古詩蘇教版
初二語文上冊期中試卷帶答案
初二語文上冊期中試卷人教答案
初二語文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初二語文上冊期末試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