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冬病夏治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冬病夏治,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些冬季高發疾病在夏季會有所緩解,而我們可以趁這個時候調理冬季的相關疾病。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夏季養生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冬病的介紹

  冬病就是在冬季易發作、常發作的疾病或不適。表現在: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骨關節系統。

  具體來說“冬病”的易發人群多為虛寒性體質,也就是俗話說的沒有火力。通常的症狀:手腳冰涼,畏寒喜暖.怕風怕冷,神倦易困等,中醫叫陽氣不足,也就是自身熱量***能量***不夠,產熱不足,寒從內生。這樣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覺也要蓋著被子、穿長袖睡衣、穿襪子。

  冬病夏治的原因

  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按照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出氣血執行在每個節氣的變化,並依此制定出傳統的治療方法。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由於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洩,選取穴位敷貼,藥物最容易由面板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所以在夏季治療冬病,往往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在緩解期用藥液治療,能夠鼓舞正氣,增強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冬病患者陽氣不足,冬季不利排寒;夏季陽氣生髮,毛孔張開利於排寒;冬病夏防,百病由寒起,寒在夏季生。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將冬病在夏季根除及預防。

  因為冬病患者體質偏虛寒,再加上冬天環境寒冰一片,兩寒夾擊,便毫無解凍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象是雨天裡晾衣服,是很困難的。

  然而在盛夏之際,外界是暑熱驕陽,裡面是心火正盛,這時積寒躲在後背的膀胱經和關節處,最易被趕出來。但若是陽氣衰弱,裡面沒有推動之力,就會錯過排寒的大好時機。再加上有很多人,體質本來就有些陽氣不足,夏天再痛飲去暑冷飲,然後整日在空調房間裡工作,那真是陳寒未去,又添新寒。

  要記住,寒氣是會沉積的.且身體被寒氣侵襲的地方,必會氣血瘀阻,這叫做”寒凝血滯”。若寒氣停留在關節,就會產生疼痛,停留在臟腑就易產生腫物,停留在經絡就會使經絡堵塞,氣血也就流行不暢,不但會四肢不溫,也常會有手腳發麻的症狀出現。所以倘若不在夏日去除積寒,等到秋風一起,外寒復來的時候,就又會內外交困了。泡藥浴,艾灸,推經絡能很好的做到冬病夏治,珍惜這個季節吧!行動起來。

  冬病夏治的理論依據

  ***一***“治未病”的思想

  “上醫治未病之病,中醫治將病之病,下醫治已病之病”。所謂“將病之病”就是這種現在雖然未發,但卻會在將來某個時候必發的疾病。夏季這些由風、寒、溼引起的“冬病”病情會有所緩解,趁其發作緩解的季節辯證施治,去除其必發的條件或誘因,改變機體內環境。冬病夏治就是以激發人體陽氣來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二***陽氣在生命過程中佔有的重要地位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精”。它具有溫養全身組織,維護臟腑功能,抗禦外邪侵襲,主持氣化開合,維繫陰陽平衡等多方面的功能,所以陽氣在生命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陽氣虛衰,機體的抗病能力就會下降。盛夏時節,外界是暑熱驕陽,體內是心火正盛,人體陽氣達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是一年中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間。腠理開洩,寒邪躲在膀胱經和四肢關節處,最易被趕出來。

  ***三***冬天所發之病,大都是風、寒、溼所致

  自然界存在著許多致病因子,中醫將之概括為風、寒、溼、熱、燥、暑,稱為“六淫”。隨著六淫的累計,從而誘發一系列的重大疾病,對機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風為百病之首、寒為百病之源,寒則凝之、凝則瘀之,是中醫的基本辯證原則。

  氣之盛則為熱、熱之盛則為火、火之盛則為毒,是中醫的基本治療原則。夏季也是毒素最容易形成的,所以趁這個季節扶助人體陽氣,祛除發病誘因,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綜上所述,冬病夏治是時間醫學的一種表現形式,通過扶助人體陽氣,激發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從而達到預防或治療冬天易發、難治的疾病。冬病夏治,不是直接作用於疾病,而是調節機體的免疫系統。

  冬病夏治的方法種類

  ***一***外治法

  灸法***天灸、艾灸***、中藥熱敷***能量

  石***、中藥浸泡***藥浴、燻蒸***、鍼灸***針刺、

  開穴***、拔罐***藥罐、3R排毒***、推拿按摩等。

  ***二***內治法:

  口服中藥、食療養生。

  ***三***加強法:

  情志調攝、合理的運動鍛鍊。

  從而達到疾病在冬天的時候減輕發作症狀或減少發作次數以至治癒等效果。

夏季養生冬病夏治
夏季養生的重要性
相關知識
夏季養生冬病夏治
夏季養生冬病夏治
中醫養生冬病夏治
大暑養生冬病夏治方法
大暑養生冬病夏治方法
夏季養生防病小常識有哪些
夏季養生防病小常識盤點
中醫夏季養生之道_夏季中醫養生之道
家常菜夏季養生菜譜夏季如何養生
夏季養生排毒夏季養生排毒有哪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