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不愛學習家長應該怎麼辦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家裡面有個愛學習、好成績的孩子是每個父母的願望,然而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能考出好成績,甚至有的孩子不愛學習。面對孩子不愛學習家長應該怎麼辦?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以及對策,希望可以幫到你!

  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以及對策

  一,超負荷的負擔使得孩子找不到學習的成就感

  試想一下,當你辛苦完成了A項工作正在開心的時候老闆走過來說“某某,你怎麼B事情還沒開始做,C事情你完成的也不好,你怎麼那麼不思進取,不熱愛工作”。這個時候你完成A項任務時的欣喜感頓然消失,工作對你來說變成了一項負擔。對於孩子來說,負擔過重也是其不愛學習的一個大原因。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父母期望值過高,使得孩子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

  應對策略:

  幫助孩子減負,把作業任務控制在孩子能力範圍內,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完成老師定量的任務的。如果某天作業非常多,孩子寫了很久還是寫不完,沒關係,大膽的讓孩子歇一歇吧。比起孩子因為任務過重而厭學不如把量控制在孩子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二,不良習慣難改

  正常的學習習慣是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講,課後複習。這三步都做好了孩子的學習效率才會表現出來。但是很多孩子往往省略課前預習環節,但是還有一些孩子做到課堂預習,這樣沒有提前準備的孩子就會在課堂上落後有準備的孩子。如果恰逢這些預習過的孩子發言積極,老師就會以為大家已經懂這個知識點了,從而不會花很長時間來講解這個知識點。而沒有預習的孩子就會在課堂聽講環節落後很多。

  應對策略:

  顯然,一定要讓孩子做好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講,課後複習這三個環節。一步一個階梯的前進,孩子就會節節高,如果跟上老師和同學的節奏了孩子自然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

  三,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可謂孩子學習成績的殺手。注意力不集中表現在上課時無法認真聽講,做作業時走神,一些學習困難的孩子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會走神,下面是有人用漫畫形象的畫出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和注意力較好的孩子在考場上的區別,認真看還真是這樣呢。

  家長看後也許會說,難怪感覺孩子平時也學會了,但是考試的時候總是考不出成績,原來是注意力不集中惹得禍。那麼如何改善孩子注意力呢?

  應對策略: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也分為幾大類,有的孩子只是時間觀念不強,拖拉。這樣的孩子家長只需平時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吃飯,做事都控制在一定的時間內。有的孩子對環境要求比較高,家長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儘量要保持安靜,不看電視,不玩遊戲,給孩子足夠安靜的空間。還有的孩子家長做了很多努力仍然是無法集中注意力,玩的時候精力十足,就是無法安靜的坐下來學習。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考慮看孩子是不是注意力缺陷多動症了。

  培養孩子愛學習的注意事項

  放下“架子”輔導孩子學習

  在對待孩子學習的問題上,家長絕不能以長輩的身份來要求孩子,更不能用命令或呵斥的語氣督促孩子學習。“威逼利誘”不能真正的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家長要做的是放低自己的身份,像朋友和同學一樣和孩子討論學習。

  在輔導孩子學習時,家長的態度要謙虛,以共同探討、相互學習的目的來引導孩子。平時監督孩子寫作業時,最好用商量的語氣詢問孩子“你看了30多分鐘的電視了,該去寫作業了,你覺得呢?”“等吃完飯,你休息一會兒就去寫作業吧。”

  “硬碰硬”的教育方式永遠不可取,不僅會破壞家庭的和諧氛圍,還可能導致孩子更加叛逆。低下身子,用平等的姿態和孩子商量,孩子會更容易接納和吸收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及時糾正孩子犯的錯誤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年紀小,犯點錯誤沒什麼,長大就好了,其實不然,小的錯誤不改正將來很可能會釀成大錯!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家長具有監督和糾正孩子錯誤的義務。

  在學校,很多老師都會讓學生準備一本錯題本,把做錯的題目重新梳理後寫在錯題本上,這個方式家長也可以學習。在輔導孩子做功課或檢查作業時,家長一旦發現有馬虎潦草和錯題就要及時指正,讓孩子重新驗算,如果實在不會做了,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一起做題。

  這裡說的及時指正孩子的錯誤,並不是當頭棒喝孩子怎麼這麼笨、這麼馬虎,而是溫和的引導和指正,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自己去尋找正確的答案。

  提醒孩子預習和複習

  大家都知道“溫故而知新”的道理,經常溫習功課不僅能加深對知識的認識,還能獲得意外的新認知。而預習相對很對孩子來說,做到的卻不多,上一單元的知識點還沒消化完,自己再去看新一單元的知識確實挺困難。

  家長平時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況,熟悉老師的課程進度。今天學習到哪個章節了?有哪些重點要背誦的內容?只有瞭解孩子的課程進度,才能及時的提醒孩子預習和複習。

  與其說預習和複習是一種學習方法,不如說是一種端正的學習態度。而一個好的學習態度,就一定離不開及時預習、經常複習。父母要記得經常提醒孩子,看看孩子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怎樣,同時加深他對舊知識的理解。

  培養孩子愛學習的建議

  1、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要恰當

  我以前帶學生去農村學農,看到孩子們在果園裡摘蘋果。孩子們蹦著跳著從樹上摘下蘋果,有時用水沖沖,有時洗也不洗,擦擦蘋果皮就把蘋果吃掉了。

  再看看這些孩子平時在家裡吃水果,都是家長把蘋果皮削好了,把蘋果切成片,擺在果盤裡,牙籤插好了,遞到手上,孩子們還一副懶得吃的樣子。

  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設定在合適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攬,直接把“蘋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則孩子就沒興趣;又要確保這個目標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則就會讓孩子失去信心。

  2、承認差異發現孩子的潛力所在

  有些家長喜歡攀比,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聰明?人家第一名,你呢?這樣孩子慢慢就形成“我比別人笨”的心理定勢,甚至產生“媽媽喜歡別人”的牴觸情緒。

  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孩子現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較合適的目標,千萬不要因為別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麼高。

  家長要發現自己孩子的特點和長處。人有差異性,要承認差異,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方面更有潛力,更有優勢。不要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逼著孩子讀書,在壓力下讀書是做不好的。

  3、別把孩子當成裝知識的“米袋子”

  到底什麼樣的孩子是好孩子?是不是隻有100分的是好孩子?如果孩子為人很好,動手能力很強,常愛提問題,那也是好孩子。家長要尋找、激發孩子的優勢專案,在這方面多鼓勵孩子。

  如果是要培養智慧型的孩子,就少一些灌輸,鼓勵孩子多問幾個為什麼,對孩子的問題千萬不要回避,甚至孩子不問,你還要啟發他問。提早認識ABCD不如讓孩子多問一個為什麼。

  4、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孩子的學習能力發展是有規律的。13歲以前,孩子的形象思維、直覺思維、模仿能力比較強,這個階段學語言最合適。比如小學背古詩就比大學再背要容易。到了高中,抽象思維、邏輯推理能力發展起來了,再學數學等學科會更容易。

  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倒過來了,小學學奧數,高中背外語,這就錯過機會了,事倍功半。什麼年齡要做什麼事。

猜你喜歡:

1.如何引導不愛學習的孩子學習

2.小學生不愛學習的原因是什麼

3.家長對孩子學習鼓勵的話

4.高中孩子不願意學習怎麼辦

5.家長鼓勵孩子努力學習的話語

小孩愛玩不學習應該怎麼辦
小兒不愛學習家長應該怎麼辦
相關知識
小兒不愛學習家長應該怎麼辦
小兒不愛學習家長應該怎麼辦
小孩子不愛學習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總不愛學習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不愛學習家長應該怎麼教育
小孩討厭學習家長應該怎麼辦
小孩子不愛學習貪玩應該怎麼辦
孩子不愛學習父母應該怎麼辦
孩子不愛學習家長應該採取的措施
針對孩子不愛學習家長應該採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