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的原因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水腫是一種臨床的常見病,多見於體質虛弱、久病臥床的患者。?水腫的臨床表現是什麼?接下來小編和你一起了解水腫的相關內容吧。

  水腫的臨床表現

  談到水腫,首先要明確臨床表現。水腫初起多從眼瞼開始,繼則延及頭面、四肢、腹背,甚者腫遍全身,也有的水腫先從下肢足脛開始,然後及於全身。輕者僅眼瞼或足脛浮腫,重者全身皆腫,腫處面板繃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或面板鬆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復,甚則按之如泥。如腫勢嚴重,可伴有胸腹水而見腹部膨脹,胸悶心悸,氣喘不能平臥,脣黑,缺盆子,臍突、背平等症。

  除此之外,水腫還可能有其他表現。可有乳蛾、心悸、瘡毒、紫癜,感受外邪,以及久病體虛的病史。尿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常規、血沉、血漿白蛋白、血尿素氮、肌酐、體液免疫、心電圖、心功能測定、腎臟B超等實驗室檢查,有助於診斷和鑑別診斷。

  水腫病因病機

  簡而言之,水腫就是體內水液執行異常所導致的疾病。人體水液的執行,有賴於氣的推動,即有賴於脾氣的升化轉輸,肺氣的宣降通調,心氣的推動,腎氣的蒸化開合。這些臟腑功能正常,則三焦發揮決瀆作用,膀胱氣化暢行,小便通利,可維持正常的水液代謝。反之,若因外感風寒溼熱之邪,水溼浸漬,瘡毒浸淫,飲食勞倦,久病體虛等導致上述臟腑功能失調,三焦決瀆失司,膀胱氣化不利,體內水液瀦留,氾濫肌膚,即可發為水腫。

  風邪外襲,肺失通調

  肺與水腫的出現,有不可分的緊密關係,臨床上有“肺為嬌髒”的說法。風邪外襲,內舍於肺,肺失宣降通調,上則津液不能宣發外達以營養肌膚,下則不能通調水道而將津液的代謝廢物變化為尿,以致風遏水阻,風水相搏,水液瀦留體內,氾濫肌膚,發為水腫。

  溼毒浸淫,內歸肺脾

  肺主皮毛,脾主肌肉。癰瘍瘡毒生於肌膚,未能清解而內歸肺脾,脾傷不能升津,肺傷失於宣降,以致水液瀦留體內,氾濫肌膚,發為水腫。《濟生方·水腫》謂:“又有年少,血熱生瘡,變為腫滿,煩渴,小便少,此為熱腫。”

  水溼浸潰,脾氣受困

  臟腑的生理狀態決定了我們能否健康。脾喜燥而惡溼,久居溼地,或冒雨涉水,水溼之氣內侵。或平素飲食不節,過食生冷,均可使脾為溼困,而失其運化之職,致水溼停聚不行,瀦留體內,氾濫肌膚,發為水腫。

  溼熱內盛,三焦壅滯

  其實除了肺脾腎,三焦也與水腫關係密切。“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溼熱內侵,久羈不化;或溼鬱化熱,溼熱內盛,使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濁之能,三焦為之壅滯,水道不通,以致水液瀦留體內,氾濫肌膚,發為水腫。

  飲食勞倦,傷及脾胃

  人想要健康,就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睡眠與飲食。飲食失調,或勞倦過度,或久病傷脾,脾氣受損,運化失司,水液代謝失常,引起水液瀦留體內,氾濫肌膚,而成水腫。

  腎氣虛衰,氣化失常

  “腎者水髒,主津液”。生育不節,房勞過度,或久病傷腎,以致腎氣虛衰,不能化氣行水,遂使膀胱氣化失常,開合不利,引起水液瀦留體內,氾濫肌膚,而成水腫。

  水腫的成因往往較為複雜——由於很多疾病導致患者久病臥床、氣機受阻,連累到其他臟器,病情也較為複雜。本病的病位在肺、脾、腎三髒,與心有密切關係。基本病機是肺失宣降通調,脾失轉輸,腎失開合,膀胱氣化失常,導致體內水液瀦留,氾濫肌膚。在發病機理上,肺、脾、腎三髒相互聯絡,相互影響,如肺脾之病水腫,久必及腎,導致腎虛而使水腫加重。腎陽虛衰,火不暖土,則脾陽也虛,土不制水,則使水腫更甚。腎虛水泛,上逆犯肺,則肺氣不降,失其宣降通調之功能,而加重水腫。因外邪、瘡毒、溼熱所致的水腫,病位多在肺脾。因內傷所致的水腫,病位多在脾腎。因此,肺脾腎三髒與水腫的發病,是以腎為本,以肺為標,而以脾為制水之髒,誠如《景嶽全書·腫脹》所云:“凡水腫等證,乃肺脾腎三髒相干之病。蓋水為至陰,故其本在腎。水化於氣,故其標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虛則氣不化精而化水,脾虛則土不制水而反克,腎虛則水無所主而妄行。”此外,瘀血阻滯,三焦水道不利,往往使水腫頑固難愈。

  水腫作為一種常見病,以肢體組織的胖大為最主要的表現,在臨床上有一定的迷惑性。相類似的疾病有鼓脹等,但水腫的起病位置與鼓脹有較大差別且無明顯的腹壁青筋表現,如果留心不難鑑別。

寶寶晚上吃奶就吐什麼原因
背部中間疼痛的原因是什麼怎麼辦
相關知識
水腫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急性腎炎水腫的原因有哪些
麥粒腫的原因有哪些
甲狀腺腫的原因有哪些
羊水少的原因有哪些
眼睛浮腫的原因有哪些
老年人腳腫的原因有哪些
腳腫的原因有哪些
豬水腫病的原因有哪些
孕婦羊水偏多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