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七課小壁虎借尾巴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七課《小壁虎借尾巴》用擬人的手法,給小動物們安排不同的身份,運用對話,使文章生動形象。小編在此整理了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七課《小壁虎借尾巴》,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七課《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在牆角捉蚊子,一條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

  沒有尾巴多難看啊!小壁虎想去借一條尾巴。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邊。他看見小魚在河裡搖著尾巴游來游去。小壁虎說:“小魚姐姐,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小壁虎告別了小魚,又向前爬去。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樹上。他看見老黃牛在樹下甩著尾巴吃草。小壁虎說:“黃牛伯伯,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老黃牛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趕蠅子呢。”小壁虎告別了老黃牛,又向前爬去。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屋簷下。他看見燕子在空中擺著尾巴飛來飛去。小壁虎說:“燕子阿姨,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燕子說:“不行啊,我飛的時候,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裡很難過。他爬呀爬,爬回家裡找媽媽。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訴了媽媽。媽媽笑著說:“傻孩子,你轉過身子看看。”小壁虎轉身一看,高興地叫起來:“我長出一條新尾巴啦!”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七課《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建議

  1、“蛇”字是翹舌音,“蚊、難”是前鼻音,“虎”的聲母是“h”不是“f”,要指導學生讀準。

  2、本課生字大部分集中在題目和第一幅圖的文字中,教師可在這些地方作重點指導。可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和總結識字方法,如藉助圖畫識字、聯絡上下文猜字等。要指導學生髮現新舊知識的聯絡,讓以前的知識對現在的學習產生遷移作用。如“錯──借”、“桃──逃”、“推──難”、“蟲──文──蚊”、“蟲──它──蛇”等,可以進行新舊字形的分析比較,通過熟字記憶新字,通過聯絡再現熟字。

  3、本課要求寫的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建議抓住其中某些字的特殊點進行指導。“呢、呀、哪”三個字都有口字旁,可重點講解:

  ⑴三個字都要寫得左窄右寬。

  ⑵“口”字應該寫得小而高。

  4、“姐”字中女字旁的書寫是難點,儘管前邊已經多次出現,但這裡還應該注意指導:

  ⑴筆順要適當提醒一下。

  ⑵其中的橫變為提,書寫時不能超出右邊的撇。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七課《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1、我利用小壁虎圖片引入新課,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為學生了解壁虎奠定了基礎。學生通過查詢資料對壁虎介紹準確,學習氣氛活躍,學習熱情很高。總之,引入階段達到了預想的效果。

  2、識字過程中採用了小組合作,用你們組喜歡的方式認字,學習效果很好,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3、為了適應小學生年齡特點和審美情趣,本課板書既用文字來表述,又配之以圖畫,使之圖文並茂,生動形象。

  4、本節課在原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了三次擴充套件,體現了創新教育,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5、教師沒有融入到學生中,今後一定要把老師的架子放下來,真正以平等的意識對待學生,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6、分角色朗讀時,學生舉手非常踴躍,都想扮演小動物們的角色,但當時我只叫了四位學生來分角色朗讀。現在想起來,如果當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分角色朗讀,效果也許會更好,能達到人人蔘與的程度。

  7、在學生擴充套件小壁虎向其他小動物借尾巴時,教師的課件裡有一些動物及他們尾巴的特點,但當時由於時間有些緊,沒有放課件,現在感覺失誤了;結尾播放課件,讓學生配音,也是由於時間緊,沒有進行。

  8、班級學生特別淘氣,男孩子多,上課紀律不好。今後,我應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上下功夫;另外,注重培養學生回答問題聲音巨集亮。不知什麼原因,學生這節課的表現不如平時。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課司馬光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六課要下雨了
相關知識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七課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建議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七課小壁虎借尾巴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七課小壁虎借尾巴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七課小壁虎借尾巴詞語盤點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七課小壁虎借尾巴教學設計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九課烏鴉喝水教學建議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八課四個太陽教學建議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六課要下雨了教學建議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五課夏夜多美教學建議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十四課荷葉圓圓教學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