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畫風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畫風》以一個有趣的題目,引起了課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小編在此整理了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畫風》教學反思,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畫風》教學反思1

  上完這節畫風之後,心中感想頗多。雖然第一次上語文課,但也從中得到了很多收穫,也明白了這樣三個道理,第一,任何一門課程都具有它的學科性,如果想上好一堂優秀的課,必須要體現它的學科性質。第二每門學科雖然表面上無關聯,實際上是相通的。第三,不管是一門什麼樣的課程,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大體的框架,思路要非常的清晰,老師本身的積累很重要。通過老師們的評課,讓我茅塞頓開,才發現其實要真正的把一堂課上好是需要花很大的工夫的,也需要用腦思考,該怎麼上才能讓學生真正的學到知識。也真正意識到了自己是多麼的稚嫩是多麼的不成熟,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需要多下工夫,多向老老師們學習。從這次教學中也發現了幾個存在的問題。

  一、科性不突出

  語文的人文性沒突出來,是這堂課的一個敗筆。

  語文的學科性可分為工具性和人文性,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人文性是最終的教學目的,是整個教學中的靈魂,在寫教案的時候我把這堂課在大體上分為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生字教學,第二部分是初讀課文,第三部分是拓展,讓學生創新繪畫。在上課的時候,識字部分的教學也分為了兩步,第一步是三個小朋友的名字,這是必須會認會讀的,這一環節採取了開小火車的方式,第二步就是讓課文當中學生必須會認的詞語,在這部分中,形式過於單一,就是讓學生讀,其實形式還可以更豐富一些,比如可以老師講詞語的意思,學生猜老師所講的是哪個詞語,或者是可以讓學生根據板書的詞語來造句,從而也鍛鍊了學生說句子的能力。在初讀課文這一部分,只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朗讀了課文,只做了表面的工夫,沒深入到課文中的精髓,讓學生在讀課文中去品去思。就好象一根空心的竹竿,不實,從而也要狠狠的反思自己,做事情不紮實,浮在表面,沒有深入的去研究課文,只做了表面上的工夫。其實在教這個部分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先去思考,為什麼他們能夠把風畫出來呢?也可以在他們找出這三個小朋友畫風的段落時,可以在後面設計這樣一個環節,喜不喜歡這三個小朋友,為什麼?從而使小朋友去思考,因為這三個小朋友很聰明,很富有想象力,所以喜歡他們,如果這樣一引導的話,這個課的人文性就突出來了。

  二、語言不夠精練

  這一點其實也跟本身的積累很有關係,如果自己積累不夠的話,腦袋裡就沒有這個資源。這得還需要多看書,多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語言不夠簡練,重複過多,詞句不夠優美,不夠吸引小朋友,其實語文課也可以說是一堂很美的課,老師優美的語句能更加的吸引小朋友,讓他們在一種美的感受中學習。

  三、評價性的語言不夠靈活不夠貼切

  在這堂課中,使用的最多的是:“你真棒”,“你真聰明”“你讀的可真好”到底他那裡讀的棒,到底他那裡讀的好,我都認為這樣表揚很抽象,不夠具體,也不夠美。記得方老師是表揚學生的時候,詞句是多麼的優美,讓學生聽了都倍感親切。“你的臉蛋就象一個紅紅的蘋果”,在我的腦海中也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我想其實這也跟平時的積累是分不開的,以後還要多學多看。

  四、拓展部分,形式太多於單一

  在本堂課最後的部分是讓學生自己想象畫風。小朋友的想象裡真的非常的豐富,感覺他們的腦瓜裡藏著那麼多無窮無盡的創意,在小朋友們畫完之後,就讓他們把自己的畫拿到臺上展示。其實在這個部分可以增加一個說一說的環節,“風是…,風藏在…了。”讓學生對照自己的畫,再用這個句型說句子,既可以展示他們的畫,又可以讓他們練習說句型,也為他們以後的作文奠定了一個基礎。其實這也跟自己的沒經驗有很大的關係,真正的要上好一堂課,每個細節都要抓好,要落到實處。還要多想,多比較。

  上面四點應該還只是一步份的感受,還有很多問題還待自己在教學中去慢慢的摸索。只要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只有在不斷的改進中才能讓自己成長。在後面的教學中,自己該學的還很多很多。同時也很感謝學校給了我這麼好的一次鍛鍊機會,也讓我知道了如果要成長必須的一步一個腳印來,實實在在的做事,踏踏實實的做人。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畫風》教學反思2

  《畫風》這篇課文以一個有趣的題目,引起了課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風看不見,摸不著,怎麼畫呢?課文中的三個小朋友一起畫畫,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用不同的辦法畫出了風。與以往所學課文相比,本文人物多,對話多,又是三個人的相互交流,學生不易理清課文中人物的態度、觀點、做法。起初讀到這篇課文,我覺得文章比較瑣碎,都是一些對話,看似比較難上,但是細讀之後,我想到每個小朋友畫的風生動有趣,跟學生的生活貼近,因此我創設了生活化的情境,抓住“風是怎麼畫出來的?”這個問題,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進文字,覺得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在畫風,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課堂氛圍較好。但在熱鬧的背後總覺得有些浮在表面,問題出現在哪呢?經過課後的思考,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點:

  一、抓住了重點,忽視了透徹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風是怎麼畫出來的?”,我抓住重點詞語,採用圈一圈、畫一畫、演一演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學得快樂。但是由於對教材鑽研得不夠深,教材該挖掘到哪個度沒有把握好,讓人有一種“蜻蜓點水、走過場”的感覺,這樣的課堂就缺乏了一些內涵。

  二、重視了朗讀,忽視了個性

  在本堂課上,我採用指名讀、分組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懂得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但是,忽視了學生個性化的朗讀,有一種老師把自己的理解強加給學生的感覺,朗讀的味道較統一,如:學生都通過重讀“彎彎的”等詞語來表現風。現在想來,只要把表現風的那些重點詞“斜斜的、彎彎的、呼呼地轉”等再進一步挖掘下去,讓學生進一步深入地理解,這樣學生就會有不同的感悟,那麼朗讀時就會有不同的味道了。

  經過此次課的執教,讓我明白了課上得有多深關鍵在於教材研究得是否透徹。今後我會努力提高自己鑽研教材的能力,使自己更上一個臺階。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畫風》教學反思3

  我教學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畫風》一課,這節課是在新課標、新理念的指導下完成的。是比較成功的一節好課。通過實踐,本節課在以下幾個方面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1、突出語文教學特點,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教學:

  語文就是研究語言文字的,語文姓語,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美。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在讀中感悟,邊讀邊感受並通過朗讀將對課文的理解表現出來。例如在教學課文4~8自然段時,以學生的讀為主,在多樣式、多次的閱讀活動中,學生理解了宋濤、陳丹、趙小藝動腦筋學會畫風的過程,認識到了風與其他事物之間的聯絡,懂得了遇到問題要善於動腦、學會合作、勇於創造。在這一環節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朗讀,提高孩子們的閱讀積極性,使學生擁有更多的學習空間。同時通過說一說等環節,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本課突出了“體驗性學習”的特點:

  《畫風》這篇課文,直接讓學生感悟到“風,看不見,摸不找,很難畫。”這對於平時生活經驗缺乏的少年兒童來說是很難的。於是我讓學生進行體驗,利用電風扇這一直觀的形式,學生很容易便理解了風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突出了重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課堂教學中我努力創設一種輕鬆、愉快、和諧的氛圍,讓遊戲貫穿教學的始終。開始就用孩子們喜歡的歌曲匯入,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在識記生字時,採用與他們打招呼的方法,記住“宋、濤、陳、丹、趙、藝”。又採用了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猜一猜的方法記住了“顯”。之後又進行了擴充套件延伸,組織學生練句,讀兒歌唱歌曲。抓住學生都想爭當愛動腦筋的好孩子的特點,讓學生進行朗讀,引進競爭機制,學生注意力非常集中,使語文教學上得生動有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當的是學生的組織者、合作者、指導者。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模式走進課堂,這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新舉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不僅僅使學生學習起來“樂學”,而且教師教起來也“樂教”。從這節課不難看出看出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實踐證明,這種融洽的氛圍,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文字之間的多向合作交流,給學生提供了展示的平臺,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樂於交流的好習慣。

  4、多媒體輔助教學,拓展了課堂,豐富了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以生動形象的多媒體畫面,啟用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生主動求知的動力,以課堂第四至八自然段的內容為載體,讓學生嘗試自主學習的成敗。我不做任何煩瑣的分析,而是把學***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內容,學習形式,這種開放靈活的形式給學生更多的自由學習空間,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用激勵的語言為學生自主讀書學習注入了催化劑,使學生產生前進的動力。學生從中體驗到了成就感,自我價值和成功的自豪感。充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輔助了教學的需要。

  首先,生動直觀的課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教學效果。通過可愛的圖片,給學生直觀的感受,讓學生愛學、樂學。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課件的使用配合了重難點的突破,豐富了課堂內容,擴大了知識容量

  當然,課堂教學是遺憾的藝術,總會有些不完美,這節課也不例外。

  例如:

  ⑴學生的活動面不夠廣,個別學生髮言次數過多。

  ⑵因為課間準備時間比較短,開課比較匆忙,課堂節奏把握不是太好。

  短短的四十分鐘雖然過去了,但這節課給了我許多的啟示,他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學是功夫篇,需要老師用心一點一滴的去學習,去積累,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成長。同時從以上的教學點滴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語文的源頭活水就在於生活中,教師要善於聯絡生活,善於利用學生的生活體驗,拓展啟發學生,構建知識系統,促進學生主動發展,讓課堂生動、精彩。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通過請教其他老師、看些優質課和教學書籍等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實踐能力。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六課充氣雨衣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四課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反思
相關知識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畫風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八課雷雨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畫風知識點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畫風課文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凡卡教學建議
二年級語文下冊數星星的孩子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一課燈光教學建議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凡卡教材解讀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一面五星紅旗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九課最大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