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小鳥反思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放小鳥》敘述的是“我”放飛一隻小鳥的事,告訴我們鳥是人類的朋友,表現出少年兒童愛鳥的童心。小編給大家推薦一下,希望大家會喜歡!

  篇1

  文章學完後,關於第三個問題大家有了答案:小鳥可能是姑媽抓來的,可能是姑媽買來的,可能是別人抓到後送給姑媽,或是姑媽碰巧買到了......不管怎樣,小鳥是被人抓到了。文章中的小作者那麼照顧小鳥,小鳥都不吃不喝,要是那些壞人抓到了,小鳥的命運又會怎樣呢?同時讓學生回憶《護林軍》這首小兒歌,激發學生熱愛小鳥,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第二課時的生字教學主要是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大家藉助筆順表基本上可以解決,我在巡視的過程中主要提醒個別字的結構、偏旁和組詞。然後是小組展示,基本上能做到當堂解決。孩子們很喜歡這種學習方式,特別為了在展示時表現自己以及維護小組聲譽,他們在學習時都很用心,儘管也有幾個學困生和搗蛋鬼,但只要我們善於引導,學習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自從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後,我覺得輕鬆了很多。老師的大膽放手很重要,要充分相信學生,給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同時,把握文章的主題,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注重前後知識的銜接,學生一定會學得輕鬆愉快,且學有所獲。

  篇2

  首先,我帶著學生解決第一問題,先是重點讀好描寫小鳥樣子的句子,接著問:“作者是怎樣照顧小鳥的呢?小鳥領情了嗎?為什麼呢?”有的學生說:“小鳥很孤單。”有的說:“小鳥想媽媽了。”有的說:“小鳥想家了。”“我們學過《家》一課,還記得小鳥的家在哪兒嗎?”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理解“我”對小鳥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小鳥不領情,一動不動,“我”很著急。

  然後順勢引入鳥媽媽和小鳥隔著鳥籠的段落,重點讀好“焦急”一詞,體會母子相見卻無法團聚的場景,領著學生唱起那首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引起學生的共鳴。在此想象:小鳥和鳥媽媽會說些什麼呢?有的說:“媽媽,快來救我吧!”有的說:“媽媽,我好想你呀!”此時此刻,學生很自然和小作者的想法一致了——放小鳥!我便發問:“小作者那麼喜歡小鳥,你們也很喜歡,捨得放嗎?”學生說:“放!”同時也說了很多原因。但有人說“小鳥很孤單”的原因時,郝佳琪說:“我可以陪它玩啊?”他的意思是隻要陪小鳥玩,小鳥就不寂寞,會開心。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小動物,都有一顆愛心,他們捨不得也是理所當然,但這不能成為不放小鳥的理由。我再次引導大家回憶第一節小作者對小鳥的呵護,可小鳥不吃不喝,一動也不動,第二節鳥媽媽和小鳥見面的情景,這樣,郝佳琪明白了。我們允許學生有不同意見,但一定不能違背了文章本身的教育意義。

  篇3

  昨天和孩子們一起學習《放小鳥》,原本有現成的教案和課件,但總覺得太繁瑣,不太適應當前課堂教學的要求。再加上使用課件還得換教室,學生們得帶上椅子上樓,對於一年級來說諸多不便,而且不安全。於是,我理清思路,決定在教室裡上課。儘管沒有使用多媒體課件,但教學的效果還是讓我滿意的。

  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此基礎上理解、積累有關字詞。曾經試著讓學生當堂來讀課文,但要想達到熟練的程度並且顧及每一位學生是不可能的,照顧優生差生會越落越遠,兼顧差生優生吃不飽,沒事可做。於是,我開始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文。一般是第二天上新課,我就前一天晚上讓學生熟讀課文,要求讀5到10遍。當然,有些學生可能一兩遍就可以了,有些學生5遍還不行。不過,這樣要求,課堂上老師加以引導,小組內互相幫助,大多數學生能順利完成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而且背誦也快了很多。《放小鳥》我同樣採用了上述方法。

放小鳥教學反思
放小鳥反思範文
相關知識
放小鳥反思範文
放小鳥反思範文
陽臺上的小鳥反思範文
陽臺上的小鳥反思範文
我們的民族小學反思範文
彩色鳥反思範文
醜小鴨反思範文
大鐘和小鐘反思範文
可愛的小象反思範文
放小鳥反思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