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八年級物理聲音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教師們在教八年級學生物理的同時,往往都會制定一個好的八年級物理生意教案讓學生更能理解裡面的知識。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八年級物理聲音教案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八年級物理聲音教案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1 知識與技能:

  1.瞭解聲音的特性。

  2.知道樂首的首調跟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

  3.不同發聲體發出樂音的音色不同。

  1.2過程與方法

  4.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的實驗”和“響度與振幅有關的實驗”,進一步瞭解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5.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

  1.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6.體會現實世界物體的發聲是豐富多彩的,培養 學生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科學的品質。

  7.培養學生聯絡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2.1 教學重點 音調、響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關因素。

  2.2 教學難點 探究決定首調、響度的因素。

  教學工具

  多媒體裝置

  教學過程

  6.1 引入新課

  學生傾聽聲音,感覺不同。

  提問:這兩段音樂中的聲音有什麼區別?

  6.2 新知介紹

  1.聲音的特性!

  ***1***學生討論剛才的兩段樂曲有什麼區別。

  ***2***學生分組發言:

  ①聲音時大時小***時強時弱***,大小***強弱***有差別;

  ②聲音的高低***調子***有差別;

  ③不同樂器演奏出的聲音不一樣。

  ***3***師小結: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物體發出的聲音必然與物體的振動有聯絡,那麼物體的振動有哪些特點呢?

  物體振動的快慢、幅度和不同物體振動的方式不同。

  那麼聲音的這些不同特點與振動的這些不同點之間有什麼聯絡呢?下面讓我們一起探究。

  2.音調:

  ***1***我們接觸到的聲音各種各樣,有的聽起來音調高,有的聽起來音調低。

  下面我們來感受一下音調不同的聲音。

  學生聽琴聲,感受音調的高低。

  ***2***探究:首調的筒低與什麼因素有關

  演示實驗:

  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撥動。注意使鋼尺兩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比較兩種情況下尺振動的快慢和發聲的音調。

  實驗表明:物體振動得快,發出的音調就高,振動得慢,發出的音調就低。

  ***3***頻率:物體振動的快慢用頻率來表示。頻率就是物體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單位是赫茲***Hz***,簡稱赫。

  如:物體在1s的時間裡如果振動100次,頻率就100Hz。

  再如:蝴蝶翅膀每秒鐘振動約5次,則蝴蝶發聲的步員率是。

  ***4***音調的高低與頻率有關:頻率高音調就高,聽起來尖細;頻率低音調就低,聽起來低沉。

  ***5***超聲波:高於20 000 Hz的聲音。

  超聲波特點:能量大,沿直線傳播。

  次聲波:低於20 Hz的聲音。次聲波***又叫亞聲波,大致範圍:10 —4?20 Hz***產生於火山爆發、地震、極光、海嘯、颱風、雷暴、龍捲風等自然災害和核爆炸、火箭發射、化學爆炸、機器工作時也能產生次聲波,次聲波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

  次聲波特點:傳播的距離遠,而且不容易被吸收。

  這兩種聲音,人是聽不到的。卻可能在貓、狗等動物的聽覺範圍內,所以有些災難發生前,在人類毫無察覺時,貓、狗就已經警覺地聽到了。

  ***6***音調與波形

  演示:把話筒連到示波器上。請同學用口琴先對著話筒吹“duo”音,觀察示波器顯示的波形;再對著話 筒吹“re”音,觀察示波器顯示的波形。比較低音調與高音調的波形有何不同。

  學生活動:在紙上畫出你看到的兩次波形圖***低音形狀疏鬆,高音形狀緊密***。

  演示:請同學用口琴先對著話筒,觀察示波器顯示的波形;再對著話筒輕輕吹音,觀察示波器顯示的波形。

  提問:我們知道蝴蝶飛來飛去,靠的是翅膀的振動,蜜蜂、蚊子也是,但我們聽得見蜜蜂、蚊子的嗡嗡聲,卻聽不見蝴蝶的聲音,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讀圖:同學們讀課本動物發聲和聽聲的頻率圖。

  老師提供資料:蝴蝶翅膀振動頻率5?6Hz,蜜蜂、蚊子翅膀振動頻率400?600Hz。

  學生回答:蝴蝶翅膀振動頻率不在人耳聽覺範圍 內,而蜜蜂、蚊子翅膀振動頻率正好處在人耳聽覺範圍 內。所以我們聽得到蜜蜂、蚊子的嗡嗡聲,卻聽不見蝴蝶的聲音。

  有經驗的養蜂員根據蜜蜂的嗡嗡聲,就可以知道 它們是飛出來採蜜,還是採好了蜜飛回蜂房。因為蜜蜂在不帶花蜜時,翅膀每秒鐘振動約440次,而帶花蜜時發出的音調低些。

  提問:為什麼有些聲音在人們毫無察覺時,貓、狗就已經警覺地聽到了?

  大多數人能聽到的頻率範圍:20 Hz?20000 Hz ***其中最敏感的頻率是3 000 Hz;老年人的聽覺會衰退;20 Hz是聽覺下限?20 000 Hz是聽覺上限***

  人的歌唱聲約為男低音的60 Hz到女高音的500 Hz,通常男子說話聲的頻率為95?142Hz,而 女子說話聲的頻率為272?553Hz。所以說女子聲音 的音調比男子的高,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女子聲音比男子的尖。

  3.響度:

  ***1***樂音有音調高低的不同,也有強弱的不同,如: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個音叉,聽到的聲音的強弱不同。

  ***2***響度:人耳能感受到的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

  ***3***探究:響度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演示:輕敲隊鼓與重敲隊鼓,請同學們注意聽發出的聲音,並觀察鼓皮上彩色紙屑的跳動情況。輕敲時,聲音小,紙屑跳動緩慢,猶如輕歌曼舞;重敲時,聲音 大,紙屑跳動劇烈,猶如狂歡。

  提問:這說明了什麼?

  有的振動的幅度大,有的振動的幅度小,振動的幅 度是用振幅這個物理量來表示的,振幅就是振動物體偏離中心位置的最大距離,振幅越大,振動就越強。

  學生活動:

  分組試驗把鋼鋸條緊壓在桌邊上!

  ①將鋼鋸條的1/2伸出桌外輕輕撥動;②將鋼鋸 條的1/2伸出桌外用力撥動,使其振動發聲。

  觀察:鋼鋸條兩次撥動時,振動幅度情況和發出聲音的特點。

  引導學生分析:振動的振幅大,聲音大;振動的振 幅小,聲音小。

  結論:我們把聲音的大小叫做響度。響度跟物體振動的振幅有關。

  學生感受:手摸自己的喉嚨,對比感覺一下輕聲說話與大聲說話時聲帶的振動幅度情況。

  ***4***不同振幅聲音的波形。

  ***5***響度還跟人到聲源的距離有關係。距離越遠,聽到的聲音越弱。

  3.音色

  在大自然中,各種物體發出的聲音有各自的不同 特點。風吹樹葉發出柔和的沙沙聲,小溪流水發出輕 快的潺潺聲,北風呼呼地怒吼,百鳥唧唧地歡叫。

  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特色,或者說 具有不同的聲音品質,這種品質通常叫做音品或音色。

  正因為各種不同的發聲體發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 音色,我們才可以區別不同的發聲體。

  總之,由於各種發聲體的泛音個數、頻率分佈和強度分佈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各種發聲體千差萬別、豐 富多彩的音色。泛音的不同給基音以各種“裝飾”,就 像給同樣的畫面添上了不同的色彩一樣。

  學生活動:有哪位同學想看看自己聲音訊號的波 形特徵?

  請兩位男女同學上講臺,對話筒說“我喜歡物理”。

  八年級物理聲音課後小結

  1.音調

  音調有“高低”之分。

  音調與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2.響度

  響度有“大小”之分。

  響度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3.音色

  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課後習題

  1.“聞其聲而知其人”,這句話表明不同人發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 C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頻率

  2.男低音獨唱時由女高音輕聲伴唱,下列對兩人聲音的描述正確的是*** A ***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調低,響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調低,響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調高,響度大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調高,響度小

  3.撥動同樣張緊的粗橡皮筋和細橡皮筋,觀察到粗橡皮筋比細橡皮筋振動得_____, 它們發出的聲音的_____不同,這說明_______;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別去撥動已張緊的同一根橡皮筋,觀察到力大時橡皮筋振動的振幅比力小時的振幅_________,兩次發出的聲音的_________不同,這說明_________。

  答案:慢;音調;振動頻率決定了音調的高低;大;響度;響度與振幅有關

  八年級物理複習方法

  一、物理記憶的特點

  1、物理記憶以表象為載體

  表象是人們過去已經感知的事物在頭腦中留下的痕跡,人們在活動時,痕跡的再現或恢復就成為表象。如,我們要理解G=mg這個公式,就可以借蘋果落地的影象痕跡為載體加以理解:蘋果有質量,在地球上有重力,蘋果才始終落地。

  2、物理記憶以理解為基礎

  由於物理知識抽象、簡潔,單從字面上記憶是無效的。實踐證明:只有理解了物理知識,才能有效記憶。不理解的知識是不可能長期儲存在記憶庫中的。如有的學生把v=s/t誤寫成v=t/s,只要我們對照速度的定義便知道哪一個公式有誤。

  3、物理記憶以對知識的系統化為捷徑

  物理記憶應該突出重點,關鍵點;應該記住具體知識的前提下,把分散的物理知識系統化,形成合理的物理知識結構。結構化的物理知識具有簡化資訊,增強知識的操作性和產生新的命題的功能。這種對物理知識的加工和組織,是對記憶的簡化和昇華。

  二、物理記憶應遵循的規律

  1、及時複習,經常運用

  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速度曲線”,遺忘程序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實驗證明:對剛掌握知識,如果不及時複習一天後可能遺忘20%,一週後遺忘30%,一月後只能保留50%左右,時間越長保留的知識就越少。因此,對課堂上需要記憶的重點內容應採取這樣一些措施:一是在下課前認真小結,及時複習鞏固。二是必須抓好新課前的複習提問,促使學生在課下複習。三是學完每章做好分段複習。總之,多次強化複習是鞏固記憶、克服遺忘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激發興趣,明確目的

  強烈的學習興趣往往能獲得意想不到的記憶效果,因此,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特別重要。教學中要求學生記住某些知識,就要讓學生明白記住這些知識的意義,只有當知識有用才有記憶的知識的動力。

  3、排除干擾,適應環境

  外界環境干擾和自身情緒干擾都會影響物理記憶的效率,因此,記憶時最好找一個安靜的環境,選擇恰當的記憶時間,如清晨和夜深人靜之時。而情緒的干擾往往產生於情緒低落,或緊急關頭。由於情緒低落時做任何事都無所謂;由於情緒緊張時原來記憶的知識一剎那間回憶不起來;遇到這種情況不妨待情緒穩定之後再回過頭來做。要靠自己的意志去排除干擾,積極調整心態,努力適應新的環境,這樣做對增強記憶,克服臨時性遺忘非常有效。

  4、記憶適量,勞逸結合

  由於超負荷記憶遺忘率高,物理知識的記憶不能探多求全。切忌集中一段時間連續重複某一內容,使大腦長時間處於緊張疲倦狀態。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抗情緒。合理安排時間,要勞逸結合,適時調整學習內容和形式。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三單元練習題及答案***2***
相關知識
2017年八年級物理聲音教案
八年級物理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彈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功率教案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光的色散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人教版昇華和凝華
八年級物理下冊教案大氣壓強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力的教案
八年級物理密度教案以及習題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滑輪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