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力學易錯易混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力學是中考物理的重點複習內容,你知道力學有哪些易錯易混的知識點嗎?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一***

  6.不能正確理解力與運動的關係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使物體產生運動的原因,也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運動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運動方向的變化。如果物體受到非平衡力作用,運動狀態就一定會發生改變;如果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運動狀態就一定保持不變即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分析力和運動的問題,一要學會找關鍵字。只要題目中含有“靜止”、“不動”、“勻速直線”等關鍵字,則物體要麼不受任何力的作用,要麼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二解題時要會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一個物體在水平和豎直方向都受到力的作用,但這兩個方向的力互相垂直,對物體在這兩個方向的運動情況互不影響。若研究物體在水平方向的運動,就不必考慮它在豎直方向的受力;反之,若研究物體在豎直方向的運動,就不必考慮它在水平方向的受力。這樣能使問題簡化,省時省力。

  ***二***

  1. 平均速度只能是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總路程除以這段路程上花費的所有時間,包含中間停的時間。

  2.密度不是一定不變的。密度是物質的屬性,和質量體積無關,但和溫度有關,尤其是氣體密度跟隨溫度的變化比較明顯。

  3. 天平讀數時,遊碼要看左側,移動遊碼相當於在天平右盤中加減砝碼。

  4. 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定不變。只要是勻速直線運動,則速度一定是一個定值。

  5. 受力分析的步驟:確定研究物件;找重力;找接觸物體;判斷和接觸物體之間是否有壓力、支援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別: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7. 物體運動狀態改變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變運動狀態。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時運動狀態就不變。

  8. 慣性大小和速度無關。慣性大小隻跟質量有關。速度越大隻能說明物體動能大,能夠做的功越多,並不是慣性越大。

  9. 慣性是屬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只能說具有,由於。

  10. 物體受平衡力 物體處於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這兩個可以相互推導。物體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運動方向一致,物體做加速運動, 反之,做減速運動。

  11. 壓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動摩擦力跟壓力有關,但靜摩擦力跟壓力無關,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關。

  12. 摩擦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強和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13. 槓桿調平:左高左調;天平調平:指標偏左右調。兩側的平衡螺母調節方向一樣。

  14. 1Kg≠9.8N。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進行變換。

  15. 兩個物體接觸不一定發生力的作用。還要看有沒有擠壓,相對運動等條件。

  16. 動滑輪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豎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7. 畫力臂的方法:一找支點***槓桿上固定不動的點***,二畫力的作用線***把力延長或反向延長***,三連距離***過支點,做力的作用線的垂線***、四標 字母。

  ***三***

  18. 動力最小,力臂應該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槓桿上找一點,使這一點到支點的距離最遠。

  19. 月球上彈簧測力計、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狀態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彈簧測力計還可以測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20. 液體壓強跟液柱的粗細和形狀無關,只跟液體的深度有關。深度是指液麵到液體內某一點的距離,不是高度。

  固體壓強先運用F=G計算壓力,再運用P=F/S計算壓強,液體壓強先運用P=ρg h計算壓強,再運用F=PS計算壓力***注意單位,對於柱體則兩種方法可以通用***。

  21.壓強的受力面積是接觸面積,單位是m2。注意接觸面積是一個還是多個,更要注意單位換算:1cm2=10-4m2

  22.托裡拆利實驗水銀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細傾斜等因素無關,只跟當時的大氣壓有關。

  23.機械能守恆時,動能最大,勢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變大小先判斷勢能,再判斷動能的變化。

  24.分子間引力和大氣壓力的區別: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為分子間有引力,但如果伴隨著空氣被排出或大氣壓強的變化則說明是大氣壓力。例:兩塊玻璃沾水後合在一起分不開是大氣壓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小是因為分子間有引力。

  25.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同時增大和減小。只是在不同的變化過程中,引力和斥力的變化快慢不一樣,導致最後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樣,最終表現為引力或斥力。

  26.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離,並且力距離要對應才做功。

  27.浮力和深度無關,只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浸沒時V排=V物,沒有浸沒時V排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體的狀態:若漂浮或懸浮則直接根據F浮=G計算,若有彈簧測力計測可以根據F浮=G-F拉計算,若知道密度和體積則根據F浮=ρgv計算。

  28.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不是固定不變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除了跟動滑輪的重力有關外還跟所提升物體的重力有關,物體越重,拉力也越大,機械效率越高,但動滑輪的重力不變。

  29.物體內能增大,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熔化,液化沸騰***;物體內能增加,不一定是熱傳遞***還可以是做功***;物體吸熱,內能一定增加;物體吸熱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熔化,液體沸騰***;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不一定升高***還和物體的質量等因素有關***;物體溫度升高,不一定是熱傳遞***還可以是做功***

  30.物體勻速水平運動時,動能和勢能不一定不變。此時還要考慮物體的質量是否發生變化,例如灑水車,投救災物資的飛機。

  31.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是固定不變的。比熱容越大:吸收相同熱量,溫度變化量小***用人工湖調節氣溫***;升高相同溫度,吸收熱量多***用水做冷卻劑***。

  32.內燃機一個工作迴圈包括四個衝程,曲軸轉動二週,對個做功一次,有兩次能量轉化。

  33.太陽能電池是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並不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34.核能屬於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35.熱量只存在於熱傳遞過程中,離開熱傳遞說熱量是沒有意義的。熱量對應的動詞是:吸收或放出。


運動和力中考物理考點分析
中考物理力學易錯易混知識
相關知識
中考物理力學易錯易混知識
中考物理力學易錯易混知識
2017中考物理力學知識點
中考物理複習常見易錯點總結
中考物理化學怎樣應考
中考物理電學知識點總結
中考物理的學習方法
高考物理力學解題思路
中考物理的學習方法的研究
中考物理力和機械考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