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冊月考試卷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在複習高二政治月考考試的過程中,要做好準備高二政治月考試題的複習。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高二政治上冊月考試卷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政治上冊月考試卷

  第Ⅰ卷***選擇題 共66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3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

  1.北大校長接受記者提問時說:“我們要求理科專業的學生要重視文科知識的學習,文科專業的學生要重視理科知識的學習。”這是因為

  A.哲學是對自然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缺乏文科或理科知識,很難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B.單一的文科或理科知識都不是獨立的完整的知識

  C.隨著科學的發展,文理科知識的界限正在消失

  D.文理知識相互貫通,只有精通理科才能學好文科,反之亦然

  2.“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在生活上,這一思想對很多人有借鑑意義:心態好就能超脫世俗的困擾。在哲學上,這一思想屬於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樸素唯物主義 D.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3.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浪漫主義風景畫的大師們都有一個特點,心靈極為豐富。自然界中的一片葉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縷潛在的心緒,誘發他們的曠味愁思。這說明

  A.存在離不開思維 B.思維與存在相互轉化

  C.存在決定思維 D.思維再現存在

  4. 承辦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運會是南京市委、市政府從南京的實際出發,為全面展示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現代化都市的生機和活力,進一步加快南京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決策。這體現了

  A.物質與意識不可分 B.物質與意識同等重要

  C.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D.思維是對存在的正確反映

  6.“吃就吃新鮮的!”這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通常情況下這句話沒有錯:對大多數食品而言,越新鮮其營養價值越高,而長期放置營養素會流失,有害物質會蓄積。但對黃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而言,“新鮮”往往意味著可能存在導致食物中毒的隱患。這說明

  A.世界上存在普遍真理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矛盾的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 D.真理與謬誤的界限不容混淆

  8.發展迴圈經濟、實施綠色GDP的目的就是要減少資源消耗,加強資源有效回收利用,發展再生資源。核算GDP時,要考慮環境成本和生態成本。這是人們在總結實踐中的經驗教訓後作出的選擇。為此,必須強化全民族的環保意識、節約意識。這表明

  ①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活動 ②意識的能動作用 ③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進作用 ④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反作用於實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 基於對國際國內巨集觀經濟形式的準確判斷,自2014年11月22日起,央行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這體現了政府在決策中做到了

  ①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②當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時,及時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 ③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④堅持主觀和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古城選址都很講究,一般都依山傍水,城市佈局也是依勢隨形,追求人工與自然的協調。如揚州的老城,南依長江,北依蜀岡,市內河群廣佈,匯入長江,形成“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獨特景觀。城市佈局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體現了

  ①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的關係 ②城市佈局要深刻地把握人與自然的聯絡 ③城市佈局要追求各自的個性 ④依山傍水是城市選址應遵循的一般規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自己本身並不生產商品,卻可以通過提供一種交易空間或場所促成雙方或多方客戶間的交易,收取恰當的費用而獲得收益。這種被定義為“平臺經濟”的商業模式正隨著蘋果公司、谷歌公司等“平臺企業”的成功而在全球風行。“平臺經濟”的發展說明

  A.發揮主觀能動性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前提

  B.人們能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絡建立新的聯絡

  C.事物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取代舊事物

  D.人為事物的聯絡正在取代事物的客觀聯絡

  12.下面這一組題為“古詩新解”的漫畫,道出了由森林被砍伐、生態環境被破壞到鳥類成為陳列館的展品的過程。這一過程說明

  A.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B.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向相反方向轉化

  C.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D.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前進和上升

  13.有些幹部為了追求所謂“政績”,盲目攀比,不顧財力民力,不講究實際效益,不考慮群眾利益,大肆修建各類“形象工程”、“標誌工程”。從哲學上看,這種政績觀錯在

  ①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 ②沒有堅持聯絡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

  ③沒有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 ④沒有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4.“寒江雪柳月新晴,玉樹瓊花滿目春。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這首詩蘊涵的主要哲學原理是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人腦對物質的反映

  C.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D.實現偉大理想要一點一滴的做起

  15.我國在確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時,提出在21世紀必須實現三個“零增長”:2030年實現人口規模“零增長”;2040年實現能源消耗“零增長”;2050年實現生態環境退化“零增長”。這一目標的確定

  ①體現了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②堅持了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 ③堅持了適度原則和發展的觀點 ④體現了人們對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認識的深化和發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行為學中有這樣一個公式:重要+重要+重要……+重要=0。下列古語與這個公式體現的哲理相同的是

  A.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B.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C.不謀全域性者,不足以謀一域 D.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17.下表是我國近七年“中央一號”檔案的主題與主要精神,閱讀下表回答問題:

  2008年 加強農業基礎建設

  2009年 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

  2010年 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

  2011年 加快水利改革發展

  2012年 強化農業科技創新,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

  2013年 創新農業經營體制,培育新型生產經營主體

  2014年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這些主題與主要精神表明

  A.主要矛盾決定著事物的性質 B.不同事物之間存在著不同的矛盾

  C.任何真理都是具體的、無條件的 D.同一事物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矛盾

  18.魚對水說:“你看不見我的眼淚,因為我在水中。”水對魚說:“我能感覺到你的眼淚,因為你在我心中。”從哲學角度看,下列選項對這段話理解最恰當的是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絡 ②人的認識是不斷髮展的 ③認識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 ④認識沒有是非檢驗標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在你看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哲學依據是

  ①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 ②使上層建築適合經濟基礎狀況,能促進生產力發展 ③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④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歷史學家波普爾說:“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實表現過去’的歷史,只能有對歷史的解釋,而且沒有一種解釋是最後的解釋,因此,每一代都有權作出自己的解釋。”從哲學上看,波普爾的話重在強調

  ①意識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②意識活動總是具有自覺選擇性

  ③真理性認識有待於實踐的檢驗 ④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1.右側漫畫《不吃硬灌》告訴我們

  A.任何事物都是運動的

  B.事物之間是存在聯絡的

  C.要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D.規律是不可以創造的

  22.右邊漫畫《茁壯成長》啟示我們

  A.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絡

  B.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C.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D.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絡構成了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23.“蘋果之父”喬布斯認為,產品應該能夠“改變世界”,產品設計和製造每個環節都要追求做到完美無瑕。這體現了

  A.系統優化的方法 B.主觀唯心主義的傾向

  C.實踐改造世界向產品改變世界的轉變 D.能力卓越是實現個人價值的必要條件

  24.一位領導同志在談到“一把手”應當是什麼樣的人時說,幹部總有更替,任職總有期限,但一個地區科學發展的總體方向不能變,科學規劃的基本思路不能變,應保持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每一位領導幹部都應該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境界。這一認識的哲學依據是

  ①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 ②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③事物的發展是一個量的積累過程 ④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5.以前要在地下鋪設管線,馬路就得“開膛破肚”,現在非開挖技術則避免了這一缺陷。非開挖技術是指,通過導向、定向鑽進等手段,在地表極小部分開挖的情況下,敷設、更換和修復各種地下管線的施工新技術,對道路交通和周邊環境影響小,綜合效益更高。非開挖技術的出現說明

  ①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②科學實驗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③人們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改變客觀規律 ④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聯絡建立新的具體聯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右邊漫畫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有

  A.整體與部分是相互聯絡的

  B.矛盾雙方是相反相成的

  C.客觀與主觀是統一的

  D.真理與謬誤是相比較而存在的

  27.汽車社會的來臨呼喚“汽車道德”:從開車人的遵章守規,到汽車製造商的環保意識;從鄰里相處,老死不相往來,到車友相遇微笑,真情互助;從珍惜資源、建設節約型社會到珍惜人的生命,都是“車德”涵蓋的內容。之所以要加強“車德”建設,從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角度看是因為

  A.物質決定意識      B.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C.思想決定行動 D.價值觀具有正確導向作用

  28.我國的改革開放,主要內容就是變革生產關係。從人民公社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從國營企業一統天下多種所有制企業遍地開花,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得到巨大改善。這些事實表明

  A.我國的生產關係是由黨和國家的政策決定的

  B.人類社會是按照人的願望變化發展的

  C.人類社會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D.生產關係的變革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

  29.改革開放30年,中國億萬農民完成六大創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村民自治、農民工進城、專業合作社、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這說明

  A.勞動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B.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

  C.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D.農民是中國改革的主體

  31.幾年前,瑞士生物學家伯特利庫斯登上了《時代》的封面,他發明的轉基因稻米被認為是拯救世界上幾百萬貧困人口的希望。但是8年過去了,歐洲市場上並沒有出現轉基因稻米,因為歐洲人對轉基因食品持懷疑態度,他們首先關注的是轉基因稻米對自己的健康是否有影響。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看,這表明

  ①轉基因稻米有利有弊 ②人們的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 ③價值觀影響著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 ④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並不具有確定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32.魯迅先生說,有一回拿破崙過阿爾卑斯山,說“我比阿爾卑斯山還要高!”這何等英偉,然而不要忘記他後面跟著許多兵。下列說法與魯迅先生觀點一致的有

  A.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

  B.歷史者英雄之舞臺也,舍英雄幾無歷史

  C.假如沒有熱情,世界上一切偉大的事業都不會成功

  D.大人物心理之動稍易其軌,而全部歷史可以改觀

  33.美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的華裔球員林書豪從小酷愛籃球,但加盟NBA後卻基本上在板凳上度過,被戲稱“飲水機管理員”。儘管身處逆境,他卻沒有自暴自棄,沒有改變努力方向,每天堅持訓練。正是這種專注和堅持,使他在機會來臨時能夠抓住,以替補的替補身份上場,率領球隊獲得七連勝,打出了MVP的水準。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實現人生價值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②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 ③實現人生價值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 ④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一頁更多關於“”

高二政治上冊月考試題及答案
高一上學期政治期中試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長春市高二政治上冊月考試卷及答案
高二政治上冊月考試卷及答案
高二政治上冊月考試題及答案
高二政治下冊月考試題及答案
高二政治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八年級政治上冊月考試題及答案
七年級政治上冊月考試題及答案
高二語文上冊月考試題及答案
吉林省高二政治上冊期中試題及答案
福建省高二政治上冊期中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