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健康養生常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養生保健工作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注重的,這關乎到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誰不想擁有一個好的身體呢。但是四季怎麼養生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快來看看吧!

  四季健康養生

  一、說情志:

  人要健康長壽,清志調暢是一個重要條件。陶弘景在《養生延壽錄》中提出:“養性之道,莫大憂愁大哀思,此所謂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壽也。”

  二、戒私慾:

  養生求靜,使身心處於萬慮皆息獨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蕩。孫思邈說:“人不終眉壽,或致夭歿者,皆由不自愛惜,竭情盡意,邀名射利。”故善養生者“勿汲汲於所欲”,“心無妄念”,“所至之處,勿得多求”,“旦起欲專言善事,不欲先計較錢財”。

  三、遠房室:

  指性生活有節制。人的生長髮有賴於腎精,腎精充盈則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強。欲保腎精,必須節制性軟,倘貪色好豔,縱慾無度,勢必損精害體折壽。

  四、適四時:

  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順應季節氣候是養生學的重要內容。《呂氏春秋》說:“年壽得長者,非短而續之也,畢其數也,畢數之務,在乎去害。”所謂害,就是指非其時而有其氣以及大寒、大熱、大燥、大溫等反常氣候,中醫稱為“六淫”。

  五、節飲食:

  脾胃為後天之本,飲食不節,傷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內經》對飲食不節的危害,有“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多食鹽,則脈凝泣變色,多食苦,則皮枯而毛衰……”等多處論述。孫思邈對飲食宜忌的論述更全面、更科學,除“食不可過飽,務令簡少”,“常宜溫食”,“常宜輕清甜淡之物”等常識外,還對飲食方法、飲食衛生重筆描寫,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語”,“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陳臭物,勿飲濁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這對避免損傷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預防傳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六、常運動:

  人是有機的整體,常運動會使精力充沛,身體健壯。早在漢代,華佗就倡導鍛鍊強身以防病。他指出:“人體欲得勞動,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孫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體欲常勞,但勿多極”,提醒人們經常活動筋骨以祛病延年。

  七、順性情:

  指要健康長壽,須按年齡規律自身頤養。孫思邈分析老年人說:“人年五十以上,陽年日衰,損與日至。心力漸退,忘前失後,與居怠惰,計授皆不稱心。視聽不穩,多退少進,日月不等,萬事零落,心無聊賴,健忘嗔怒,性情變異。”這就告訴我們,人在進入老年期後,會出現一系列生理和形態的變化,我們要愛護、體貼老人,順其性情以調之,以利他們盡享天年。

  八、服藥餌:

  人生在世,享賦各異,況病魔無情,難免傷人。因此,服食藥餌也是養生學內容之一。古人重視服藥餌來防病治病,養生延年,並擬定了許多延年益壽的藥餌、藥方。但是,養生不可單靠服藥餌,否則,“雖常服藥餌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

  秋季吃梨養生的好處

  梨富含膳食纖維,是最好的腸胃“清潔工”。飯館裡的飯菜大都以“味”取勝,食物多油膩或辛辣,吃後容易誘發便祕。而飯後吃梨,能促進胃腸蠕動,使積存在體內的有害物質大量排出,避免便祕。

  梨具有潤燥消風的功效,在氣候乾燥時,人們常感到面板瘙癢、口鼻乾燥,有時乾咳少痰,每天吃一兩個梨可緩解乾燥。

  梨含有較多糖類和多種維生素,對肝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特別適合飲酒人士。

  梨具有降低血壓、養陰清熱的功效,患高血壓、心臟病、肝炎、肝硬化的病人,經常吃梨大有益處。

  梨有助於腎臟排洩尿酸和預防痛風、風溼病和關節炎

  梨能促進食慾,幫助消化,並有利尿通便和解熱作用,可用於高熱時補充水分和營養。

  梨味甘酸而平,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對喉乾燥、癢、痛、音啞、痰稠等均有良效。

  秋季養生吃梨的方法

  【梨子粥】

  梨2個,洗淨後連皮帶核一起切碎,加大米100克,和水煮粥。梨子粥具有明顯的潤燥功效,在秋季可以多吃

  【百合梨粥】

  梨1個,百合、麥冬各10克,胖大海5枚。梨洗淨切塊後加水煮,八成熟之後加適量冰糖,吃梨喝湯。此湯品可以去痰熱,滋陰潤肺,對嗓子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紅棗燉梨】

  紅棗10個,梨1個,冰糖適量,一同煮熟後服用,具有潤肺健脾的功效

  梨性偏寒,多吃會傷脾胃,故脾胃虛寒、畏冷食者應少吃;

  梨含果酸較多,胃酸多者,不可多食;

  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頻者,睡前少吃梨;

  血虛、畏寒、腹瀉、手腳發涼的患者不可多吃,並且最好煮熟再吃,以防溼寒症狀加重;

  梨不應與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瀉。

  梨雖美味,但不能狼吞虎嚥地吃,細嚼慢嚥才能更好地讓腸胃吸收

水果養生湯
***廣場舞教學視訊
相關知識
四季健康養生常識之春季健康養生常識
四季健康養生常識
春季健康養生常識有哪些
四季健康養生知識
冬季健康養生常識
冬季健康養生常識大全
春季健康養生常識
中醫冬季健康養生常識
秋季健康養生常識有哪些
春季健康養生知識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