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和諧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快樂的起點就是和諧;快樂的過程就是幸福;快樂的終點就是美滿。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心存和諧,自然和諧

  水清清,以其靜可映照萬物;風輕輕,以其柔可舒暢全身;火青青,以其燎可暖人心;人親親,以其和可共創美。

  水清至水靜乃至水能因“和”而包容萬物之靈魂,風輕使風柔乃使風能以“和”舒散身體的疲勞與心中的鬱悶。青青火苗以“和”溫暖人心,人心暖,亦感世界、自然充滿溫情;親密人群因“和”美化社會,社會美,亦感世界、自然充滿和諧。

  水和,風和,火之和••••••以至萬物之和,究其本質均可認為是在人和的基礎之上,及人的和諧思維催化之下所呈現出的祥和景象。如若人心中存滿了和諧理念,那麼透過我們的心窗——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物象,都將散發出和諧的霞光。在閒暇之餘,走進自然,融入自然,慢慢的,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森林,一個重要的自然主體。走近她,最能讓人感受到和諧的旋律。清脆的鳥鳴,輕快的蟲唱,交織出一個別樣的音樂世界。靜靜地去傾聽,默默地去感受,一曲讓人心曠神怡的和諧之音就在你耳畔輕輕地縈繞,起伏跌宕的曲調泛起層層漣漪,時不時地撞擊你的耳膜,傳入你的心田,叩響你的心門,推開你的心房。此音此曲將淨化你的心靈,為你注入和諧的理念,使你不再放縱自己的行為,使你更加懂得如何去實現愛的價值,如何去美化我們的追求。

  任何人走進森林,只要有心去傾聽這個世界,就一定能夠收穫和諧的種子,也許它早已種植在你的內心深處。

  或許,我們同樣可以隨著季節的變更,在春耕時節,將和諧的種子與農作物的種子一併種下,等到秋收之時,收穫的就不僅僅是糧食,還有和諧,還有美好,還有••••••待到下一季到來的時刻,再將和諧種下,便又會收穫和諧。如此迴圈播種下去,那將是多麼值得歡喜的事,人們的臉上也將露出永不褪色的笑容,人與人之間也將因有更多的微笑而拉近距離,不再有隔閡。那時,如果用心去傾聽這個世界,整個天際,整個人間,都會飄蕩著和諧的笑聲,你還會發現天空更加明朗,雲朵也笑得翻滾。

  或許,走在鄉村,走在街市,走在••••••無論走在哪裡,你總能看見人們手拉手,人們擁抱,人們一起歡笑。只需露出你內心的微笑,一聲“呵呵”便能化作“和和”傳遍所有人的耳朵。或許也傳進了鳥的耳朵,化作清脆的鳴聲,被鳥帶進了森林,又被其他生物感受到,如此便傳遍了自然,實現了人人和諧,物物和諧,人物共和諧。

  當心中存滿和諧理念,透過我們的眼睛去看世界,那麼一切都將擁有和諧的靈魂。王國維有云: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由此推之,心存和諧的人看一切,一切都是和諧的,不是嗎?

  如若人心存和諧理念,自然就和諧!自然就會和諧!

  :和諧之美

  和諧,是一切美好的事物,是熱情,是溫暖,是忠厚,是理解,是關愛的代名詞。和諧是指配合得適當和勻稱。它體現的是多元而非單一的豐富內涵、互相促進、平衡共贏的價值取向。和諧是一份沉靜,是一種淡泊,是一份寬容,是一種中庸,是一份誠摯,是一種禮讓,是一份信任,是一種祥和,是一份與人為善。

  美麗的鮮花,因為有了綠葉的依偎,才顯得清純和鮮潤。藍藍的天空,因為有了白雲的襯托,才顯得靜穆和安詳。寬廣的大地,因為有了萬物的擁吻,才顯得和平和馨香。而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社會,甚至一個國家,也是因為互相依存,互相映襯,互相促進,一起共同發展,才呈現出那五彩斑斕的和諧。和諧猶如一幅畫,好似一首歌曲。和諧產生美麗,和諧生髮了力量。

  和諧是力量,是智慧。和諧激發人的創造力。和諧促人積極向上,催人進取,讓人內聚。讓人不乏經世濟邦之策,讓人不乏玉韞珠藏之才。即使居於軒冕之中,不會忘懷山林之韻味。縱使處在林泉之下,也會襟懷廊廟之經倫。和諧不會讓人束手束腳,固步自封。和諧創造著美麗和殷實。只因風和日麗,便草木蔥倩,鮮花繽紛。只因春和景明,便流雲輕抹,蜂蝶翩躚。

  和諧之美在於協調氛圍。和諧是合一,是融洽。有了和諧,在待人處事時就會以誠相待,推心置腹,開誠佈公。就會屏棄前嫌,團結一致,齊心合力。就會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心心相映。和諧是溫馨,是樸實。一支曲子雖無華麗的樂章和複雜的音符,只因和諧,便格外悠揚悅耳。一幅圖畫,雖無絢爛的色彩,只因和諧,便特別清新爽目。一個家庭,雖無萬貫家產,只因和諧,便十分美滿幸福。一片風景,雖非仙山瓊閣,只因和諧,便讓人流連忘返。

  和諧之美在於寬容。因為擁有寬容才有和諧。寬容是人類情感中的種子,她能在人類的心靈這片淨土上紮根發芽,在愛的保護下茁壯的成長。寬容之心是多麼偉大的,她能夠熄滅怒火,她能感化邪惡播散善良,她能夠無私奉獻,從不計較。她讓我們享受陽光一般的溫暖。雨珠一般的滋潤——寬容之和諧,竟妙不可言。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湊在一起,緣分使然。尊重別人的性格,沒有必要要別人都做我們自己,沒有必要設定人為的屏障。寬容別人的失誤,有點摩擦實屬正常,干戈相向劍拔弩張,讓心和心之間掀起狂瀾,隔著鴻溝,我們的生活會失去陽光。“退一步海闊天空,”因為寬容和理解,心靈更豁達,更澄澈,生活更和諧,更精彩。

  和諧之美在於誠信。真誠能摧開最美的心靈之花。在真誠中舒展心靈的美麗,在真誠中領略世界的風采。失去真誠,我們的生命就失去了絢麗的色彩。失去真誠,我們的心靈就沒有了激情的共鳴。失去真誠,我們的天空一片黯淡。失去真誠,我們的生活蒼白無光。

  誠信是和諧美的結晶。誠信好比一枝玫瑰,在花園中她最美,美得妍豔欲滴,美得熱人心潮。百花叢中她最美,美的無瑕、美的高尚。有了誠信,和諧之美足以體現,願你擁有誠信之花,送給身邊和每人一朵,讓人間多一縷馨香。誠信是培育人生美麗風景的種子,我們一直播種,一直耕耘,我們的人生就一直美麗,而一直美麗的人生該是何等的和諧美妙。中華民族,禮儀之邦,曾幾何時,誠信之禮,離我們如此遙遠。期盼誠信的迴歸,讓我們擁有和諧的生活。

  和諧之美在於感恩。一路走來,感謝父母含辛茹苦的撫養,感謝老師苦口婆心的教導,感謝社會提供發展的舞臺,感謝鳥語花香,感謝雨露陽光,感謝悽風苦雨……正如一首歌中唱道:“感謝天,感謝地,感謝陽光照耀著大地,自從有了你,世界變得好美麗……”一份感恩之心,會讓我們活得更充實,更陽光,更滋潤,更有責任,也可以讓世界更和諧,更美好。

  “美的真諦應該是和諧。這種和諧體現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現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匯在環境中,就造就了環境的美。”我們渴望和諧、追求和諧,因為和諧給我們生活帶來無盡的快樂。

  在寧靜淡泊、寬容、誠信、感恩、善良、拼搏、正直等幾種和諧美中,我最讚賞的是誠信,因為我認為它是做人的根本,有沒有它標誌著一個人的品質好與壞,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誠信,才能與人真誠、長久的交流相處,事業才能成功,社會才能和諧發展。

  “和風細雨的好時節天地與人和,和顏悅色的好感覺人人很親和,和氣致祥的好人家日子挺祥和,和衷共濟的共和國心齊力更和……和諧中國,和諧中國,一箇中國同歡同樂一唱天下和。”祖海的一曲《和諧中國》昂揚磅礴情真意切,道出了和諧的真諦。人生的美麗有很多,有一種美麗叫和諧。讓我們為共建和諧添一點微薄之力,讓我們為自然、家庭、社會的和諧而喝彩。

  :和諧我們的心靈

  當下,很多人,很多地方都在談和諧。其實,和諧無非就是內在的和諧與外在的和諧。內在的和諧是一種定力,是在心靈與外在事物相碰撞中的堅持與退讓的度與節。而外在的行為與行為之間的聯絡與碰撞中的協調與融洽便是外在的和諧了。

  內在決定外在。一個社會,無論它多麼複雜;一個集體,無論它多麼龐大,它的和諧與否,歸根到底其實決定於每一分子的心靈能否和諧,是否和諧。

  內在的和諧需要充實的自我。穿越時間的分分秒秒,從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汲取營養,豐富自我;從風風雨雨的現實中接受磨鍊,提高自我。以強健的體魄,深厚的內蘊,自強不息的靈魂,站在歷史與現實的巔峰,目擊千里,遠見卓識。以“一覽眾山小”,“山到絕頂我為峰”的氣魄,在安身立命的事業中不懈努力,充滿自信,不為一時一地的得失所惑,劈難斬困,勇往直前,博取理想的實現,人生的成功,獲得精神的愉快與滿足。

  內在的和諧需要堅定的自我。無論世事如何變遷,無論滄桑怎樣鉅變,黃塵青水,紅桃綠蕉,在歲月的紛然流逝與人生的喧囂跌宕中堅守自我,面對順境不忘記自己的原則,面對逆境不改變自己的原則,面對得失不放棄自己的原則。以自我做人處世的真信念,以人生準確定位的“座標軸”,以堅定不移的價值取向與精神核心,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挫折多少,打擊幾何,依然成也不驕,敗也不餒,貧賤不移,富貴不淫,威武不屈。

  內在的和諧需要清醒的自我。知人所長,曉己所短,“三人行必有吾師”,“吾日三省吾身”,在不斷地揚棄中進步自我,在勇敢地蛻變中化蛹為蝶。不以詰難為羞辱,不以批評為責難,不強不知以為知。分得清凡事可為不可為,明白一己所求,知曉一己所需。在人生的征途中有毅力、有氣魄堅持不懈;在命運逆轉的重要關頭識得時務,懂得進退,提得起,放得下。

  內在的和諧需要和善的自我。古人說,仁者無敵,論語說,仁者無憂,北大的校訓是“相容幷包”。唯其博大、深邃,心靈似海,不拒點滴,自清自潔,海納風行,不凝不滯,才能站得高而不躁,看得清而不妄,想得遠而不傲,行得正而不懼,才能以和善的眼光看待世間的一切的不幸與殘缺,直面一切挫折與打擊,正視一切的困苦與艱難,原宥一切的淺薄與傷害,並始終心懷感恩,珍視當前,君子坦蕩蕩,卓爾不群,大度能容,超越自我。

  內在的和諧需要淡泊的自我。淡泊是生命的厚重,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是不慌亂,不浮躁,不茫然。既在人生事業中以過人的毅力,頑強拼搏,自強不息,以積極的態度入世;又不執著於一人一事,看得開,想得破,笑對得失,寧靜致遠,淡泊明志,以淡然的精神出世。得意時不忘形,內斂自我,認真做人處世;失意時不頹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衰煙雨任平生”,在寂寞中品味人生,相信未來。

  于丹在《論語心得》裡說,我們學習知識,就是學習更好地把握幸福的能力。那麼,套用這句話,內在的和諧將提高我們更好地把握幸福的能力,而使我們擁有幸福。也必將使我們身處的這個社會和諧、幸福!
 

關於構建和諧社會的散文
關於自信的勵志日誌短文
相關知識
感悟和諧的散文
感悟生活的散文
感悟精彩的散文
有關感悟人生的散文
對人生感悟描述的散文
感悟青春的散文讀後感兩篇
感悟快樂的散文作品欣賞
感悟幸福的散文隨筆欣賞
關於感悟冬天的散文精選欣賞
感悟幸福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