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有你孝心在行徵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感恩有你孝心的優秀徵文,供大家參考!

  感恩有你孝心徵文篇1

  我國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美稱, 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而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也要學傳統,行孝道,知感恩。

  記得一年級時老師要求我們背誦《弟子規》,那時候我只是應付了事,人云亦云,雖然嘴上背得滾瓜爛熟,但心中卻還沒有領悟它的含義與道理。到了六年級,重新翻開那本生塵的《弟子規》, 我首先讀到了孝道。孝悌是中國文化之基礎,千百年來,中國人都講究“百善孝為先”,像“王祥臥冰求鯉”﹑“孟子哭竹求筍”﹑“黃庭堅車衣順母”﹑“張良為母埋兒”等二十四個典故,寓意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孝敬父母﹑尊老敬老的良好風尚。這些典故里的人也成為後世學習的榜樣,這些事也日益成為流傳至今的經典,永久不衰。

  《弟子規》中的一個個小故事如一竄竄火苗,點亮了我心中感恩的油燈。一天晚飯後,我端來一盆熱水,鄭重其事地對爸爸說:“爸爸,今天讓我來給您洗洗腳吧!”爸爸疑惑地坐下來。我將他的腳浸在熱水裡,輕輕地揉搓著。爸爸的腳變得粗糙,腳後跟也磨起了厚厚的老繭,十隻腳趾頭似乎累的變了形,長長的指甲中還沾著點點的黑泥。我用手撩起一些熱水拂到爸爸的腳面上,眼眶一熱:多少年了,為了我,為了這個家,爸爸貪黑起早,早出晚歸,為的只是讓我能上個好學校,日後有好工作。晚上,爸爸還要抽出時間輔導我的功課,再為我打上一盆熱水讓我洗臉洗腳。等到我進入夢鄉,爸爸卻還有一大堆事要做:洗衣,看書,查資料……因為工作的繁忙,因為家庭的負擔,爸爸的臉變得削瘦,腳也不再光滑。而如今,我已讀懂了弟子規中的“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這句話,已經學會了感恩父母﹑感恩他人的美德。中國人所說的“孝”,不就是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嗎?

  一個對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孝敬的人,如果說他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那是純屬巧合。因為一個人不會感恩,就如同失去了人體中的重要器官,是走不出好的路的;一個不懂禮節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地行走,最後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因此,禮節與感恩處我們生命中的一個重要之處,掌握著我們的成與敗。

  《弟子規》這本濃縮了經典的讀本告訴我們:孝道既然植根於中國文化的精神核心,那它就不僅存於古代哲學﹑古人的行為方式裡。她還深藏於國人的靈魂深處,並隨著科技的發展而得到重視與發揚。所以,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要領悟《弟子規》的意境,學傳統,行孝道,知感恩,懂禮節,讓感恩的暖流湧動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感恩有你孝心徵文篇2

  沒有陽光,就沒有暖和;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

  這些都是淺顯的道理,沒有人會不懂,但生活中的我們在理所當然地享受著這一切的同時,卻經常缺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個舶來詞,“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給出的定義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勞”,我們小時候背誦的這些詩句,講的就是感恩。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銜環結草,以恩報德”,中國綿延多年的古老成語,告訴我們的也是感恩。

  “感恩”之心,就是對世間所有人所有事物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感激,銘記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陽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無論你是何等的尊貴,或是怎樣的看似卑微;無論你生活在何地何處,或是你有著怎樣非凡的生活經歷,只要你胸中經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隨之而來的,就必然會不斷地湧動著諸如暖和、自信、堅定、善良等等這些美好的處世品格。

  感恩是每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很多人、很多事,其咎蓋源於不會、不願感恩,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同學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僅僅是對自己沒有敵意的人。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假如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圖報、反而忘恩負義之人,必是遭人唾罵的無恥之人,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

  學會感恩,就是要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學會感恩,就是讓你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生活;學會感恩,首先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後,才能獲得感恩;學會感恩,要培養謙虛的品德,對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知道躬身彎腰伸出援助之手;學會感恩,要有奉獻精神,無論做什麼事,應以“公”為先,做一個大公無私、樂於奉獻的人。

  在我們身邊,天天都有感恩的故事發生,假如專心去體會,時時都會有終生難忘的溫馨。天天都有感恩之心,是多麼幸福、清淨的境界,讓我們都做一個學會感恩的人吧!

  感恩有你孝心徵文篇3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事蹟,其中在24孝中,有一則是“閔子騫勸父感後母”。感人至深。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係。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孃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裡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呆呆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我們應該更要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作文我身邊的小雷鋒
關於節約糧食問題的徵文範文
相關知識
感恩有你孝心在行徵文範文
感恩有你孝心在行作文徵文
感恩有你孝心在行作文範文精選
感恩有你孝心故事作文範文
感恩有你的小升初滿分作文
感恩有你的小升初滿分作文
飲水思源感恩有你演講稿
感恩有你相遇散文_感謝你相遇散文
張雷感謝有你陪我在身邊簡譜
感恩有你演講稿優秀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