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電臺勵志的文章_電臺朗誦勵志的文章2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適合電臺勵志的文章篇3:燒開潑在你身上的冷水

  演員黃曉明說過一句話——曾有人對我說:“潑在你身上的冷水,你應該燒開了潑回去。”但我更願意去做像石灰一樣的人,別人越潑我冷水,我的人生越沸騰!

  其實,人生路上,不管我們做出何種決定,既會聽到贊同的聲音,也會聽到反對的聲音。贊同的聲音,我們愛聽,聽著舒服,還給人信心和勇氣;反對的聲音,我們不愛聽,像一瓢冷水,澆得人心發涼,令人沮喪和悲觀。

  年輕的時候,什麼都敢想敢做,但總是不被人認同。於是凡是我們敢想的,都勇敢地做了,本以為水到渠成的事情,到頭來失敗得一塌糊塗。當然,也有成功,但概率太低。幾番嘗試,我們變得謹慎起來,慢慢把所有反對的聲音當成“逆耳忠言”,習慣了接受。此時,我們已青春不在,隨著價值觀的改變,我們突兀的稜角被磨滅了,一個個光溜得像河流裡的鵝卵石。原來認為很重要的事情竟然不再那麼重要了,可做可不做了。

  我知道一位女作家鍾惠,因為媽媽懷孕的時候用了過量的青黴素,導致她一出生就是個腦癱兒。她上學時候,遭到同學們的奚落和嘲笑,很多人看到她就躲得遠遠的。然而她並不自卑,而是努力學習,讀完高中後參加了中文專業大專函授。2009年,她擔任了瓊海地區最大的入口網站——瓊海線上新聞版塊的編輯,同時還兼任瓊海市殘聯的通訊員。酷愛文學的她還用彎曲變形的雙手在鍵盤上敲擊出了一篇篇散文,並不斷髮表在網路和報紙上。後來,她還出版了專集《我和我追逐的夢》。

  ——我還知道演員黃曉明,出生時候,曾經把奶奶嚇了一跳:“小孫子太醜了,大鼻子大嘴的!”他走進北京電影學院考場的時候,有老師皺著眉頭說:“真是沒有任何表演能力,簡直是一塊木頭。”然而,被人潑過冷水後,黃曉明沒有放棄心中的夢想,終於憑藉自己精彩的演技,成了一塊“漂亮的木頭”,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影帝。

  俗語說,“迷者境轉心,覺者心轉境。”時時把握住心中的夢想,為了夢想孜孜不倦地努力,不怕人潑冷水,不怕遭遇到失敗,才能一步一步地靠近理想,最終實現它。

  ——當然,學會不怕被人潑冷水的時候,更應該學會燒開潑來的冷水,哪怕是要用一輩子那麼久來燒開潑來的冷水,也不用氣餒。畢竟,唯有朝著理想不斷前行,被人潑來的冷水才能一點一點地變熱,直至沸騰。

  不怕潑冷水的人生,正如一塊石灰,不僅會在烈火中涅槃重生,還會在冷水裡越挫越勇。

  適合電臺勵志的文章篇4:年輕人,最重要的是眼界

  文︱沐兒

  隧道視野效應:一個人若身處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後非常狹窄的視野。不拓寬心路,很難開啟視野。視野不寬,腳下的路也會愈走愈窄。

  一個人能走多遠,他將來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眼光有多遠。過去我們說,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在知識經濟的網際網路時代,眼界才是決定命運的關鍵。

  雄鷹翱翔空中,山野湖泊盡收眼底;青蛙囿於深井,只能見到井口那麼大的天空。雄鷹可以飛越萬里,而青蛙,就只能一輩子待在一口井裡,還沾沾自喜。《哈姆雷特》中有一句臺詞:“我被關在核桃殼裡,卻還把自己當作無限空間之王。”這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

  大學時代該不該做兼職?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人認為,大學時代,就應該好好學習,努力拿獎學金。獎學金可以抵得上兼職賺到的錢,用獎學金,照樣可以去旅行,可以去找尋詩和遠方。

  說實在的,對這個觀點,我不敢苟同。因為這條路,其實是沿襲了中學時代的生活:一味的學習。這就意味著,大學四年裡,你的生活,並無絲毫改變。你的能力,也沒有拓展,你鍛鍊的,僅僅是書本學習的能力。

  大學時代,我們應該更注重自己的實踐能力,注重拓寬自己的社交圈子,結識各種各樣的人。如果你能在做好社團活動和各種兼職的同時,還能拿到獎學金,那再好不過。如果不能兼顧,我建議你放棄獎學金。

  因為,你在社團裡學習到的東西,將終身受益;你在兼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你的解決方法、你的汗水和淚水,都將變成你經歷的一部分,內化成你自己的東西。有一天,當你死啃書本學到的東西,蛻化到了初中水平,你的經歷,已經藏在了你的氣質裡。

  當然,大學生兼職,不要把賺錢當做唯一。有人建議大學生去當家教,理由是,當家教,賺的錢是你發傳單或做錄入的N倍。

  但我告訴你,千萬別為了錢,一直去做家教,除非,你畢業後的工作,就是當老師。否則,相信我,你在廣場上發傳單的經驗、你扮維尼熊跟路人照相的經歷,與你做家教同等重要。

  經歷越豐富的人,眼界越開闊。這對你將來選擇職業、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都有好處。

  我們為什麼要去笨豬跳要去跳傘?你做過大多人沒有做過的事,你的感受更豐富,你有別人沒有的那種挑戰自我的成就感。經歷,是增長見識的重要渠道。

  投資自己,拓寬眼界

  經常看到有網文討論“20幾歲,是該存錢還是該投資自己?”,我覺得,這簡直是不需要討論的問題。

  20幾歲,工作剛剛起步,薪資一般也還不高。這個時候,即使你拼命存錢,攢個十幾二十來萬,隨著通貨膨脹,你的這些錢,等你到40歲的時候,已經貶到不值多少了。就像我們的父母輩,辛辛苦苦攢個幾萬塊,等到你買房的時候,連首付也不夠。

  可是,如果你用20幾歲賺到的錢,去投資自己呢?你報各種學習班,豐富自己的生活;你去健身,去參加俱樂部活動,培養自己一生的愛好;你去旅行,走遍所有你想去的地方。

  見的多了,你知道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可以少走很多年彎路;你清楚了誰才是你最愛的人,不會因為物質的東西一葉障目;你心裡對未來有了一幅規劃圖,潛移默化地,你會往那個方向努力。

  這樣,會更多種技能的你,幸福地過著你想要的生活。40多歲的時候,還愁你掙不到比20幾歲多好幾倍的收入?就算掙不到,又有什麼關係,你的生活,已經是在你想要的軌道上前進。

  一個豐富的人生,是金錢買不到的。

  相比較從大學一畢業,就開始攢錢攢錢,然後開始買房買車,我更欣賞那種投資自己,走南闖北,懂得活著的滋味的年輕人。

  你的足跡,改變你的眼界

  老家的街道上,住著一戶姓李的人家。弟兄倆個,都是渣男,但偏偏兩人,都娶到了賢淑的妻子。弟弟比哥哥稍好點,但酗酒滋事,整夜不歸。哥哥呢,酒後倒是回家,但他還有一個“愛好”:打老婆。

  弟媳婦見嫂子被她老公一腳踹到地上,還把菸灰缸往她身上砸,實在看不過去。幾次之後,她勸嫂子:“這樣怎麼行!萬一哪天失手還得了。你沒考慮過離婚嗎?”嫂子傷心地抹著淚,抽泣著說:“都半輩子了,嫁了這樣的人,就是這樣的命。現在離婚了,將來怎麼辦?我這個年紀了,再嫁還不一定比這個好呢。”

  弟媳婦無語。自己又何嘗不想離婚?可是,孩子都有了,雖然過得不開心,還是湊乎著過吧,好在他沒有對自己動過手。

  後來,弟媳婦去省城進修。她的初衷是,進修完找個離家遠的地方上班,兩地分居,不離婚,但也眼不見心不煩。

  再然後,弟媳婦有個機會去北京工作。在北京,她遇到了幾個好姐妹。她們瞭解了她的情況以後,無一例外地勸她離婚:“人生還有一大半,離婚,不僅是對你自己負責,更是對孩子負責。”

  做決定的,自然還是她自己。從省城到北京,她走得遠了,見識也廣了。在老家,離婚是一件可怕的事,很少有人敢最終邁出這一步。可在北京,離婚確實是需要慎重對待的大事,但並不可怕。過不了就分唄,沒什麼好猶豫的。

  弟媳婦毅然回老家離了婚,如今早已過上了幸福的新生活。可嫂子,還是在老家的小鎮上,給老公洗衣做飯,偶爾被他打。

  你的閱歷,決定你的眼界;而眼界,決定你的命運。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年少的陳勝自比鴻鵠,與吳廣發出石破天驚的呼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帶領天下,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的農民戰爭。諸葛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毛澤東也就是一名普通的教師,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最終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成立了新中國。這些,都與他們無與倫比的眼界分不開。

  齊家治國平天下需要眼界,做生意也同樣需要。正所謂“不同的眼界,不同的人生”。被譽為清代“紅頂商人”的胡雪巖曾經有一句至理名言:“做生意頂要緊的是眼光,你的眼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生意;看得到外國,就能做外國生意。”

  前兩年,有一本由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馬斯·佛裡曼所撰寫的書叫《世界是平的》,這本書是當前暢銷全球的關於經濟全球化的書,值得我們認真去讀一讀。從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全球化浪潮是如此洶湧澎湃,也領略到未來是多麼充滿激情與挑戰!

  如果說上世紀我國的特區政策讓沿海經濟特區的人走上小康之路,存在地域上和政策上的不平等,那麼現在,網際網路上的這種不平等已經不存在了。全世界的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不同的是,有的人立即行動,有的人猶豫觀望,

  有的人則麻木不仁。眼界不同,也許就是當今貧富不均、收入參差的原因之一。

  年輕,一切都來得及。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們都知道,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那麼如何讓自己眼界高遠呢?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經萬種事。

  

1.勵志電臺文章摘抄

2.經典電臺優美散文

3.勵志文章大學廣播稿

4.經典勵志的文章

5.校園廣播稿勵志文章

逆境成就人才
以舞臺為題的勵志作文
相關知識
適合電臺勵志的文章_電臺朗誦勵志的文章2
關於勵志的朗誦文章精選_適合朗誦勵志文章精選***2***
朗誦比賽散文適合女生_展現你的魅力
小學生朗讀比賽精選文章_適合小學生朗誦比賽的文章
合唱前的朗誦勵志稿
適於朗誦勵志的詩歌3篇
適合朗誦勵志詩歌推薦
適合朗誦勵志詩歌推薦
最適合朗誦比賽的美文6篇
適合朗誦比賽的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