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散文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散文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希望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沒有愛憎,沒有哀樂,也沒有顏色和聲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頭髮已經蒼白,不是很明白的事麼?我的手顫抖著,不是很明白的事麼?那麼我的靈魂的手一定也顫抖著,頭髮也一定蒼白了。

  然而這是許多年前的事了。

  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滿過血腥的歌聲:血和鐵,火焰和毒,恢復和報仇。而忽然這些都空虛了,但有時故意地填以沒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虛中的暗夜的襲來,雖然盾後面也依然是空虛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陸續地耗盡了我的青春。我早先豈不知我的青春已經逝去了?但以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墜的胡蝶,暗中的花,貓頭鷹的不祥之言,杜鵑的啼血,笑的渺茫,愛的翔舞……雖然是悲涼漂渺的青春罷,然而究竟是青春。然而現在何以如此寂寞?難道連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麼?我只得由我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聽到裴多菲·山多爾1823-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甚麼?是娼妓:

  她對誰都蠱惑,將一切都獻給;

  待你犧牲了極多的寶貝——你的青春——她就拋棄你。

  這偉大的抒情詩人,匈牙利的愛國者,為了祖國而死在可薩克兵的矛尖上,已經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詩至今沒有死。

  但是,可慘的人生!桀驁英勇如Petfi,也終於對了暗夜止步,回顧茫茫的東方了。他說: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倘使我還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這“虛妄”中,我就還要尋求那逝去的悲涼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滅,我身中的遲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現在沒有星和月光,沒有僵墜的胡蝶以至笑的渺茫,愛的翔舞。然而青年們很平安。

  我只得由我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了,縱使尋不到身外的青春,也總得自己來一擲我身中的遲暮。但暗夜又在那裡呢?現在沒有星,沒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愛的翔舞;青年們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於並且沒有真的暗夜。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不如就在今天

  一位大學學英文的朋友,畢業後從事了完全不同的職業。十幾年過去,她突然感慨,看到英文時,心裡會悄悄地動一下:我有時看翻譯書翻譯得那麼倒胃口,真想動筆翻譯一下。我趕緊鼓勵她:你完全可以翻譯童書啊。童書簡單。翻著玩也是好的。當愛好吧,想做就趕緊做。

  身兼數職的“小巫女”巫昂,從來是想到什麼都去做,結果做成了很多事。也正因如此,一些有瘋狂想法的人,喜歡來找她說自己的瘋狂計劃,巫昂的做法是:只要是不找她借錢,一般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慫恿他們先行動。比如有人跟她說:“我想開個豆漿店……想了很多年了。”她肯定會讓他立刻出門,站到街上問路人,做“你的早餐吃什麼”的市場調研,找個理想店址。也許開個豆漿店在這不景氣的世道里頭倒閉得很快,但是這期間,他至少學會了磨豆漿,雖然店子不復存在,但是他心裡頭永久地儲存了一段“我曾經開了一家豆漿店,店面只有十平方米,但是店裡頭經常充滿了我最愛聞的豆漿味兒……”的回憶視訊……她說得對極了。不做,你如何知道?

  我的一位朋友在北京漂了十年之久,結婚生女,一直租房住,北京房價太高,想住像樣一點的,根本是把一輩子搭進去。忽一日,她跟我說,我想回家鄉內蒙古了。我說,好啊,其實北京有什麼好的,它是別人的,與你無關。果然,她真的行動了,舉家往回遷。現在在二線城市安定工作,有公婆照料伙食,孩子快樂,大人輕鬆,週末一家人去爬山,三天小長假開車兩小時回自己父母那兒。她說感到了內心安寧。人生不過是取捨而已。做了,機會是50%,不做,永遠是在等待狀態。

  我的友人李佳,相當有意思。家附近有條老街,有一些特色鋪子。李佳說,她的母親很愛茶,也喜歡老街,閒著無事,能否開個小鋪子讓老人老有所為?“那地方多貴啊,肯定不行,租金都回不來。”很多人都不看好,可李佳偏去走走問問那些原住民,還真讓她碰到了一家小鋪子待租,房東自己的房,精力顧不過來,不想開店了,想轉租出去問租金,一千兩百元。李佳真是意外之喜。這個錢她出得起。即使賠,也在可控範圍內,小茶館,不費事,到點關門,老有所樂,母親與那邊街坊很快熟識,生意還不錯,不但沒賠,還略有盈餘,關鍵是老人覺得自己老了還能實現開店夢,別提多樂了。

  去麗江的那次我決定相當快,年前的一個旅行淡季,機票價是一年的最低點。週四中午,我發簡訊給一個女伴:明天去麗江,三天,那邊可以看到漂亮的花兒……五分鐘後,簡訊回:好啊,我來訂票,你訂客棧。做事如此爽快的朋友,如此激勵著我快速決定某件事。於是,第二天下午我們已坐在了飛往麗江的航班上,頭一天還是下大雨,第二天卻是雨過天晴。事實證明,那次臨時決定的麗江之行非常愉悅。我後來問那位朋友,你為什麼決定一件事會那麼快?她笑說:想到就去做。再說就三天,時間總是有的,票價也很低,為什麼不去?我的做事原則就是自己高興,別人也高興。想多了啥事都做不成。

  正好昨天看到亦舒說的一句話,什麼事就在今天。想約人喝酒就在今天,因為明天的心情、環境都不一樣了,一切都變了。不如就在今天。

  現在我一般不會再說等哪天有空時聚一下吧,知道這是句空話,因為這個哪天可能不知是猴年馬月了。我會說:今天有空嗎?一起出來喝點東西吧。我知道,想見的朋友總是有空的,那個等哪天的永遠是沒空的,因為他們沒時間花在你身上。

  :池畔

  我又來到這個荷池的前面了。

  揹著畫具,想畫盡這千株的荷。我一個人慢慢地在小路上行走著,觀察和搜尋著,想從最美麗的一朵來開始。

  仍然是當年那樣的天氣,仍然是當年那種芳香,有些事情明明好像已經忘了,卻能在忽然之間,排山倒海地洶湧而來,在一種非常熟悉又非常溫柔的氣味裡重新顯現、復甦,然後緊緊地抓住我的心懷,竟然使我覺得疼痛起來。

  原來,生命就是這個樣子的啊!原來,所有已經過去的時日其實並不會真正地過去和消夫。原來,如果我曾經怎樣地活過,我就曾怎樣地活下去,就好像一張油畫在完成之前,不管是畫錯了或者畫對了,每一筆都是必須和不可缺少的。我有過怎樣的日子,我就將會是怎樣的人。

  那麼,現在的我,是一種什麼樣的人呢?面對著一如當年那樣的千株的荷,我在心裡輕輕地問你。

  如果再相逢,你還會認得我嗎?

  如果再相逢,你還會認得我嗎?

  如果在我畫荷的時策,你正好走過我的身後,你會停下來,還是會走過去呢。

  我想,你一定會停下來的,因為,你和我都知道,在這一生裡面,你是不可能在走過一個畫荷的女孩子的身後,而不用稍做停留的了。

  因為,你曾經怎樣地活過,你就會怎樣地活下去。

  當你轉過一叢叢的熱帶林,當你在一個黃昏的時刻來到這荷池的旁邊,當你突然發現一個穿得很素淡的女孩正坐在池邊寫生,你是不可能不停步的了。

  當然,在外表上,你不過只是安靜地站在那裡而已,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我以外,是不會有人知道你心裡起伏的波濤。

  可是,一切是怎樣令人震驚的相象啊!這傍晚柔弱的陽光,這荷池裡淡淡的芳香,這寂靜的周圍,甚至這個女孩所畫的色調和筆觸都不很流暢的水彩,這一切是怎樣讓人心懷疼痛的相象啊!

  女孩在專心畫畫,沒有回頭,你站在她身後,注視著畫面,可是,看見的卻是多少年以前的那一幅。

  你靜靜地來,又靜靜地離去,女孩始終沒有回頭。當你走遠了以後,再轉身遙望過去,隔著千朵百朵安靜的荷,那個女孩正慢慢站起身來,開始收拾著畫具了。天色已睛,她穿著淺色衣裳的身影非常模糊而又非常熟悉,就像這充塞在整個空間裡的荷香。

  你心中也充滿了感激,感激她的剛好出現,感激她的始終沒有回頭。

  就是因為她沒有回頭,才使你知道,如果再相逢,你一定遠遠地就會認出我來。

  每次到荷池前面的時候,都嫌太晚了一點。

  盛開的荷是容不得強烈陽光的,除非剛好開在一大片的荷葉底下,不然的話,近午的陽光—來,開得再好的荷也會慢慢合攏起來,不肯再打開了。等到第二天清晨,重新再展開的花瓣,無論怎樣努力,也不能再象第一次開放時那樣的飽滿,那樣充滿了生命的活力,那樣地肆無忌憚了。

  然後,到第三天,就是該落下來的時候了。一片一片粉白柔潤的花瓣落在浮萍上,卻不會馬上沉下去,翠綠的浮萍是花瓣變黃變暗前最後的一處舞臺,在這一處溫柔但是並不持久的舞臺上,荷花展露了它最後一次嫵媚的憂傷。

  也不是沒想早起過,也不是沒有試過,可是,每一次都只能在近午的時候趕到,然後,面對著不肯再開啟的花瓣,心裡嗒然若失。只好慢慢地沿著荷池搜尋,希望能找到一兩朵有荷葉的遮蔭,還能快樂地開放,還能沒有改變還能不受影響的那樣的一朵。

  有一次,在我揹著沉重的畫具,一朵一朵地找過去的時候,一個滿頭白髮的老人對我微笑,他說:

  “真正好看的荷花是在早上,你現在是找不到那樣的一朵了。”

  是的,老先生,謝謝你,你說的我也知道,可是,我如果不把這條長路走完,不把這千朵百朵荷花都看遍,我是不會甘心的。

  如果,如果我剛好沒看到那一朵,那一朵從清晨就開始在等待著我的荷,如果我剛好錯過。

  如果,只是因為近午酷熱的陽光,只是因為我背上沉重的負擔,只是因為周圍的人群不以為然的注視,我就開始遲疑、停步,然後轉身離去,那麼,我心裡就永遠會留著一個遺憾了。我就會常常想到,也許,也許有一朵始終在等待著我的荷,就白白地盼望了一生,就終於在與我相隔咫尺的距離裡枯萎而死。到那個時候,我錯過的,將不只是一個清晨而已,我還錯過了一個長長的下午,錯過了一個溫柔而又無怨的靈魂整整的一生了。

  所以,這樣的一條長路,我是一定要走完的,我寧願相信,有這樣的一朵。

  而我也真的常會在奇蹟一般的時刻裡,與它相遇。在千層萬層的荷葉之間,在千朵百朵的荷花之中,它就在那裡,溫潤如玉、亭序而立。

  對於這樣的相遇,我們只有微笑地互相凝視,所有的話語都將是不必要和多餘的了。

  他們很喜歡用二分法來解釋這個世界。

  他們說:如果你心裡有一種渴望,那必然是因為你對現實的不滿意,如果你想要渡河到對岸,那必然是因為河的這一邊不夠美麗;他們還說;如果兩人有緣,就必然不會分離。

  他們把這個世界分成極端相反的兩類:所有糾結著的心事都必須要在他們很快就決定了的結論之下一分為二,不是“是”就是“不是”,不是“有”就是“沒有”。

  所以,他們是不能相信我們的世界的了。他們不會相信,在這個荷花盛開的季節,每一個在池畔寫生的女孩都可能是我,也可能不是我,每一個站在我身後的觀眾都可能是你,也可能不是你。

  那個回了頭的我也許永遠不不再是我,而那個始轉沒回頭的女孩反而可能永遠是我,永遠在黃昏的池畔,畫著一朵生澀的荷。

  所以,如果有緣再來相逢,我們反而沒有他們所猜想的那種快樂,反而要悲傷地回過頭去,沉默地再次分離,這樣的命運,是他們絕對無法想象和無法相信的了。

  只有這千朵百朵的荷花知道,我們曾經怎樣地活過,我們就會怎樣地活下去。

  :曠野與城市

  城市是一粒粒精緻的銀扣,綴在曠野的黑綠色大氅上,不分晝夜地熠熠閃光。我聽說的曠野,泛指崇山峻嶺,河流海洋,湖泊森林,戈壁荒漠……一切人煙罕至儲存原始風貌的地方。

  曠野和城市,從根本上講,是對立的。

  人們多以為和城市相對應的那個詞,是鄉村。比如常說“城鄉差別”“城裡人鄉下人”,其實鄉村不過是城市發育的低階階段。再簡陋的鄉村,也是城市的一脈兄長。

  惟有曠野與城市永無聲息地對峙著。城市侵襲了曠野昔日的領地,驅散了曠野原有的駐民,破壞了曠野古老的風景,越來越多地以井然有序的繁華,取代我行我素的自然風光。

  城市是人類所有偉大發明的需求地,展覽廳,比賽場,評判臺。如果有一雙慧眼從宇宙觀看夜晚的地球,他一定被城市不滅的光芒所震撼。曠野是舒緩的,城市是激烈的。曠野是寧靜的,城市喧囂不已。曠野對萬物具有強大的包容性,城市幾乎是人的一統天下……

  人們為了從一個城市,越來越快地到達另一個城市,發明了各工各樣的交通工具。人們用最先進的通訊手段聯結一座座城市,使整個地球成為無所不包的網路。可以說,人們離開廣義上的城市已無法生存。

  我讀過一則登山報道,一位成功地攀上了珠穆朗瑪峰的勇敢者,在返回營地的途中,遭遇暴風雪,被困,且無法營救。人們只能通過衛星,接通了他與家人的無線電話。冰暴中,他與遙距萬里的城市內的妻子,討論即將出生的孩子的姓名,颶風為訣別的談話伴奏。幾小時後,電話再次接通主峰,回答城市呼喚的是曠野永恆的沉默。

  我以為這悽壯的一幕,具有幾分城市和曠野的象徵,城市是人們用智慧和心血,勇氣和時間,一代又一代堆積起來的龐然大物,在城市裡,到處文明的痕跡,遲到於後來的人們,幾乎以為自己被甲執兵,無堅不摧。但在城市以外的廣袤大地,曠野無聲地統治著蒼穹,傲視人寰。人們把城市像巨釘一樣,楔入曠野,並以此為據點,頑強地繁衍著後代,創造出溢光流彩的文明。曠野在最初,漠然置之,甚至是溫文爾雅的接受著。但曠野一旦反撲,人就一籌莫展了。尼雅古城,龐貝古城……一系列歷史上輝煌的城郭名字,湮滅在大地的皺褶裡。

  人們建造了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城市,以滿足種種需要,曠野日益退縮著。但人們不應忽略曠野,漠視曠野,而要尋覓出與其相親相守的最佳間隙。善待曠野就是善待人類自身。要知道,人類永遠不可能以城市戰勝曠野,曠野是大自然的肌膚。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勵志上進的正能量文章
勵志類的散文
相關知識
初中的勵志散文精選4篇
勵志散文精選
高考衝刺勵志散文精選
初中青春勵志散文精選
高中生青春勵志散文精選
經典勵志散文精選兩篇
名家短篇勵志散文精選
勵志文章心靈雞湯散文_心靈雞湯勵志散文精選
大學生勵志散文精選
勵志散文精選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