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風溼性疾病的中成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0日

  臨床上常將一些中成藥與非甾體抗炎藥及緩解病情抗風溼藥聯合應用治療風溼性疾病,可以起到減少藥物副作用、提高療效、控制病情活動的作用。

  ——白芍總甙膠囊

  提取自中藥白芍,主要成分為芍藥甙、芍藥內脂甙、苯甲醯芍藥甙等甙類複合物,能夠抗炎鎮痛、雙向調節異常的免疫功能,還具有保肝、抗氧化等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近來亦擴大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等其他風溼性疾病。在治療類風溼關節炎方面,與來氟米特、甲氨喋呤合用具有起效快,不良反應少的優點,還可以減少甲氨喋呤用量,尤其適合老年患者。與糖皮質激素合用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療效顯著,且可減少激素用量,長期使用療效可能更明顯。多項臨床研究證實,白芍總甙治療乾燥綜合徵是安全有效的,可長期應用。用法為每次兩粒口服,每天2~3次。不良反應較輕微,以消化道反應為主,可不經處理繼續用藥,或在用藥過程中自行緩解。

  ——雷公藤多甙

  提取自衛予科雷公藤的根中,主要成分為環氧二萜內脂類化合物,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功效。常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對類風溼關節炎療效最為突出的中成藥之一。雷公藤多甙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在急性期時加用一種非甾體抗炎藥,待急性期症狀緩解,可單用雷公藤多甙每天30毫克,療程 1~2年;與西藥慢作用抗風溼藥相比,其療效不及甲氨喋呤但可能優於抗瘧藥和柳氮磺胺吡啶片,不亞於硫唑嘌呤。臨床實踐證明,小劑量雷公藤與其他抗風溼藥物聯用,既能減少藥物不良反應,又能提高療效,常間斷、聯合使用。用藥過程中需監測血常規及肝腎功能。一般劑量為 每天2~3次,每次10毫克~20毫克。毒副作用主要表現為胃腸道刺激、口腔潰瘍、月經紊亂、閉經、面板色素沉著、肝功能異常、青光眼、複視、藥疹、急性粒細胞減少、急性腎衰等,一般為可逆,停藥後可自行恢復。

  ——正清風痛寧片

  從抗風溼中藥青風藤中提取,其成分為青藤鹼,具有清熱鎮痛、祛風除溼、活絡通經、舒筋活血功效。主要用於類風溼關節炎、骨關節炎。與柳氮磺胺吡啶片聯合治療類風溼關節炎,與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合用治療骨關節炎,療效滿意。常用劑量為每次1~4片,每天2~3次。毒副作用主要為瘙癢、皮疹;偶見消化道症狀;少數患者發生白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禁用於孕婦、哺乳期婦女及有哮喘病史者,使用時每兩週檢查血常規1次。

  ——益腎蠲痺丸

  由地黃、當歸、淫羊藿、骨碎補、全蠍、蜈蚣、地龍、蜂房等二十味中成藥組成,具有溫補腎陽、蠲痺通絡的功效。主要用於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患者,尤其適用於正虛血瘀證者。益腎蠲痺丸可明顯降低活動期類風溼關節炎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改善晨僵、關節壓痛和腫脹。一般常用劑量為每次8克,每天3次 ,飯後溫開水送服。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胃脘不適,偶有面板瘙癢、丘疹、口乾、便祕等副作用。

滑石的治病功效
腎性水腫常用治療方法
相關知識
治療風溼性疾病的中成藥
小兒過敏性疾病的中成藥治療
小兒過敏性疾病的中成藥治療
治療老年人便祕的中成藥
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的菜譜推薦
中醫治療風溼性心臟病偏方有哪些
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的中草藥
風溼性關節炎的症狀有哪些_怎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
風溼性關節炎的症狀有哪些_怎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
中醫治療風溼性關節炎偏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