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讀書的抒情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讀書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虛。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以供大家參考。

  篇一:讀書是一種幸福

  讀書是一種幸福,是一種人生的享受,是一種美麗的靜謐,是一種詩意的棲居。以書為伴,淡泊人生,是生存的最高境界。

  讀書需要日積月累,才會學有所成。雖不必依賴過人的記憶,不必依賴超人的才華,但需有一顆天天堅持讀的恆心,才會有意想不到的知識積攢,才有“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的感悟,“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收穫。假如說快樂是生理的,那麼讀書是精神的。讀書能把生活中的苦澀,釀造成人生的甜酒,能創造幸福的生活。

  你喜歡讀書嗎?你喜歡一邊思考,一邊讀書嗎?我好向往能在一片竹林中,在一片樹林中,置一間小屋,在幽靜中沉思,在靜思中感悟人生的真諦。讀書,能讓我從紛亂中逃離,從紅塵中隱逸,從雜亂中理順思路。我喜歡在“人散後,一鉤殘月天如洗”的靜夜,沏一杯涼茶,點一盞心燈,伴一窗冷月,持卷低吟。紅袖添香夜讀書,看書中字裡行間流淌著的妙語,在書香的氤氳中,一洗塵心,陶冶情操,在書中昇華自我,超然物外。

  讀書是我的至愛,“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看,那些曾經熱鬧的,貌似真理的一隅,隨著時間的流逝早已銷聲匿跡;正在熱鬧的,被眾人追捧的東西早晚會塵埃落定。惟有寂寞的守望,平淡的書聲,將世代相傳,綿綿延續。讀書能讓自己沉澱浮躁,遠離喧譁。在莊子“藏天下於天下”的虛靜空靈中,在一片青竹翠柏下,一抔淨土上,用一顆慈善心,包容世態炎涼,超越人生搏弈,聆聽純淨的天籟,細數花瓣上露珠滴答的聲音。落花無語,人淡如菊。鬧中取靜,靜中更幽,淨化靈魂。

  讀書是我的追求,是一生的廝守。“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穿過歷史的煙雲,拂去歲月的塵埃。一聲輕輕的問候,在千萬年時間的路口,見到了你。月明林下,柔情似水,露痕輕啜,渲淡氣息。冰涼的額頭,是遙遠的記憶;清亮的雙眸,是歲月的淚滴;飄垂的青絲,是不變的情懷;無言的雙脣,是紅碩的嘆息。一曲清笛,冷香飛上詩句,是惜別的幽怨,還是承諾的約期?紅顏知己,似水柔情,千古絕唱。“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書中自有神州萬年寒,指點靈魂飛昇路。

  讀書是我的志向,是紅塵中的遁隱之地。“我們宜不染於汙泥,遁隱山林,與自然為友而為人生之逃遁者”,“人在名場翻滾,心在荒村聽雨”。曾幾何時,攜一被一袋書,滿懷壯志,離開家鄉。起步山地,落腳山坳,蟄居山野,紮根山頭,去證明生命的意義。祈盼有朝一日能施展人生抱負,實現人生的價值。可嘆年華一瞬,依然是“滄舟入畫,惟見倦客孤旅”。才德雖好,怎奈“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只落得夢沉書遠,閻王易鬥,小鬼難纏,志向難展,轉眼間秋風漸起,不由得頓生蓴鱸歸意。你的聲音在耳畔響起:律己嚴人處世事,襟懷坦蕩回家去。認清自己是誰,從哪裡來,往哪裡去。累了,倦了,揮一揮衣袖,再回生我養我之地,撰寫自己的人生感悟。

  讀書是我的歸宿,是永恆的棲居。我生在山村,長在農村,蟄居在山鄉工作多年,享受著“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平靜,躬身於“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的淳厚,沉醉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散淡,在“飄飄西來風,悠悠東去雲”的禪意中,感悟生命的本真。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在以書相伴的日子裡,偶爾涉足鄉間小徑,手裡兀自擎著書本,朗誦咀嚼,且歌且行,幸福感便油然而生。時時品味書香、書魂、書音、書韻,靜靜地感受怡然、泰然、淡然、超然的情趣。

  我讀你,念你,懂你,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看你,思你,伴你,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陪你永遠,此情不渝!細細回味“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悽豔絕倫的意境,直到地老天荒!

  篇二:享受讀書

  在資訊時代我們的周圍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誘惑”,優美的音樂、誘人的電視、內心的困惑、無邊的網路,我們生活在無法自控而強大的包圍中。我們依然興奮著、快樂著,對自己、對別人訴求著對生活的渴望與希冀。這些“誘惑”在悄悄地侵佔著我們的時間、空間,讓我們迷戀,讓我們沉醉,讓我們無法擺脫,甚至忘卻了擺脫。

  嘈雜繁忙的生活中,曾經多少個日日夜夜為了未來的成功而努力;為了生活的難題而苦思冥想,展轉反側;為了解決突如其來的危機而奮力拼搏。人總是不停的忙碌著、奔波著,喜歡在喧譁中度過,在喧譁中展示自己,在歡笑的喧譁中遺忘自我。然而當繁華褪去,身心憔悴時,內心的躁動難以撫平,總渴望在自己的時間裡做些什麼?

  曾幾何時,我愛上了讀書,夜深人靜時,周圍一片寂靜,拿起一本書,隨手翻起來,漸漸地,我的內心不在躁動不安,油然而生出一種久違的感覺,親切而溫暖,我被書中那些睿智的語言所吸引,尤其是故事中的哲理再次啟迪了自己的思維。我嘗試著記好詞好句,寫下自己的感悟和心得。讀書使我對人生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再次看清自己缺了什麼,需要什麼,確定什麼,追求什麼?

  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王雲五先生,自幼失學,但求知的慾望卻在他心裡生根茁壯。到了能自立的年紀,不斷涉及各種知識。為了購買一套《百科全書》,而做了許多苦力。最後,他成功了,成了一名飽學之士!他發明了四角號碼查字法,倍受世人景仰。

  古人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有付出才有收穫。不要因為覺得讀書苦而放棄享受讀書甜美的權利!只要堅持努力,讀書是最能獲得成功的捷徑。在書中,我感受到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領略著祖國山河的壯美景色,聆聽著名人大師的諄諄教誨……真是開卷有益,收穫頗多啊。讀書讓我明白,在激烈地競爭中,書是治癒心靈創傷的良藥,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在好書中行走,結果也許是篇妙文,也許是一項發明,也許是一個點子,也許是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穫,在使自己得到更多的同時,賦予生活更加精彩的內容。

  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在浩如煙海的知識國度裡,我渴望一葉扁舟,帶我暢遊於古今中外的書海,享受其中,迷醉於芳草書香。

  篇三:讀書的樂趣

  讀書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

  每天抽出一點時間,讀一本心儀的書,展開與智者的對話,既能清心養性,又能享受到閱讀的快樂,這是多好的閒情逸致。書籍是一泓浸潤人心的清泉,唯有潺潺不絕方能給人以精神的動力與養料,使人心胸豁達,目光高遠,成為一個豐富的人。書籍帶給人的精神力量,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

  從書中我們可以獲取不曾懂得的各種知識,遊覽不曾去過的風景名勝,認識不曾見過的先賢偉人,瞭解不曾經歷過的奇聞異事,分享他人的精彩故事,探求生命的意義等等……因此,讀書是以一件賞心悅目的事。當讀一本好書時,我們常常會愛不釋手,廢寢忘食。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時而捧腹大笑,時而沉思,時而嘆息,時而流淚,時而微笑,跟主人公同悲同喜,這是感情的釋放,也是心靈的洗禮。當你孤獨煩悶的時候,書是你最好的朋友,它會陪你度過,讓你忘掉一切不快。

  讀書是快樂的。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的老前輩早已告訴了我們讀書的真諦,只有發奮讀書,才能使自己的頭腦充實起來,才能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不要走馬觀花,要細細的品味,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作者的思想精髓和寫作技巧,吸收營養,博採眾長,積累素材,堅持寫作,就能寫出不俗的佳作。
 

描寫花朵的散文
自信的散文
相關知識
關於描寫讀書的抒情散文
關於描寫母愛的抒情散文
關於描寫童年的抒情散文
關於描寫微笑的抒情散文
關於描寫江南的抒情散文
關於描寫校園的抒情散文
關於描寫梅花的抒情散文
關於描寫班級的抒情散文
關於描寫城市的抒情散文
關於描寫父親的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