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緣分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緣分 ,不管是什麼人,只要有緣,哪怕是隔著千山萬水,冥冥中也會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相逢, 多少緣起緣落,就有多少擦肩回眸;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供大家參考!

  篇一:緣分是本書,你的痛在哪一頁?

  也許每一次相遇,美好的只是瞬間,而後便是去的風,落的塵,傷的淚。每一段記憶的流光裡,總會收藏著一段往事或者一個人。人生更是如此,在不斷的失去和擁有之間徘徊。不知道是誰說過記憶是一種溫度,記憶有溫度,才會在孤寂和清冷的時候回憶往事。它蘊藏著憂傷,才會在想起的時候落淚。緣分是一本書,每本書的扉頁的空白,是要那個最心愛的人做序的,請好好珍藏屬於你的那本書,然後,為你解讀的那本書,寫下最美的序言。

  聽一段離歌,我無法留住斷鴻聲遠,子夜長空獨留一片蒼茫。寫一段沒有對白的寄語,我滿臉落寂,滄桑憔悴的再也逃不脫痴迷,早已醉臥滾滾紅塵。或許,冬天不是個傷感的季節,其實,傷感的是我那累累傷痕的心,一段隔世的戀情早已褪去了春色的斑斕。思緒總是被夢囈般縈繞,於靈魂的最深處化作輕舞飛揚的雪花,散落了一地的嘆息。躲不開的思念裹著濃濃的夜色潛行。儘管我知道,你就是我夢裡相隨的一個魅影。

  對於思念,我不知道這樣的義無反顧的執著,是否就是美麗的?攤開手,望著手心裡的淚,用放縱的笑來掩飾僅存的驕傲。搖搖頭,默默的問,誰還能如當初一般的義無反顧,你能嗎?寂寞,讓缺愛的人,用心的記住他生命中出現過的每一個人,所以,我無法忘記你。而你呢?是否還記得你的生命中我也曾來過?真的可以做到,不幸福不快樂就可以輕鬆的放手,又怎麼會有我今天的捨不得放不下的痛苦。寧願用三生煙火,換一世迷離;寧願默默的痛苦呻吟,也不想讓這相思平息。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那裡,不捨不棄;來我的懷裡,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裡。默然,相愛;寂靜,歡喜。

  黑夜傾吐著滿幕的悲涼,獨與我成傷,但有幾人能看?月光哭訴著漫天的清冷,獨與我成眠,又有幾人能懂?左岸是寂寞,溢滿了孤單的哀怨,那綻放的灼灼歡顏,瞬間枯萎成一種最後的感動,清晰了年輪的弧線。右岸是憂傷,糾結著痛苦的纏綿,那回眸淺笑的情愫,恍如落雪般碎了一地,沉淪在流年憂鬱難遣。愛著你的彼岸是心痛,情深深,意綿綿,輕點紅塵,一溪墨色的淒涼躍然心間。

  夜色幽深,我仍舊守候在悲傷的岸邊,淺唱低吟間,轉身,卻無法走遠。我依然期待著時光的逆轉,帶我去往有你的海角天邊。直至,寒風吹乾眼角的淚,咫尺成相望,天涯也成為遙遠……

  篇二:每一次緣分都是一個功課

  戀愛時,我們都想找到Mr. Right***正確先生***或Miss Right***正確小姐***。然而,假若我們執著地認為,幸福就在於找對一個人,那麼可能我們終生都找不到自己的答案。

  相反,假若我們能明白,幸福在於內心的和諧,而外部世界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展現,那麼我們可能會發現,原來答案就在你身邊,就是那個和你一直廝守著的伴侶。

  一天,在我的一個課上,一位男學員興奮地走過來,說他有一個很重要的發現。

  什麼發現呢?我問他。

  他回答說,他和女友剛剛做完了我佈置的作業——用10個形容詞描繪自己的個性,並找到這10個形容詞的反義詞,也就是自己個性的對立面。結果他發現,他就是女友個性的對立面,而女友就是他的個性的對立面。

  這真是一個很好的發現,我對他說,那麼這個發現你還有更進一步的感悟嗎?

  他說有,當發現自己和女友的個性互為對立面的那一瞬間,他終於明白,他們相愛的基點,也恰恰是他們衝突的基點,也就是說,他們相愛的原因,和他們相沖突的原因,是一回事。

  具體說來就是,他想找一個和自己不一樣的伴侶,這是他生命的渴望,而他果真如願。一開始,他非常珍愛女友和自己不一樣的地方,但時間一長,他開始厭煩女友和自己不一致的地方,並希望女友改變,結果起了衝突。

  同樣的,女友也有類似的心理轉變,於是這衝突愈來愈激烈。

  講完這些後,他覺得有些納悶:為什麼他和女友因為不同而相愛呢?

  他並非是在問我問題,而是在深思,但我還是禁不住回答說:因為每一個生命都渴望圓滿。

  為何身邊好多討厭的“衰人”?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套自我體系,在這套體系中,我們會認為,某些品質是好的,也即“好我”,某些品質是壞的,也即“壞我”。我們會執著於好我,並排斥壞我,不想讓它表現在自己身上。

  例如,節儉的人認為,節儉是好的,奢侈是不好的;善解人意的人認為,為別人考慮是好的,只考慮自己的願望是不好的;開朗的人認為,樂觀是好的,憂傷是不好的……

  但是,從一個真正中立的角度看,這些品質無所謂好壞。奢侈似乎不好,但正是對奢侈的渴望創造了這個萬花筒般的世界;只考慮自己似乎不好,但一個人只有尊重自己的願望才會有強大的動力;憂傷似乎不好,但憂傷不僅有點詩情畫意,而且憂傷是我們失去一些事物時的必然反應……

  並且,任何一個人的自我都是非常有侷限的,說白了,每個人都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發展出自我體系的。在這個家庭中,如果自己節儉可以獲得更多的愛與關注,那麼自己就會形成節儉;如果善解人意可以令自己更受歡迎,那麼自己就會形成善解人意的個性;如果憂傷會讓自己獲得更多憐愛,那麼自己就很容易形成憂傷的個性……

  這是對好我的執著與堅持。同時,我們還會排斥壞我。節儉的人自然會對奢侈有些牴觸。

  不過,這一定只是一個表面現象,我瞭解了無數故事後發現,我們之所以堅持好我排斥壞我,首先是因為恐懼。其實,我們身上仍然有對壞我的渴望,但我們不敢去發展這些品質,因為我們會認為,我們只有堅持好我才能獲得別人的愛與關注,假若自己呈現了壞我層面的品質,就會被疏遠、懲罰甚至拋棄。

  以上這段文字可以概括成三句話:

  ■我們所堅持的品質——也即好我——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被別人接受;

  ■我們對壞我有渴望;

  ■我們不敢發展出壞我的品質是懼怕別人不接受自己。

  每個生命都是受侷限的,譬如每個家庭都不一樣,而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家庭中發展出了一套獨特的自我體系。意識上,我們認為自己的這一套玩意特別好,必須堅持,但潛意識上,我們渴望自由和圓滿,我們渴望能吸納那些不一樣的品質。

  對於很多人而言,他們不僅潛意識上有這種渴望,意識上也有。具體表現就是,他們欣賞與自己不同的人,樂於與和自己不同的人交往。

  但很多人對自己的那一套自我體系太執著了,意識上會排斥和自己不同的人,然而,他們的潛意識一定會驅動著他們去接近與自己不同的人。結果,這樣的人在人際交往中常有一種困境出現,他們非常討厭某種人,但這種人就是不斷地出現在他身邊。

  其實,這種人不斷出現在他身邊是他潛意識的渴望,是他更深層的需求,因為這種人是他新的功課,他們會教會他學習接納更多的東西。

  通常,他會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於是他會去與這種人作戰,努力把他們從自己身邊趕走。他可以做到這一點,暫時戰勝這些與自己不同的人。但從根本上而言這是沒有用的,這種人一定會不斷出現。

  可以說,這是一個功課,他只有學習接納這些與自己不同的人,並在一定程度上學到他們的品質,這個功課才算通過。否則,這個功課會一直繼續下去

  篇三:真正的緣分,日久生情

  真正的緣分,日久生情;真正的感情,相互包容;真正的愛情,懂得珍惜;真正的友情,一路支撐。愛,在生命裡,情在相守中。人活著就像是在做一道加減題,從零開始,不斷地加,不斷地減,加加減減,複復反反。加上成熟,減去童貞,加上愛情,減去孤獨,加上歲月,減去親人,加上磨礪,減去幼稚,加上平和,減去激情。加之、減之,得一感悟,失一心境。睡著睡著就哭醒了,這是出生。哭著哭著就睡著了。這是人生。想哭的時候卻不得不笑了、想笑的時候卻反倒落淚了。好多人就這麼過了一生。眼淚是活著的證明。微笑是活著的方向。所以每個人都追求的幸福是:哭著哭著就笑了。

  相處時需要包容,相戀時需要真心,爭吵時需要溝通,孤獨時需要人陪,難過時需要安慰,生氣時需要冷靜,快樂時需要分享。生活可以複雜,可以簡單。人生若茶,生活似水,生活太忙,生命太短,握清歡在手,掬淡泊於心,忙累了,就歇一歇,隨清風漫舞,看綠植搖曳,心煩了,就靜一靜,與花草凝眸,與山水對視;走急了,就緩一緩,和自然對話,和自己微笑,生活有序,心自無憂;人生沒盡頭,只有看不透。人生路上經歷了風風雨雨後,回首凝望走過的路,細細想來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很多事情在歲月的長河裡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的幻影,何必在意旅途中驛站裡那點微不足道的失意。

  人生,半夢半醒之間,才幸福;生活,半清半醉之間,才快樂。一種愛,不需表白,懂得,便是溫暖;一份情,不必細說,凝眸,便會永遠。情不能假,心不能傷。不論喜悅還是傷痛,牽扯的都是情,攪動的都是心。心靈的契合,是無悔的接受;心靈的回聲,是理解與共鳴。心與心需要溝通,才會有相通;情與情不能猜忌,才有有共鳴;有些錯誤,原諒,就是心寬;有些理,較真,就會負載心間。每一份感情,都是在理解中永恆,走過了風風雨雨才知道真正擁有就是幸福。人生的幸福,一部分來源於自己的努力,一部分來源於選擇,一部分掌握在上帝手中,三者相加的總分便是你的幸福值。

  感情,慢慢品才會懂;人心,細細看才明瞭。讓來的隨心,讓去的隨意。成熟了,就是用微笑來面對一切事情。水到絕境是飛瀑,人到絕境是重生。走過的路,腳會記得,愛過的人,心會記得。自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幸福則是喜歡自己做的事。總憂慮明天的風險,總抹不去昨天的陰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總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總幻想那些不能實現的,今天的心情怎能安靜?人生的渡口,我們皆是過客。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知心。不是所有的緣,都能永遠。緣分,不在於遇見多少,而在於真正擁有多少。朋友,不在於陪伴多少,而在於懂你的人有幾個。生活如此,人生如此,且行且珍惜。

  看了還看:

關於生活的優美散文隨筆
文筆超級好的優美散文精選
相關知識
有關緣分的散文
有關緣分的優美散文佳作
有關力量的散文
有關錯過的散文
有關暗香的散文
有關作伴的散文
有關青春的散文推薦
有關小鳥的散文
精選有關楓葉的散文
有關楓葉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