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成長的簡短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每一個人在成長路上都應該找一些關於來看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青春沒有失敗

  就像人離不開自己的影子一樣,成功也總甩不開失敗,儘管人們千方百計地擺脫,然而失敗依然困擾著每一個人。或許是生意場上的失利,或許是仕途上的阻撓,或許是運動場上的落後,然而對於我們——一群朝氣蓬勃的大學生來說,失敗只是遲到的成功。

  如今,求學的壓力,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但在這緊張的氛圍下,你不妨靜靜地閉上眼、仰起臉,感受天空中灑下的陽光,讓它滲透你的每一寸肌膚,你會發現,有一股熾熱的血液在體內沸騰,有一種似火的激情在痛快地燃燒,有一種如陽光一般的暖流將受傷的心靈撫慰!而這,就是你擁有的炫麗的青春啊!它輕輕而又響亮地告訴你:青春沒有失敗!

  拿破崙說:光榮的成功不在於永不失敗,而在於屢仆屢起,於是便有叱吒風雲的法蘭西第一帝國。貝多芬說:卓越的人的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裡百折不撓,於是便有了享譽全球的音樂大師。失敗是一筆財富,它能給人奮發向上的動力,給人直面挫折的勇氣,給人飽經風霜的堅強。而年輕時的失敗更是一筆財富,不經百鍊,何以成鋼?鬥爭的生活使你幹煉,苦悶的煎熬使你醇化,失敗為你鋪就一條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大道。

  不要為失敗而氣惱,失敗對我們來說只是成功與成功之間的過渡。請相信,當你長途跋涉之後,當你艱辛攀登之後,當你已經精疲力竭之時,成功就在前面迎接你、振奮你,讓你再一次投入到事業的博擊中去;請相信,我們是東方那一輪火紅的朝陽,我們終將穿透雲層,輝煌地升起,發出光芒萬丈!

  青春易逝,我們踱著腳漫步在生活的詩行裡,成功與失敗互相交替,成為一幕幕插曲。

  人生的患得患失、大起大落,只不過是上億年地球史中的滄海一粟。

  失敗何所懼!

  一個故事總要留點遺憾方顯完美;一種結局總要有點殘缺方顯言盡意猶存的韻味。有誰的世界總是成功?人生多風雨,世事足悲泣!然而,世人總注重結果而忽略了過程。在物慾橫流的大千世界,悲觀處世者總在抱怨。無能的青年忘記了自己的淺薄,慵懶與墮落,習慣了畏縮不前,習慣了無休止的嘆息。

  既然不能鮮花簇擁,何不讓自己歸於平淡,是自己不盡完美,何不奮起直追。

  離自己的戰火近一點,盡力拼搏,努力追求,找回屬於自己的成功。人生的夢想在亙古不變世界裡演繹著憂傷與難忘,原始的野性呼喚著我們。古老而悽寂的荒漠上徘徊著馱著皮囊的駱駝,它們永遠向著綠洲而疲勞的奔波。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們,何不用自己的聲音去喚醒湮滅的慵懶靈魂呢?

  一灣溪流,曲折迴轉中激起心曠神怡的鳴響;一波巨瀾,潮起潮落中隱藏著驚魂動魄般的氣勢。

  博觀約取,厚積薄發。青春沒有失敗。

  :我們都要經歷辛苦

  我做傳播六年時間,大牛前輩見過很多,但毫不誇張的說,A先生是我在傳播同行業裡見過的最牛的人。年輕,英朗,沒有他解決不了的問題,擁有戰無不勝的驕人戰績,任何事情在他面前都會被瞬間分解再整合,讓人一目瞭然、拍手稱讚。像這種大牛前輩,任何人看上去總覺得他有天賦才做到今天的成績,我也這麼認為,一直到我斷斷續續的聽他講以前的故事,才慢慢發現拼湊出一副畫面,而這幅畫面,很少有人知道,但足以讓我這個也挺傲嬌的人歎為觀止。

  A先生從畢業23歲到27歲,六年間已經做到了廣州某行業頂尖的位置,按理說如果這條路走下去,一定前途坦蕩,但似乎總覺得太過順利,而內心又喜歡傳播,想想未來更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傳播人。於是A先生在27歲的高齡,放棄優厚的生活條件來到北京,進入傳播界全球最好的公司從頭開始,與他一起並肩作戰的,都是23歲剛畢業的孩子們。A先生自覺起步晚就要奮起直追,拿著最底層的薪水,租住在北京的地下室裡開始全新的征程。不會寫新聞稿,就把客戶曾經的新聞稿都背熟;英文不夠好,就一本本的背英文書籍和客戶資料;商業背景缺失就去買來商業管理書籍學習。A先生在前年之前都住在離公司30公里的地方,早年沒有車的時候,北京地鐵也不發達,更到不了他住的那遙遠的地方。於是A先生風雨無阻的每天坐三趟公交車上下班。因為起步晚,用功就要比別人多,加班到午夜自不必說,就是早下班回家也要自學和研究行業知識到凌晨一兩點。當然,能下這功夫的人少之又少,之後的幾年間,A先生升職極快,贏得了越來越多客戶的信任與讚賞,十年下來,累積了現在的成績。

  關於A先生現在有多牛,有多少人羨慕他現在的生活和成就不必再說,我總是想起A先生倒三趟公交上下班的畫面。我自認為也是個能吃苦的人,但在三趟公交的畫面面前,我只想說一句話:“大哥,給跪了!”我無法想象那每一個寒冬的早晨,每一個深色的夜晚,每一個大雨滂沱的畫面,每一個白雪皚皚的瞬間,他,到底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他只是很平靜的告訴我:“這不算辛苦,只是經歷。如果一定要說這是辛苦,我只是不想讓未來的自己後悔。”

  剛畢業開始上班的小朋友跟我說:“我租的房子一個月3000塊,我爸媽給我掏,我賺的錢還不夠付房租呢,將來還怎麼買房買車呀?”工作幾年的朋友跟我說:“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累死了,老闆和客戶都那麼變態,為什麼就我這麼慘?”還有朋友跟我說:“領導只喜歡富二代官二代的員工,家裡有錢就是不一樣,我這種菜鳥誰見誰虐好悽慘。”合著別人的成功都因為幸運的要命或者有個好爹,你啥都沒有所以你最慘。

  我記得前年我剛買房子的時候,突然從租來小破屋搬進穩定的漂亮的房子裡,夜裡站在高高的飄窗跟前看三環上車流滾滾,燈火閃亮,突然覺得生活怎麼會突然這麼好,好的自己都不敢相信,總覺得自己不配不值得擁有這麼好的畫面。好友kiki跟我說:“這一切都是你自己奮鬥來的,有什麼不安心的,你以前吃過的苦,你忘了我可沒忘。”其實那一刻我依然很惶恐的覺得,自己吃過的苦也不夠換來這麼好的世界,但也同樣明白了一個道理,努力的人生值得去擁有自己想要的一切東西,吃過怎樣的苦,才配擁有怎樣好的生活。

  最近我寫了一本新書,名字叫《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這大概就是一直以來想要踐行的一句話,我也相信A先生也是這樣來要求自己,或者說他有更高的要求,我不知道。但事實上,我一直不是很喜歡吃苦教育和悲情故事,總用慘兮兮的畫面和明日輝煌作對比未免太老套了的點。但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很多的成功,或者說取得的成績,都來源於曾經下過的功夫,吃過的苦,流過的淚,熬過的夜。為此,他們的每一天都過的踏實,過的心安,們也值得享有應該得到的一切美好與光芒。

  前段時間,有個同行來跟我打聽A先生的背景以及他如何做到這麼牛的,我沒空給他講什麼倒車三次的故事,我告訴他:“你有機會去看看他辦公桌上的隨便一本書,再回去翻翻你家的你覺得很多次的書,你就知道了。”

  恩,他可能永遠都不會去看A先生的隨便一本書吧,A先生的隨便一本書,都跟我小時候用了一學期的教科書一樣,畫的亂七八糟,密密麻麻,彷彿用過幾代人一樣。

  :沒有掙扎磨練,何來所向披靡

  平心而論,誰也不希望自己的生命經常忍受磨鍊--折磨式的歷練,哪怕真的是因此可以增加人的美麗,也不會有人歡呼著說:“啊,我多麼喜歡折磨式的歷練呀。”人總是嚮往平坦和安然的。

  然而,不幸的是,折磨對生命之襲來,並不以人的主觀願望為依據,不論人們喜歡與否,它只管我行我素,甚至有時還要強加於人,誰奈它何?

  既然如此,人們為什麼不讓自己振作起來去迎接這挑戰呢?人們為什麼不能把它變作某種養分去滋潤自己的美麗呢?

  人們迴避磨鍊,是因為不想忍受它,當迴避不了時,人們又說,磨鍊原來是可以美麗人生的,兩邊皆有道理。避開折磨是生命的最佳選擇,一旦躲避不開,就讓折磨變作美麗人生的養分,此亦是生命的最佳選擇。

  之所以說此亦是生命的最佳選擇,乃是因為,人們在陷進折磨時,他面對的選擇不止一個,比如說痛苦、焦灼、失戀、迷茫、束手無策或一蹶不振,而這些選擇,就沒有一個具有積極的性質,皆是對人生的消沉與頹廢。比起這些選擇,惟有選擇讓折磨變作美麗人生的養分,方才算是最佳。

  生命因磨鍊而美麗,關鍵在於人對磨鍊認識的角度和深度。應該說,磨鍊本身就具有美麗人生的功能,假若由於認識上的原因,反讓磨鍊把自己丑化了,這就有點雪上加霜的味道了,除了磨鍊的起因之外,你只好誰也甭怪。鑑於以上原因,所以也並非是說,誰的生命都會因磨鍊而生美麗的,生醜陋者也大有人在。

  生命因磨鍊而美麗,不僅僅因為生命需要在磨鍊中成長,主要在於,磨鍊對生命的不可迴避性。人群之中,物慾橫流,而且方向和力度又不盡相同,誰料得到何時何地就會滋生出一種針對自己的折磨來呢?料不到又必須隨,隨又不想使自己一蹶不振地消沉,這樣,經過努力,使其轉化為自己有用的能量,就成為人之不選之選。這時候的磨鍊對生命來說,已變作美麗的階梯,雖然階梯的旁邊充滿荊棘,但在階梯盡處,卻充滿鮮花,坦然走過荊棘,就必然置身於另外一重天地。

  生命因磨鍊而美麗,還在於它使人生收穫了用金錢也買不到的某種負面閱歷。人生閱歷,正面的居多,人生的教誨,善良的居多,這些東西,都構不成對人生的考驗,惟有折磨具備這種惡質。常言不是說“豬圈難養千里馬,花盆難栽萬年鬆”嗎?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呢?就是因為其缺乏考驗的機會。

  不光是此,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一樣,凡沒有接受過考驗者,你就很難斷言它是否完整和美麗。而這種考驗,又非是誰有計劃地出的考試題,它是不期然而然地就橫亙在了人的面前,使人猝不及防。由於它的這種突發性質,所以它之於人考驗的意味就足得很。經此一番掙扎磨鍊,人沒有頹廢,反而更加精神了,這樣的生命不走向美麗還走向哪裡呢?

  固然,磨鍊也是可以醜陋人生的。人生原本還有點美麗,經過數次折磨式的履歷之後,但沒有使其成熟和美麗,反倒使它充滿痛苦、迷茫、彷徨,甚至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唯唯諾諾,沒有一點稜角脾氣了,這是不是有點醜陋呢?

  對於這些人來說,所有的磨鍊都不能稱之為磨鍊,而是災難。總而言之,只要有點挫折和難受,就無不如同災難臨身,什麼坐臥不安呀、神不守舍呀、食不知味呀等等,這些消耗情緒的東西就都來了。

  如此人生,讓它如何從廢墟中走向美麗呢?一顆心已被災難二字佔滿,體會它尚且不夠,可能讓他分出心來瞄一眼災難背後的美麗?所謂的災難,其本身已使人不堪忍受,再要以此種心態情緒去強化它對人的傷害,這不是越瘸越使棍打了嗎?人生難美,是不是就這樣被自己註定了呢?

  這樣對磨鍊的感受,實際上大可不必。

  退一步說,假若你無力使折磨變作美麗生命的階梯,卻也不該使它變作生命的災難之門。在美麗與災難之間,保持箇中立的態度如何?即以無所謂的心態來對待它如何?這樣做,至少生命不會出現消極現象,不消極不就說明其中有積極因素嗎?這遠比把磨鍊視作災難的認識事物的方法要樂觀得多。

  在某些時候,人生的精神財富比物質財富也許顯得更重要,人們是不應該對之忽略的。精神財富的獲得,有許多方法,而不斷地經受磨鍊,是其方法之一,或者說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而人生之美麗與否,首先可看的也就是他的精神財富多寡,而不是依據他的物質財富多寡。生命因磨鍊而美麗,美就美在此處。

  不錯,人總是希望平坦和安危的,誰也不想要折磨式的歷練。但是它卻沒有因此而不來,作為被動的承受者,又不想就此妥協,那麼,就拿出你的智慧,化腐朽為神奇吧,人生將因此而走向美麗,雖然此屬於被迫的性質,也比無所作為要好。歪打正著,亦彌足珍貴。


生活中勵志的文章
勵志青春的散文欣賞
相關知識
勵志成長的簡短文章
勵志成長的簡短的名人故事
勵志成長的簡短名人故事
勵志成長的經典文章
關於勵志青春的簡短文章
勵志成長的哲理文章
勵志人生的簡短文章
積極勵志成功的簡短故事
關於個人勵志成功的經典文章
青春勵志較長的經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