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劉封生平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劉封,東漢末年長沙***治今湖南湘陰***人,東漢末年將領,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劉封是東漢末年人,他原來姓寇,是羅侯寇氏的兒子,後來跟隨著劉備,當時劉備還在荊州劉表那兒,而阿斗也還沒有出生,劉備看劉封為人不錯就將他收為義子。之後劉備受到劉璋的邀請前往益州幫助劉璋抵抗張魯,後來在和劉璋鬧翻攻打益州的時候劉封也才只有20出頭,雖然年輕但是劉封已經展現出了過人的武力,所以就和諸葛亮等人一起出徵,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劉備佔據益州之後,劉封也跟著水漲船高被封為了中郎將,之後在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劉封也出了不少力,等到佔領漢中之後劉封又領命前去幫助孟達一起攻打上庸郡,在劉封和孟達合力之下,上庸也落到了劉備的手中。之後關羽被圍在襄樊之地,請求劉封和孟達派兵援助,但是劉封因為上庸初定不適合出兵,拒絕了幫助關羽,最後關羽兵敗,因此劉封遭到了劉備的怪罪。

  之後劉封因為和孟達不和,經常和孟達發生齷齪之事,導致了孟達心懷怨恨就背叛了劉備,帶著手下的人投靠了曹魏。之後等到曹魏進攻劉備手下勢力的時候孟家就成為了先鋒軍攻打東三郡,孟達企圖勸誘劉封頭像,但是劉封堅定的拒絕了。後來因為手下人的背叛劉封兵敗逃回了成都,因為戰事不利再加上原先不救關羽,劉封遭到了劉備的責備,諸葛亮認為劉封為人過於剛烈,劉備死後很難處理,所以就勸劉備趁機賜死劉封。於是劉封死了,年僅三十多歲。

  劉封與劉禪的關係

  劉封、劉禪二人,一者為劉備的義子,另一人為劉備的長子,同為蜀漢集團的繼承人,難免不讓人將此二人放之一塊兒加以比較。

  很多歷史學家喜好討論歷史的可能性,倘若劉備未曾賜死劉封,繼承蜀漢之人為劉封,是否就不會出現樂不思蜀的阿斗劉禪,敗壞蜀漢基業;是否三國鼎立的結局會出現大的逆轉;是否主宰中原的霸主會改弦更張。

  這樣的假設並非空穴來風,不得不說劉禪在人們的心目早已是庸主的典型,“扶不起的阿斗”成為了對庸人的戲稱。但事實果真如此嗎?這樣的疑問無疑是大膽的,但在充滿詭計與狡詐的三國混戰的形勢之下,處處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典型事例,周瑜如此,曹操亦是如此。而被歷史所貶的阿斗,相反地,我們在他身上看到了大智若愚的處世之道。

  劉禪於公元223年登基,至公元234投降魏國,稱帝期間長達41年,在三國時期的所有君主之中,他無疑是在位時間最長久的一位,或許這其中少不了諸葛亮的扶持,但在諸葛亮去世後,劉禪仍舊安穩地做了29年的皇帝。在北伐問題上,劉禪更是表現出了冷靜的判斷能力,對諸葛亮的這一決策進行相勸,相比較之下,當時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諸葛亮反而顯得過於狂熱與焦躁。劉禪獨攬大權後,徹底解決了蜀漢多年“事無鉅細,鹹決於丞相”的政局。因此,重新審查歷史的真相來看,劉禪並非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庸主。

  劉備與劉封的關係

  在群雄混戰的年代,君主由於要時常征戰在外,身處水深火熱之中,隨時都有遭遇不測的風險,倘若此時如果君主遇害,又無可靠的繼承人,很可能造成集團內部的內亂與衰亡,所以可靠的繼嗣便在一定程度上起著穩定軍心的作用。

  劉備作為東漢末年蜀漢集團的君主,長期流亡於各地,在其前往荊州投靠劉表時,仍為有子嗣,而此時的劉備已步入中年,蜀漢集團也已逐步成為三足鼎立中的一支中堅力量,繼嗣問題便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而此時劉封出現了,《三國志·劉封傳》中記載,“劉封者,本羅侯寇氏之子,長沙劉氏之甥也。”這段關於劉封身世的記載,實則有傳抄之誤,考查史籍,秦漢之世明確記載被封為羅侯的,只有二人,皆為東漢時人,一人為鄧鷺,一人為竇環,且並無寇氏被封為羅侯的記載。但細看“寇”、“竇”二字,不管是從讀音還是字形上來看,都極為相近,因此不排除傳抄之誤。

  若是將劉封祖上歸為竇氏一族,就可以理解劉備額為何執意要收劉封為義子了。竇氏一族在東漢時期地位十分顯赫,具有功臣與外戚的雙重身份。劉封的生父為羅侯竇環這一支血脈,而劉封的生母則是長沙劉氏,長沙劉氏始祖是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因此劉封的母親亦是漢室之後。可見劉封其出身實屬名門之後,劉備選擇義子的緣由也是思慮再三,有所考量的。

猜你喜歡:

劉備痛殺劉封的隱情
淩統是哪個朝代的名將
相關知識
三國劉封生平簡介
南朝皇帝劉裕生平簡介
康熙第十三子胤祥生平簡介
南朝宋第四位皇帝劉劭生平簡介
劉湘生平簡介_劉湘是怎麼死的
宋後廢帝蒼梧王劉昱生平簡介
宋後廢帝蒼梧王劉昱生平簡介
唐朝宰相劉洎生平簡介
唐朝宰相劉洎生平簡介
三國將領廖化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