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三字經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下面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它深深地吸引我,這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不禁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 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良師諍友。不論是在道德、歷史、地理……文化上內外都會受益非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現代化開放意識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 每看一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 嬴政,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但在許多人心中他同時也是個暴君。可我覺得他只不過是一個順應了“弱肉強食,勝者王,敗者寇”的生活邏輯的人物。 他為了統一中國,加強訓練精兵。雖然,每一個訓練,對於士兵來說都是一次生死決擇,但這麼殘酷的訓練卻為日後,統一中國做了奠基。 統一中國後,他雖然殘暴,但從此國泰民安。我們現在身處這個美好的社會主義,不是要感謝秦始皇嗎?中國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無可抹滅的,這為中國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三字經》,深遠而持久地影響著每個中華兒女,中華民族的美德鑄造了它,讓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發揚它吧!

  《三字經》運用事理並舉的方法,以大量典故、故事,蘊含了我們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導尊敬師長,寬厚待人的,有頌揚勤勞節儉,清正廉潔白,有勸誡謹慎持身,悔過改錯的,有愛國愛民,弘揚正氣的,有激勵立志勤學,發憤圖強的,可以說這些內容包含了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經典詩文感人肺腑,中華美德動人心玄,《三字經》就是教我們在現代生活中怎樣對待人與事,如何找到人生的座標,如何培養道德情操的。

  “頭懸樑,錐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這是《三字經》中兩則多麼激勵人勤奮學習,發憤圖強的典故呀。當我讀到這兩句時不禁感慨萬千,在現在的社會,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中的小皇帝,家庭條件優越,不愁吃穿,整天就沉迷網路遊戲、電視,很多的孩子都成了熒屏兒童。現在的孩子很難理解典故中古人那奮發學習的決心。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任重而道遠,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經典詩文中的故事來教育學生,還應該在經典詩文典故的基礎上予以拓展,結合學生的實際,結合現代生活的實際,去教育學生,去塑造他們的靈魂,為孩子的終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礎。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孟子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良好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在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如在進行應用題教學時,教師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經驗密切聯絡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提出一定的問題,讓學生自主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學習中的困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同時也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儘早地成材,不停的轉學,直到找到一所他認為好的學校為止。這不跟“昔孟母,擇鄰處。”一樣嗎?

  三字經裡一個個榜樣 十分明確地告戒我們:向他們學習,就能有所作為。我們要教育學生把榜樣作為模仿的物件,以榜樣的行為規範自己的舉手投足。

  篇二

  媽媽給我買了《新三字經》這本書。一開始我並不感興趣,我漫不經心地瀏覽了一遍,發現這本書將中華民族傳統美、社會主義道德規範和現代文明修養熔於一體。於是,我被裡面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就認真地閱讀這本書。

  這本書的詞語,都標有註釋和道理。將我們所熟悉的孔融讓梨,聞雞起舞和司馬光救人等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故事概括、精簡為三個字,講解了這些人物的背景及故事典故讓後人瞭解和學習;三字經中介紹了雷鋒助人為樂,劉少奇、周恩來等前輩為國鞠躬盡瘁,其中有鼓舞人要積極向上,青少年要尊老愛幼,講文明禮貌的三字詞;通過閱讀我還能從中學到歷史知識,如秦始皇統一中國,鄧世昌衝敵艦,火燒圓明園……

  我們小學生最應該學的是“好戰士 有雷鋒 樂助人 甘奉獻”。雷鋒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一個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先進典型。他因公殉職時年僅二十二歲,他用行動模範地實踐了自己立下“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當然,我們小學生所學的不是雷鋒的做法和事蹟,我們真正要學的是雷鋒樂於助人的精神和那一份為人民服務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新三字經》中最使我深思的是“家愛我 我愛家 推此心 愛中華”。這句話是說家庭裡的每個人都愛我,我也愛家人,如果有這份心意去對待我們中國這個大家庭裡,我們也需要愛我們的祖國。

  我們作為新中國的少先隊員應該以先烈們的精神為動力,勤奮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愛護我們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篇三

  《新三字經》我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了。這是一本圖文並茂的好書。它既是少年兒童的啟蒙書,又是每一個公民生活的教科書;既是歌頌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詠歎調,又是激勵人們奮發向上,開拓進取,向真善美的境界攀登的號角。這本書字數少,內容卻多姿多彩。它把時代精神和中華傳統美德結合起來,把思想性、觀賞性、知識性融為一體,通過對知識的介紹,使青少年得到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教育。

  讀了這本書後,使我受到深刻教育,特別是“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對我的教育更大。作者以凝練的12個字,讚揚了一位以孝敬長輩而名留千古的女童—黃香。小黃香懂得關心、體貼父親。炎熱的夏天,她先把父親的床蓆扇涼,趕走蚊子,放下帳子,讓勞累的父親能夠睡得舒坦。寒冷的冬天,床冷如鐵。她便自己先到父親床上去,用自己的體溫驅走寒氣,再讓父親睡到溫暖的被窩裡去。黃香對父親是多麼體貼啊!

  讀到這裡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腦海裡總是浮現出小黃香的形象。我與黃香對比,感到無比慚愧,爸爸媽媽哺育著我成長,我卻不懂得孝敬、體貼他們,反而經常發脾氣。父母和我猶如大地與小樹,大地把養料、水分……無私地貢獻給小樹,難道小樹不應該給大地貢獻點什麼嗎?難道關心我是父母的本職嗎?難道父母就不需要關懷嗎?一個又一個的問號在我的腦海中盤旋。我開始醒悟了。認識到自己以前對父母的苛刻要求是多麼不應該啊!我要向小黃香學習,用實際行動關心和孝敬父母。

  星期天,我早早起床,為爸爸媽媽做好早飯,幫媽媽洗衣、洗碗,讓他們過個輕鬆愉快的星期天……每當我幹完家務時,媽媽總是用深情的眼光看著我,我從媽媽的眼神中,看到了已長大了的懂事的我。

  《新三字經》使我從一個嬌生慣養的孩子變成了一個關心、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新三字經》真是我的良師益友啊!

 

國學經典三字經讀後感
國學經典三字經讀後感作文
相關知識
國學經典千字文讀後感
國學經典三字經讀後有感
國學經典三字經誦讀有感
國學經典三字經讀後感
國學經典三字經讀後感
國學經典三字經讀後感作文
國學經典三字經讀後感作文
國學經典三字經教師心得
國學經典三字經背誦心得
國學經典三字經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