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黎黃陂路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口,其全長604米,建於1900年***光緒26年***,為黃陂人所建,故名黃陂路,其前身是俄租界時的夷瑪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介紹

  黎黃陂路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口,其全長604米,建於1900年***光緒26年***,為黃陂人所建,故名黃陂路,其前身是俄租界時的夷瑪街。因兩任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是黃陂人,人稱黎黃陂,所以此路又於1946年改稱黎黃陂路。1997年武漢市江岸區政府將其闢作街頭博物館加以保護。

  1861年漢口開埠後,列強紛紛湧入。在黎黃陂路***夷瑪街***周邊2.46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劃分了英、法、俄、德、日五國租界,建立了12個外國領事館、近30家外資金融機構和100多家洋行,漢口呈現了一派帶有殖民色彩的畸形繁榮,成為殖民者們樂而忘返的"東方芝加哥"。而位於租界中心的黎黃陂路,則是這段屈辱歷史的縮影。

  如今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包括十七處古建築,在街頭與街尾都立有碑牌標示。

  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館內古蹟

  1、華俄道勝銀行舊址

  2、俄國巡捕房舊址

  3、中華基督教信義大樓舊址

  4、美國海軍青年會舊址

  建於1915年,當時美國海軍在漢俱樂部。由康生記營造廠承建。磚木結構,正面四層另加地下室和屋面暗層,外用鐵砂轉。

  5、裕興洋行舊址

  屬歐式建築風格,建於1937年前。該建築主體三層,區域性四層,屋頂設老虎窗。立面由通柱貫穿三層,頂部配以三個拱券。建築的磚牆砌法考究。整棟建築較為精美別緻。

  6、俄租界工部局舊址

  7、高氏醫院舊址

  8、基督教青年會漢口會所舊址

  9、順豐洋行舊址

  10、邦可花園舊址

  11、巴公房子舊址

  12、惠羅公司舊址

  13、珞珈碑路高階住宅區舊址

  近代西式樓房住宅式建築,建於1910-1927年間,由石格司建築事務所***德***設計,漢協鹹營造廠施工。清水紅磚外牆,紅瓦坡頂,平面及立面牆身不規則,窗戶大小不一,上下錯落,略帶西班牙建築藝術風格。室內衛生裝置齊全,有烤火壁爐。原系英商怡和洋行修建的高階住宅。現12號樓1927。為中共中央長江局機關駐地,長江局書記羅亦農曾居於此。

  14、五花賓館舊址

  15、漢口首善堂舊址

  16、日偽漢口放送局舊址

  17、萬國醫院舊址

  建於1910年,由美、俄、英、法、德等國在漢領事館、工部局、商行、銀行共同集資購地興建。首任院長為義大利阿爾只達女士,醫務人員來自21個國家。

  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碑牌的序

  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上半葉漢口租界遺存於江岸區。

  租界,是西方殖民主義列強根據不平等條約,迫使半殖民地國家在通商口岸"租"給他們的區域。1861年開始至1898年的37年間,英、德、俄、法、日在漢口設立租界。

  江岸區人民政府將俄租界之黎黃陂路整修後設立"街頭博物館",其意為城市發展及人文景觀乃至革命傳統教育提供切實的、有深度的歷史借鑑,使之發揮"存史、資治、教化"的功效。

  將具有特使歷史和異國風格的建築當做陳列品展示於街頭,故名"街頭博物館"。

  自1861年開始,英、德、俄、法、日等國早漢口設立租界,持續80餘年。此路段1897年闢為俄國租界。

  1925年前曾稱阿列色耶夫街、夷瑪街;因兩任民國大總統黎元洪系武漢黃陂人,1946年改稱"黎黃陂路"。路長604米,16棟歐陸建築物的背後均有故事。哥特式和洛可可式為主要風格。昔道勝銀行曾為宋慶齡故居,"八·七"會址毗鄰此路。

 

 看了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介紹的人還看了:

1.人文龍壇博物館

2.人文龍壇博物館

3.關於參觀九一八紀念館心得體會

4.參觀廣州烈士陵園心得體會

5.湛江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介紹

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館簡介
天一閣博物館簡介
相關知識
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簡介
包頭博物館簡介
中國竹子博物館簡介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簡介
從化博物館簡介
香水博物館簡介
韓國總統博物館簡介
福建省地質博物館簡介
雷州市博物館簡介
瀋陽金融博物館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