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努力奮鬥創業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0日

  創業不僅有助於提高社會生產率,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還對新理論觀點的形成和建立起著決定性作用,在這個創業社會裡,有很多名人創業的故事值得我們學習。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順豐IPO路上被掌摑 神祕人王衛的創業成功故事

  23年前,1993年,一位快遞員在經歷數年的“水客”即從香港運送“水貨”到大陸的人生涯後,在廣東順德成立了自己的快遞公司,當時這家公司一共只有6個人,創業資金來自於他父親資助的10萬元港幣。人手不夠,這位“老闆”亦親自上陣,時而背雙肩包、拖著行李箱,時而騎摩托,往返粵港兩地,一時間,在順德到香港的陸路通道上,70%的快遞件由這家公司承運。這家公司後來發展成為員工數量35萬人、年營收超過200億元人民幣的大型企業。它的名字叫順豐,這名“親自上陣”的老闆就是順豐總裁王衛。

  23年後,2016年,一位馮姓順豐快遞員騎著電三輪穿梭在北京城裡的大街小巷。4月17日上午,他駕駛電動三輪車運送快遞,與一輛黑色現代發生刮蹭。現代車司機下車後連續掌摑快遞員6次,這個場景被圍觀者用手機拍下併發到網際網路上,引起了社會對快遞“小哥”尊嚴的廣泛討論。

  4月17日當晚,朋友圈和微博風傳一張據說為王衛個人朋友圈的截圖,上面寫道:“我王衛向著所有的朋友宣告!如果我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順豐總裁!”此舉又激發了輿論熱議,在機場排隊等計程車的任正非、捐錢做公益的馬化騰和替員工出頭的王衛,被網友並稱為“中國好老闆”。順豐深圳總部公關專員康慧敏化名向時代週報記者證實,此朋友圈狀態確為王衛本人所發。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為員工怒髮衝冠,聲言“追究到底”的順豐總裁王衛,卻是一位佛教徒。他常通過內部講話表明佛教對自己修身養性、保持平靜心態的作用。因而這次發怒,媒體紛紛以“罕見”形容。佛教在世人眼中平和,卻也一直有著“金剛怒目”之說。“如果這個世界是用錢或一個道歉就可以解決問題,而不以法律解決問題,法律要它幹嗎?”在此事件後,王衛破天荒地組織線上記者會,接受媒體採訪。而在此前,王衛絕少曝光在鎂光燈下,被認為是中國最神祕的商界領袖。

  而王衛帶領的順豐,對外界也一直隔著一層面紗。2002年,順豐在深圳福田設立企業總部,據說當時官方甚至不知道有這樣一家民營快遞龍頭在本市紮根。今年,這層面紗將逐漸落下。

  2月2日,順豐釋出了上市輔導公告。據媒體報道,早在2013年,順豐引入中信資本、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融資80億元。當時已有猜測,認為這是在為順豐上市作準備。而王衛曾經對上市的看法是:“上市就是為了圈錢,這不是順豐要做的。”

  快遞諮詢網首席諮詢師徐勇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順豐上市最快將在今年6月份。隨著王衛的發聲和順豐上市程序的開啟,這家民營快遞行業的旗艦將逐漸浮出水面。

  隱者

  6點,起床練氣功;8點,到公司開始上班;5點半,下班回家,陪家人,游泳或跑步;22點休息。據時代週報記者梳理,王衛每天的作息時間相當規律。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自稱,如果拖延到6點下班,已經算是遲到回家。在一次內部講話中,王衛向順豐員工說道:“其實,我25歲的時候也曾經是一副標準的暴發戶做派。……得感謝我的太太,她在我得意忘形的時候,不斷潑我冷水,讓我保持清醒和冷靜。”家庭在王衛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他本人亦透露,不願多接受採訪的原因,除了個人性格,也是因為工作節奏緊張,想把空閒儘量安排給自己和家人。

  即使在順豐員工眼中,王衛也頗為低調。康慧敏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即便身處深圳總部,但“幾乎只有在公司年會的時候才能見到他”。時代週報記者亦向多位順豐高層提出採訪申請,均遭到婉拒。

  有關王衛刻意與公眾保持距離的段子在快遞行業內流傳度頗高。這位熱愛戶外與極限運動的總裁卻極少接受媒體的採訪,連順豐公司的內刊上,都從未出現過王衛的照片。直到2010年春,王衛花3.5億港幣在香港九龍購置一塊地皮,自建兩棟4層樓高的獨立屋,附帶獨立泳池。這樁打破同區地產價格紀錄的買賣引起了香港媒體記者對王衛的注意。隨後攝影記者在順豐深圳總部守候數日,才終於第一次拍到了王衛的真容。

  在極少次接受專訪時,王衛也定下規矩,所有媒體禁止拍照。他給出的理由是“因為經常要到基層‘微服私訪’,所以需要保持神祕感作掩護”。而瀰漫在整個順豐中刻意的低調氛圍,則來源於他年少時的經歷。家庭條件、學習成績一般以及曾經的“水客”經歷,養成了他相對敏感的性格。“我比較享受低調的感覺,喜歡迴歸本性真實而平淡的存在感。”

  據曾經採訪到王衛的《快遞》雜誌描述,王衛的辦公室“瀰漫著佛香,並擺放著九尊佛像”。他把對佛教的體會遷移到對順豐的管理上,“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利用順豐這個不錯的平臺,把未來很多不確定的看似偶然的東西變成必然”。

  王衛在訪談中認為自己對利益並不看重。“做快遞最初的動機就是為了養家餬口,為了生存。當生存不是問題的時候,我開始考慮順豐的發展、定位,因為我要對我的家人、同事和朋友有個交待。”

  王衛的順豐在低調中迅速擴張。據時代週報記者梳理,2004年,順豐銷售額為13億元;2010年則增長至120億元,年平均增長率50%,利潤率30%;2013年,順豐營業額則達到280億元,淨利潤約為12億元,快遞量約11億件。至2014年,順豐的年營業額則突破400億大關。

  在突出的成績單下,順豐的資產負債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截至2012年底,優於國際物流巨頭UPS,與美國聯邦快遞、EMS相當,其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則優於EMS。另有一組資料頗為耀眼:2012年,順豐的淨資產收益率為18.8%,而普遍上,淨資產收益率常年保持15%以上便可被視為績優公司。無怪乎眾多資本對順豐趨之若鶩。

  王衛的謹慎和敏感延續到他對資本的態度上。早在2004年開始,業界就一直不斷傳言有PE經常輾轉各種關係找王衛,但他要麼不見,要麼婉拒。而順豐內部也從來不迴避一直都有PE找其合作的事實。而對於上市,王衛的態度則更加明確:“我可以負責地講,順豐在短期內不會上市。”

  “不缺錢!”快遞行業資深分析師徐勇向時代週報記者介紹順豐融資謹慎的原因,“順豐是以商務快遞和中高階網購市場為主,其他民營快遞企業以網購快遞為主。由於市場定位不同,使得順豐的件均收入高,流動資金充裕,從經營的角度看,對資金的依賴度較低。”

  “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上市後,企業就變成一個賺錢的機器,每天股價的變動都牽動著企業的神經,對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是不利的,”王衛說。

  怒目金剛

  在迴應“北京順豐快遞員被打”一事上,王衛一反往日低調的作風。“看這個視訊時,我覺得是我在捱打。這不是賠錢和道歉的問題,這是尊嚴的問題。順豐一貫教育員工從內心尊重每一個人。如果我在這件事上妥協,如何面對所有的順豐員工,如何配做順豐總裁?”

  雖然負責應對此事公關的順豐北京宣傳負責人盧萍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順豐內部目前已在淡化此事,但王衛的反常之怒已令外界譁然,而時間恰好處在順豐宣佈接受上市指導後不久,也引起外界的諸多猜測。但在康慧敏看來,王衛對基層員工的關注由來有自。“‘快遞員才是順豐最可愛的人’這句話就是從他這裡出來的。”

  在順豐內部有一項制度:所有管理者每年都要下去實習一段時間。2010年12月24日,王衛以物料管理員的身份,經人力資源部介紹到某區部網店獨自實習,騎著電瓶車邊隨快遞員派送、邊瞭解巴槍、揹包等物料使用和員工勞動強度及待遇情況。“作為管理者,我必須瞭解與客戶接觸最近的一線收派員和二線呼叫中心的感受,是他們每天代表著企業、率領著企業在前線作戰,”王衛說。

  某業內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快遞企業老闆普遍重視基層,原因或與他們早年大都從事過基層工作有關。

  王衛生於上海,在香港長大。在年輕的時光裡,他做過小工和快遞員,每天揹著揹包往來深港兩地,因此總有一股江湖氣質。在順豐內部,關於王衛尚義的行為,流傳著一些故事。一位工號“00002”、自順豐成立初始就一直在王衛身邊的老清潔工,受到了王衛的特殊禮遇。他向這位清潔工承諾:“你在這個公司一天,我就養你一天。”

  據前順豐員工李越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王衛的貼身保鏢大多來歷不凡,通常兩到三年一換,每屆保鏢在退役之後,往往會晉升為公司內部的中層幹部。“能力強的會成為區域經理,次一點的也會讓他留下當區域主管。”“為王總長期忠誠服務的員工,無論高低,相當於拿到一張終身飯卡。”

  李浩認為,順豐至今仍保持著一些“江湖氣息”:“許多管理人員、區部經理是從基層的快遞員、倉庫管理員慢慢上來的。他們有時候有一種底層的豪爽,面對媒體又因為沒有經驗而顯得靦腆,不知道說什麼。”

  王衛保持刻意的低調,在上市問題上遷延已久。但對事關企業發展的關節點,他毫不手軟。

  在創立初期,順豐為了快速佔領市場,採用流行於中小企業中的分公司加盟商制度,每建一個點就迅速註冊新公司,聘請熟悉當地市場的能人來管理。分公司所有權歸順豐所有,但地方經理具有獨立的行政、人事、財政、經營管理權。彼時,順豐沒有統一標識,各地快遞員服裝也並未得到統一,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野蠻增長的模式,被一家競爭者稱為“老鼠會”。

  “這種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分公司開拓市場的積極性,也留下了客戶資源全部掌握在分公司手中,管理協調不力、服務水平和能力參差不齊的弊端。更重要的是,分公司做了什麼事情,總公司必須負全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王衛介紹道。

  王衛將那些具有極大經營自主權的加盟商稱為“地方諸侯”,21世紀以來,他開始對各地加盟商展開轟轟烈烈的“削藩運動”,成立總部,將地方站點的經營權收歸自己手中。

  而康慧敏稱,順豐處理快遞員被打事件的快速反應,也與直營模式、總部層面直接關注有關。“事情發生當晚,就有總部的管理層前去陪同這名收派員,進行一些安撫工作。”

  入世與上市

  作為商人,王衛的信仰更帶有入世色彩。

  有關上市的波折,最能體現王衛入世的精神。對於上市時間表,順豐方面一直模稜兩可。但在2013年,順豐卻引進了三家投資者,並於2015年底聘美國權威投資機構摩根副主席樑翔為副總裁,被業內普遍解讀為是在為上市做熱身運動。而漢森供應鏈總裁黃剛向時代週末記者介紹,順豐“早就計劃上市了”。

  “上市之後,快遞企業可以依託資本的力量,整合市場資源,推動自身轉型升級。”徐勇向時代週報記者分析。而轉型,正是王衛近年來投注精力的焦點。

  王衛的戰略眼光一直為業內所稱道。近年來,王衛帶領順風涉足更多領域,包括電商、O2O、物流普運、金融等。順豐嘿客、順豐海淘、順豐優選等板塊相繼浮現。“順豐的多數創新都是由老闆直接發起的。”康慧敏坦言。

  對於快遞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徐勇向時代週報記者分析道:“未來,大型快遞企業向綜合物流轉型,中型快遞企業向專業化轉型,小型快遞企業向個性化轉型。”

  黃剛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稱,2016年,中國快遞進入全面的資本化歷程,順豐、三通一達、百世等企業全面進入上市流程。“各大企業都在掐位上市,上半年非常火。”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電商崛起,定位高階的順豐受到與電商聯絡緊密的其他民營快遞品牌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同時,順豐也希望用資本實現轉型的目的。

  “資金實力上,國外一家企業就有600多架飛機,而中國所有快遞企業加起來,也只有不到50架飛機。”王衛對媒體表示。這或許能管窺王衛的資本野心。

  二

  35釐米長大饅頭賣1元,8年不漲價,每年賣2000萬元

  只賣1元,8年從不漲價,在一塊美食林立的土地,以及物價飛漲的今天,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物,如何殺出重圍並且持續盈利?圍繞一個饅頭,完成商業生態,升級商業模式,這樣的產品你可能學不會!

  饅頭的營銷學

  在重慶洋人街,有很多怪事。

  比如,世界最大最牛的廁所,沒有收銀員的小貨攤,以及1元錢的美心饅頭。

  黃昕是洋人街美心饅頭的負責人,在她眼中,饅頭有一種樸實的情結。

  個頭飽滿的美心饅頭,長得像擀麵杖,很多人叫它“擀子饅頭”,每一個有35釐米左右,分量更是普通饅頭的4倍。在遊人如織的洋人街,總會看見排著的長長隊伍,提著一大包饅頭的人們。“跟重慶小面、陳麻花和合川桃片一樣,美心饅頭也成為重慶的美食名片。”在黃昕看來,看見自己的饅頭如此受歡迎,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洋人街的美心“擀子饅頭”

  如今的美心饅頭還是小小的網紅,有一幫簇擁者,在微博上搜索洋人街,幾乎一半的結果會提到它。和饅頭來一張合影,比一比誰的臉小,或者分食饅頭秀恩愛,層出不窮的新鮮玩法,讓普普通通的饅頭有了新的生命。

  美心饅頭的名聲,漸漸地在當地家喻戶曉,洋人街的人氣也因此越來越大,“打的去洋人街買饅頭”成為一時潮流。需求太大也成了一種煩惱,黃昕描述到:“一天賣兩噸麵粉,節假日還要翻倍,有時更是要24小時加工。”

  一個饅頭成就了整個洋人街,但背後的過程卻是艱辛的。

  早在2006年,彼時的洋人街剛剛開業,交通還很不方便,遊客多,商家少,配套服務完全跟不上,甚至連最基本的餐飲都無法提供。

  “解決這個問題,並打響市場,需要一款拳頭產品來引導”。黃昕說,“大眾都能接受的饅頭成了第一選擇。”但是,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太表面,更不能為了做饅頭而做饅頭。於是從2008年開始,洋人街就著力打造“1元錢經濟”,豆花、餈粑、麵包和礦泉水等1元食品可謂五花八門,這些低價美食吸引了大量遊客,每天銷量超過8萬件。

  可饅頭畢竟是北方的主食,南方人吃得少,市場本身不大,“前期經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這是黃昕經手以來,最難忘的一段時間。“最初美心饅頭的知名度低,洋人街也是假日經濟,平時人不多。”為了開啟銷路,引導顧客去洋人街消費,黃昕和團隊做了很多努力,有一段時間,他們幾乎跑遍了市區每個人多的地方,每天開車派人做地推宣傳,直到天黑連路燈都關了,才收攤回家。堅持了半年,基本打開了銷路,人們知道重慶有個洋人街,洋人街有個美心饅頭。

  美心饅也漸漸有了自己的品牌,成為一種即食又便於攜帶的旅遊小商品,風靡於洋人街的街頭巷尾。

  “1元饅頭是招牌,是洋人街食品線的引導者,更是洋人街的縮影。”黃昕回答。

  饅頭的經濟學

  依靠“1元策略”,美心饅頭的銷量很好,但是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卻浮出水面。

  隨著原材料漲價,饅頭的成本不斷增加,1元的饅頭很快出現虧損。“2008年50元一袋麵粉,一個饅頭還能盈利幾角錢,現在漲到100元一袋,饅頭的成本也達到1.5元。”擺在黃昕面前的似乎只有兩條路:要麼饅頭漲價,要麼分量減少。

  為了此事,美心集團董事長夏明憲專門組織開了一場會議,他甚至拍著桌子說道:“美心饅頭打死也不漲價,不減量!”

  同時,外界也不斷髮出質疑聲。“打死不漲價的饅頭到底能夠撐多久?”“發生通貨膨脹,老闆能頂得住嗎?”

  面對內部和外部的壓力,黃昕意識到,沒有商業化的邏輯,饅頭根本不能持續地走下去。“賣得越多虧得越多,不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有沒有一個辦法,既不用漲價減量,又能持續發展?黃昕慢慢發現,美心饅頭其實帶來了巨大的人流,但是卻沒有好好利用。“把顧客、饅頭和其他食品捆綁在一起,通過饅頭帶來顧客,然後從其他食品上盈利。”黃昕說道,“雖然饅頭賣一個虧一個,但是圍繞饅頭的衍生產品利潤填補了一元饅頭的虧損。”由於銷量大,所以原材料消耗大,因此進貨價格比市場低,再加上美心饅頭周邊,有了酸辣粉、香辣豆乾以及各種伴飲的攤位,已經形成一個食品生態。在粉絲經濟大行其道的今天,這招具有網際網路思維的方法,不僅讓饅頭生存下去,反而賺到更多的錢。

  現在黃昕不擔心饅頭賣得越多虧得越多,反而是1元的饅頭賣斷貨最讓她頭疼。“美心1元饅頭的招牌不能砸,如果1元錢饅頭斷貨了,只賣兩元錢的麵包,顧客會懷疑1元饅頭只是噱頭,我們是欺騙顧客。”

  饅頭賣得好,市場上也紛紛出現山寨品。有商家模仿美心饅頭,外形上如出一轍,價格上也打出“只賣1元”,但是根本上沒有洋人街美心饅頭的生態模式,單一的產品很快承受不了持續的虧損,只好把分量減小一點。“減少了分量就明顯不是美心饅頭,還不如去洋人街賣。”銷量小了,產品積壓,造成口感很不新鮮,最後這些“山寨店”基本都關門了。

  在在重慶涪陵區藺市鎮美心紅酒小鎮,美心集團也照搬洋人街的模式,在當地開發了美心饅頭,因為比市場價格低,這裡發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人專門來批發美心饅頭,然後把一個美心饅頭切成幾個,再轉手以1元一個的價格賣出去。”這種倒賣的生意,讓美心饅頭的團隊也很無奈,“這沒有違反遊戲規則,的確也是美心的饅頭,打假怎麼打。”美心饅頭成了當地的饅頭工廠,也成了一條美食風景線。

  沒有組合拳的產品和規模化的生態,美心饅頭的特殊商業模式很難複製,這已經形成洋人街獨有的饅頭經濟現象。

  饅頭的工匠學

  最早的時候,美心饅頭的生產線只有一條,還是在一個破舊的茅草房,由於供不應求,現在已經增加至三條生產線。站在重新裝潢的店面外,通過透明的櫥窗玻璃,可以看見整個饅頭的加工過程。

  從一把麵粉到最後的成品,為了做好一個饅頭,八年如一日,對於這份工作,黃昕和她的團隊從未間斷,也從不埋怨。

  因為熱愛,所以追求。經過不停地改良,美心饅頭漸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科學。“同家裡面的手工饅頭相比,我們的講究更多,比如和麵精度就必須達到規定程度才行。”原材料和輔料都是標準化機器生產,而這整套機器也是通過美心饅頭的實際情況組裝改良的。

  在不同的季節,因為溫度和溼度的變化,麵粉在醒發的時候也會有差異。“有一次,供應商的麵粉用手工做出來沒有問題,但是用機器做出來,開啟蒸爐的時候,本來看起很飽滿的饅頭瞬間就縮緊了。”對於這種不合格的產品,黃昕表示不會二次加工再賣給顧客。“洋人街有魚塘,這種產品會做成餵魚的飼料,饅頭做不好是技術問題,缺斤少兩是人品問題。”

  因為饅頭的特殊性,保質期不會很長,追求新鮮度的美心饅頭,更不會委曲求全的新增防腐劑,甚至做成半成品,物流運輸半徑和範圍的縮小,讓它的電商化之路根本走不通。

  現在,圍繞美心饅頭的洋人街食品線,員工已經超過一百人。“新員工需要組織專門的饅頭培訓,老員工也有定期考核,公司還派人去北上廣和日本學習先進的食品機械和管理。”既是為了一個饅頭,也是為了一份工匠精神。

  “有時候你會看見開豪車來購買的人,也會看見很多社會底層只為填飽肚子的人,美心饅頭在他們面前沒有貧富之分。”這種善的商業邏輯和價值,也成就了一項民生工程。

  在進駐洋人街之前,美心饅頭在海峽路有過一個老店。提起這件往事,黃昕至今還很感慨:“經常可以看見一對做環衛工作的老夫妻,當時我們有兩塊錢免費劵的活動,你可以看見他們每天都來排隊領受,一個饅頭加一杯玉米羹,這就是他們的生活。”

  美心饅頭除了對老百姓的生活有利之外,對於抑制洋人街的物價也有很大的作用。洋人街裡面也有其他外來的經營戶,但是都是捆綁在洋人街做生意,美心饅頭起到了平抑價格的作用,欺客宰客,漫天要價,這種現象在洋人街幾乎很少發生。“老百姓一提到洋人街,都是豎起大拇指。”

  因為僱傭收銀員的成本高,在每個美心饅頭的售賣點,都安放得有一個一米多高的投幣箱,顧客自己投幣,因為零錢太多,每天還要安排人來數錢。“今年過年期間,6天賣了100萬元,七十多袋裝零錢的編織袋,堆了半間屋。”

  2015年,美心饅頭的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相比掙錢,更大的價值是帶來了海量的人流量,把洋人街打造成了重慶著名景區。黃昕已經記不起來自己賣了多少饅頭,摸了摸頭笑著說:“1億個肯定有了!”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創業青年的事蹟
名人年輕創業成功故事
相關知識
名人努力奮鬥創業的故事
努力奮鬥成功的故事
名人努力奮鬥的故事3個
女人自己成功創業的故事
勸勉人努力奮鬥的名言警句
勸人努力奮鬥的名言
奮鬥的哲理名言100句_勸人努力奮鬥的名言警句
鼓勵人努力奮鬥的名言
女人努力奮鬥的名言
勉勵人努力奮鬥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