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的人物生平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徐光啟別名徐子先、徐玄扈,是明朝著名科學家、政治家,主要從事數學、農學、天文學等研究,著有《幾何原本》《農政全書》《崇禎曆書》《考工記解》等作品。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徐氏祖居蘇州,以務農為業,後遷至上海。徐光啟的祖父因經商而致富,及至父親徐思誠家道中落,仍轉務農。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光啟出生於太卿坊***今上海市黃浦區喬家路***。少年時代的徐光啟在龍華寺讀書。

  明萬曆九年***1581年***,應金山衛試中秀才後,他在家鄉教書,並娶本縣處士吳小溪女兒為妻。

  萬曆十年***1582年***,第一次鄉試不中。為了維持家計,徐光啟和他父親一樣“弱冠補諸生高等,食訖學宮,以家貧,故教授裡中子弟。”

  萬曆十二年***1584年***,祖母卒,徐光啟的父母又過半百,加上水災,徐光啟家道每況俞下。

  萬曆十六年***1588年***,徐光啟為了尋找出路,和同鄉董其昌、張鼎、陳繼儒一起到太平府***今安徽當塗***應鄉試,徐光啟卻落第。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徐光啟赴廣東韶州任教,並結識了耶穌會士郭居靜。

  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轉至廣西潯州任教。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徐光啟因考官焦竑賞識而以順天府解元中舉。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會試他未能考中進士,回到家鄉教書。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他赴南京拜見恩師焦竑,與耶穌會士利瑪竇第一次晤面。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徐光啟沒有參加會試。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他在南京由耶穌會士羅如望***Jean de Rocha***受洗加入天主教,獲教名保祿***Paul***。

  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徐光啟中進士,考選翰林院庶吉士。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他開始與利瑪竇合作翻譯《幾何原本》前6卷,次年春翻譯完畢並刻印刊行。翻譯完畢《幾何原本》後,他又根據利瑪竇口述翻譯了《測量法義》一書。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三年翰林館期滿告散,他被授予翰林院檢討。同年徐光啟的父親在北京去世,他回鄉丁憂守制。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邀請郭居靜至上海傳教,這成為天主教傳入上海之始。守制期間,他整理定稿了《測量法義》,並將《測量法義》與《周髀算經》《九章算術》相互參照,整理編撰了《測量異同》,作《勾股義》一書,探討商高定理,開闢雙園、農莊別墅,進行農作物引種、耕作試驗,作《甘薯疏》《蕪菁疏》《吉貝疏》《種棉花法》和《代園種竹圖說》。

  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徐光啟回到北京,官復原職。因欽天監推算日食不準,他與傳教士合作研究天文儀器,撰寫了《簡平儀說》《平渾圖說》《日晷圖說》和《夜晷圖說》。

  萬曆四十年***1612年***,他向耶穌會教士熊三拔***P. Sabbathino de Ursis***學習西方水利,合譯《泰西水法》6卷。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初冬,因與朝中一些大臣意見不合,徐光啟告病去職前往天津。他在房山、淶水兩縣開渠種稻,進行各種農業實驗,先後撰寫了《宜墾令》《農書草稿》《北耕錄》等書,為《農政全書》的編寫打下了基礎。

  萬曆四十四***1616年***,年禮部侍郎沈榷連上三張奏疏,請求查辦外國傳教士,是為南京教難。徐光啟上《辯學章疏》為傳教士辯護。同年徐光啟回京復職,次年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贊善。後病歸天津,作《糞壅規則》。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後金努爾哈赤發兵進犯關內,徐光啟應召星夜入京。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薩爾滸之戰明軍戰敗,他多次上疏請求練兵,後擢升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在通州督練新軍。但由於軍餉、器械供應困難,練兵計劃並不順利。

  明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徐光啟上疏迴天津養病,六月遼陽失陷,他又奉召返京,力請使用紅夷大炮幫助守城,但因與兵部尚書意見不合,十二月再次辭歸。

  天啟四年***1624年***,徐光啟擢升為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等職,當時朝中魏忠賢專權,他不肯就任,次年他便遭讒劾去職。徐光啟回到上海後,將積累多年的農業資料“系統地進行增廣、審訂、批點、編排”,編撰而成後來的《農政全書》。他同畢方濟***P.Franciscus Sambiasi***一起合譯了《靈言蠡勺》。他還把自己關於軍事方面的文章輯錄成書,刻印刊行了《徐氏庖言》。

  天啟五年***1625年***,徐光啟退隱之後,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增訂、批改以前所輯《農書》上,經過勤奮鑽研,日夜筆耕,終於在天啟七年***1627年***完成了《農政全書》的初稿。

  明崇禎元年***1628年***,徐光啟奉召回京,官復原職。

  崇禎二年***1629年***,他又擢升禮部左侍郎。因欽天監推算日食失準,崇禎皇帝同意由徐光啟主持開局修歷。同年,皇太極率領兵數萬人進逼京畿,崇禎帝召集大臣平臺議事,徐光啟奏對戰守之事。

  崇禎三年***1630年***,升任禮部尚書。

  崇禎四年***1631年***,陸續進獻曆書多卷,即《崇禎曆書》。

  崇禎五年***1632年***,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

  崇禎六年***1633年***,加太子太保、兼文淵閣大學土,同年11月8日病逝於任上,諡文定。

  徐光啟紀念館

  徐光啟紀念館,為紀念明代著名科學家徐光啟,也為了讓他的文史地位和近代科學思想有“落腳”之地,2005年初,光啟公園改建為徐光啟紀念館,成為上海極具歷史底蘊的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光啟公園內的這棟老房子叫做“南春華堂”,雖然有500多年的歷史,卻是正宗的“外來戶”。2005年,出於保護歷史文化建築的目的,南春華堂從原址梅隴遷移到光啟公園,與徐光啟墓“做伴”,原放置在光啟幕前的徐光啟雕像也移到院內。

  徐光啟與利瑪竇

  要說徐光啟與利瑪竇的聯絡,我們先得來看看他們的歷史背景。徐光啟是1562年在明代的上海出生的,而利瑪竇是1552年在意大出生的,也就是說徐光啟比利瑪竇年長10歲。徐光啟與利瑪竇的第一次見面是在1600年,那個時候的徐光啟是個舉人,而利瑪竇是來中國傳教的傳教士。

  徐光啟一直對外來事物感覺到好奇,而且想要去探索,在1600年與利瑪竇見面的5年前就已經在廣東韶關接觸過了傳教士。不過是在和利瑪竇見面後才真正開始了徐光啟的西學之路,利瑪竇成為了徐光啟精神和學識上的導師。與利瑪竇的見面是徐光啟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從此他的學術思想也融入了西方的文化。

  利瑪竇好學多識、博聞強記,他的記憶術被明代的知識階層稱為是過目不忘。也正是因為如此,利瑪竇的學識和魅力深深吸引著徐光啟。從1604年開始徐光啟與利瑪竇的交往就非常密切了,並且於1605年的時候就開始一起翻譯了一本對後世算術有重大意義的《幾何原本》。

  

徐光啟的人物生平
明朝廷杖的歷史
相關知識
徐光啟的人物生平
徐光啟的人物生平
徐霞客的人物生平
徐禎卿的人物生平
徐志摩的人物生平
金槍手徐寧的人物生平
司馬光的人物生平
梁啟超的人物生平
梁啟超的人物生平
徐慧的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