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恥下問的主人公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導讀: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不恥下問,意思為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形容謙虛好學。這個成語來源於《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不恥下問是孔子說的,但是描述的物件是孔圉,,後人尊稱為“孔文子”。所以<<不恥下問>>這個成語故事的主人公是 孔圉。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聖人。然而孔子認為,無論什麼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那時,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音yu***,虛心好學,為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諡***音shi***號。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後,授於他的諡號為“文”,所以後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於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麼可以被稱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諡號。 孔子的這句話,引出了“不恥下問”這個成語。後來人們常用它來比喻向地位和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或形容謙虛、好學,不自以為是。

妙筆生花的主人公是誰
不恥下問的主人公是誰
相關知識
不恥下問的主人公是誰呢
不恥下問的主人公是誰_不恥下問的成語故事典故
不恥下問的主人公是誰
不恥下問的主人公是誰
不拘小節的主人公是誰及典故
不堪回首的主人公是誰
舉棋不定的主人公是誰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主人公是誰
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誰
手不釋卷的主人公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