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高考不是學習的終點,大學也不是奮鬥的終極目標。家長要提前引導孩子做好職業規劃,不要浪費大學時光。下面小編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各位家長:

  你們好!

  孩子上大學是一個家庭的大事,也是喜事。在這個盼望多年的願望實現之際,許多人認為家長可以鬆口氣了,事實究竟怎樣,很少有人去進行深入的思考。

  正因為人們沒有料到,孩子從中學到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這種變化孩子是否能夠儘快適應,加之高校在新生管理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導致進入大學的新生對一些基本問題缺乏明確的認識,由此產生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我們在對高校畢業生的調查中發現,80%以上的大學生,畢業後都留下了諸多遺憾,集中的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大學期間的時間沒有抓緊,二是大學的資源沒有很好地利用。成千上萬的中學生帶著憧憬,跨入大學校門,但在缺乏明確的指導和幫助下,卻陷入了一個不良的迴圈之中:大一吶喊,大二徘徊,大三沉淪,大四朝花夕拾。對大一的新生來說,鬱悶代替了原來對大學生活的美好憧憬,而大二、大三的學生由於缺乏明確的目標,往往在迷茫中虛度了光陰。到了大四,因為儲備不夠、準備不足,面對就業無所適從,盲目碰撞,不能很好地把握時機。

  造成以上現象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客觀原因:一是大學的學習形式完全不同於中學階段。既沒有老師的悉心照顧,也沒有那麼多的期中測驗,一門課、一本書直到學完後才進行考試,除了上課,其餘的時間幾乎全部由自己自由支配,這種“放羊式”的生活使得在中學緊張慣了的學生一下適應不了;其次,大學的生活和中學截然不同,所有的人都要過集體生活,原來家庭的寵兒,現在要與來自四面八方的陌生人相互摩擦、碰撞、適應,諸多的不習慣,使不少學生在最初階段感受到痛苦和煎熬;更為重要的是,從小學到中學,孩子們一直受到上大學願望的驅使,但是,現在進入大學了,過去學習進步的目標隨之消失,新的目標成為空缺。由於沒人提示,這個客觀存在的問題在事實上困惑著大家,使新生們陷入迷茫之中,沒有目標的生活十分鬱悶,沒有方向的學習無法產生熱情。有個西北大學的學生說,這時候他痛苦得都想死。對這個問題,一些人很快覺醒意識到了,通過調節自身,重新定位,確立了新的方向和目標,使學習生活步入正常的軌道。而更多的人因為對這個問題沒有意識,還處在徘徊彷徨之中,甚至有人直到走出校門還沒醒悟過來。因為這些原因,80%以上的學生在大學期間留下遺憾。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有沒有規避的方法,答案是肯定的。人力資源專家和教育學者指出,對大一新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教育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經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學習和實踐,學生們將明確自己的現狀,懂得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路徑,也會明晰自己的大學生活目標和方向。對大學期間學生在職業生涯方面應該完成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個成熟的答案:大一是試探期。具體內容是探索瞭解自己適合的職業方向;大二是定向期。就是確定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大三是衝刺期。既為達到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奮鬥;大四是分化期。水到渠成,去從事自己設定的內容。經過職業規劃的新生,其大學生活無疑會步入健康的道路。

  以上就是我們向大學新生家長寫信的初衷,從中可以看到,孩子上了大學,家長仍需操心,要繼續瞭解大學生活的內容和規律,幫助孩子適應大學生活,尋求克服困難的方法,儘快實現由中學生到大學生的順利轉換,最為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及時確立新的目標,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利用大學的美好時光,有針對性地吸收更多的知識,併為走向社會提前規劃好道路和方向。

  西安市蓮湖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任

  李保華

  XXXX.X.X

  篇二

  尊敬的家長們:

  你們好!

  也許你們正在為孩子能夠完成你們的夙願而欣喜,也許你們會為孩子在我國的一流的高等學府求學而驕傲。這應該說是毋庸置疑的。出於對學校的信任和對孩子的放心使得你們有這樣的想法,一點都不足為怪。然而就是這樣的前提條件,將會導致你們的孩子成為真正國家棟梁的機會把握在上帝的手裡。

  經歷了中國高校求學的完整過程,再加上7年的高校工作經歷,我想我是有發言權的。

  應該說每個能夠走進象牙塔內的人都是幸運的也是聰明的。然而進了大學這個門檻後就是一個新的開始,就像畢業後參加工作一樣,就像參加工作後重新考上統招研究生一樣,就像撲克牌重新洗牌一樣。每個人都要重新面對,無論你是超出分數線一百分的還是一分的,大家都是平等的。

  按照常理,學生進入大學後的第一年,應該好好學習,按本人讀博士時上課老師講的話,“你們要想幹出點名堂,就得記住兩條,六親不認,往死裡學。”。但是剛入學的學生對大學的自由與多彩充滿了渴望,所以在他們還沒有找到自己理想的情況下,也就是還不知道要幹什麼,學什麼,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的背景下,第一種人,他們自認為有思想,大多數選擇了隨心所欲。因此必然成績平庸,這樣的後果就是保研沒戲,考研沒把握,只能就業的局面。此處並未有就業是錯的意思,只是那時自己已經堵死一條陽光大道,而且其中的後患是那麼大。第二種人,他們會努力學習,但是沒有達到往死裡學的程度,有業餘時間儘可能的放鬆,參加社團,鍛鍊實際動手能力,參加聚會等等,所以這類學生的外場能力都是可以的。第三種人,就是一直以書本為主,注重考試成績,能拿第一堅決不能落在第二那種,因此也都是以保送讀研究生為結局。

  我在當大一的班主任時的主導思想就是讓學生努力找到理想,在當前沒確定理想的目標時,那就是要好好學習,學習學校規定學習的所有內容,因為我堅信國家規定的課程一定有相應的道理,所以就要好好學。當然學生幹其它事情時,我也不反對,我只是讓學生回答我做這件事的三個理由,讓學生在做事之前非常明白其目的意義。沒有意義的事情堅決不做,哪怕倒給錢!所以好好學習課程,得高分要做,因為可以在大三下學期確定保研資格,可以在別人都準備複習考研的一年間進入實驗室跟導師學習實踐動手能力,可以得到老師重點培養,可以佔得先機,因此可以畢業找工作時可以出類拔萃,拿到別人羨慕的工作offer。綜合成績一般的學生必須發揮自己的特長,比如外語、計算機、文藝、體育,這些都是你能夠突出自己,拿到榮譽拓展方向進取理想的必由之路。沒有特殊才能的人期望若要通過考研成就其夢想則必須要多多付出,加倍努力,這也將是你以幸運踏進象牙塔最終至勝的必由之路。若已厭倦學習,則需培養自己的綜合才能,比如口才、寫作、英語、營銷、管理等等。因為本科生就業單位更看重這個。

  有的家長會問,出國留學怎麼樣呢?家庭條件優越自費出國暫且不議。若申請獎學金的話,需要付出大量時間複習託福和GRE,勢必會影響學習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效果。就算申請成功的話,到國外學習國內也可以學到的基礎知識未免得不償失。更別說,申請不成功的話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啊!因此我也不建議此時出國,相反可以藉助國家公派研究生出國讀書的機會,增加就業成功的砝碼。

  其實,很少老師是會耐心的和每個學生分析得如此詳細的,學生也不會直接找到哪個老師詢問的。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生和老師渡過了學校裡的每一天。

  家長和學生都應該明白,上大學的目的一方面是學習知識、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方面則是為了就業,因此以此為推斷就應該挑有用的去學習,一旦找到有用的東西就要猛學狠學,這樣才能成功,才能有發展,若四年時間內沒有學成本領或仍然對某些東西感興趣則需要通過碩士、博士階段的學習加以豐富,其實那時鍛鍊更多的是你的無與倫比自信力與堅忍不拔的毅力。

  因此不要寄託任課教師、指導教師、輔導員等等帶給你那些知識,這些都是靠你自己的敏銳地洞察力和強勁的求知慾來獲取的,要讓孩子多看看周圍的同學都在幹什麼呢?這樣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讓你的孩子不要總是相信學長和周圍同學的謠傳和論斷,因為那些人也是不成熟的,他們的資訊只具有參考作用。要讓你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因為這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他也會因此而受益終生。要讓你的孩子對待老師有禮貌,對待同學有禮貌,而且要堅持不懈。要讓你的孩子講衛生,不要蓄長髮、蓄鬍須、帶首飾,不要穿個性太強的服裝,因為這將有助於老師給他們良好的印象,從而會吃些知識上的小灶。要讓你的孩子鍛鍊表達能力,用簡短的語言讓對方明白你要表達的意思,因為這是交流鍛鍊團隊協作能力的根本。要讓你的孩子儘可能的寫好鋼筆字,因為這是人的臉面。要讓你的孩子多讀課外書籍,關心國事、家事,培養他們正確認識問題的看法。

  上述是在學校裡學不到的,也是我個人的真知灼見,就算給各位提個醒吧!

  XXX

  XXXX.X.X

  篇三

  各位家長:

  您好!

  恭喜您,您的孩子即將或已經成為一名“準大學生”了。這是值得慶祝和興奮的事情,在我們欣喜之餘——

  專家提醒:關注“考後教育”和“學前教育”

  高考不是學習的終點,大學也不是奮鬥的終極目標。考上大學的我們可以為自己取得成績自豪,放鬆甚至狂歡,但是前方的路還很遠,很艱難,所以我們在慶祝、狂歡和放縱之餘,也該靜下心來,想一下,前方的路是什麼樣的?第一步應該如何走?其實高考後的這段時間,是在考驗“準大學生”們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合理、健康的規劃這段時間決定了你即將在大學裡的位置。

  許多高三畢業生隨著高考落幕,已經從緊張的高中生活中解脫出來。沒有了學校管理的約束,再加上家長在管束孩子上的“放鬆”,從6月上旬高考結束到9月份大學開學將近3個月的時間裡,高三畢業生進入了一個高考後的“真空期”。記者調查中發現,許多畢業生除了最初幾天參加同學聚會外,一下子陷入了無所適從的狀態,患上了“高考後空虛症”。也正因為這樣,通宵上網、暴飲暴食、昏睡度日……成了這些學生填補“真空期”的主要選擇。

  據多所高校輔導員說,大學新生入校後,遲遲不能進入學習狀態,他們上午睡懶覺逃課,通宵玩遊戲,閒時吸菸、酗酒,以至於第一學期許多科目要補考。經調查分析,一些大學新生很多不良嗜好都是在高考這段時間養成的。所以加強對“準大學生”入學前的“學前教育”和引導,讓這些“準大學生”遠離不良行為,為上大學做好準備,已是當務之急。

  “學前教育”雖然細微,不易引起各位家長的關注,但卻事關您的“準大學生”進入大學以後能否繼續全面健康地成長,這些“學前教育”效果的好環,直接關係到他們大學生活質量。

  鑑於“學期教育”的重要性,做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想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閱,和平時與其它高校老師、同學、社團的溝通交流,再加上這段時間廣泛閱讀相關書籍和資料,給“準大學生”們做面對面的詳細輔導。

  我相信,可以自信地說,通過我的輔導,您的“準大學生”會比別人更有意義地渡過這個假期,會比別人更早地真正瞭解大學,會比別人更好更快的適應大學,最終贏在大學起跑線上。

  相信您的孩子通過理性健康的考後規劃和充分合理的學前準備,一定會在大一新生中脫穎而出,贏在大學起跑線上。

  最後,謝謝您耐心地把這封信讀完!如果您想讓您的孩子更快更好的認識大學、適應大學,並且相信我的話,請聯絡我!

  XXX

  XXXX.X.X
 

大學生新生家長一封信
大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相關知識
寒假致大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學校致大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致大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公司致新進大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致給大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致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寫給大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範文
防溺水致給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放假致中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寫給大學生家長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