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寓言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有人說,寓言是一種文學作品:也有人說,寓言是人類智慧的語言。所以一定要給孩子多讀些。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給孩子的寓言故事篇,希望你們喜歡!

  篇1:馬車伕的故事

  齊國的相國晏子有一次外出時,乘坐的馬車正好經過馬車伕的家門。馬車伕的妻子得到了這一資訊後,便在家中開啟一條門縫,向外觀望。她本來只是為了目睹一下當朝相國的風采,卻不想同時看到了自己的丈夫在替相國駕車路過家門時,竟是那樣神氣活現地坐在車前的大傘蓋下,洋洋得意地揮舞手中的鞭子,目無行人,昂然前進,好像替相國駕車,自己也成了相國似的。

  晚上,馬車伕回到家中,白天那種自我陶醉的情緒還沒有消失呢,妻子就鬧著要與他離婚。這真是一個晴天霹靂,一下子將馬車伕打入了五里霧中,半天摸不著頭腦。他百思不得其解地追問妻子鬧離婚的緣由,妻子餘怒未消地說:

  “晏子是齊國的當朝相國,學問名望在各國諸侯大臣中間有口皆碑,如雷貫耳。可是,今天我看他坐在車上,儀表端莊,態度謙和,思想深沉,令人起敬。而你只不過是給他駕車的一個馬車伕而已,卻在車上趾高氣揚,不可一世,自以為多麼了不起,在趕車時竟不把路人百姓放在眼中。像你這樣胸無大志的人,將來怎麼會有出息呢?所以,我要與你離婚!”

  妻子的一番數落,使馬車伕發現了自己的淺薄和無知,頓感羞愧萬分,無地自容。他從此以後,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態度,不僅勤奮好學,而且謙虛謹慎,終於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妻子的諒解。

  馬車伕的變化引起了晏子的注意,他好奇地探詢其中的奧祕。馬車伕坦誠地將妻子的批評和自己的決心和盤托出,令晏子十分感動。他不僅欣賞馬車伕的妻子志存高遠、超凡脫俗的境界,而且讚佩馬車伕知錯即改、從善如流的精神。後來,晏子果然在齊國國君的面前,推薦這位馬車伕做了大夫。

  馬車伕的故事說明:只有無知無志之人才會盲目驕傲,而勇於正視自身的缺點並能認真加以改正的人,一定會有出息。

  篇2:人窮志不短

  春秋時候,吳國的公子季禮一人出外漫遊。這天,他來到一個地方,正走著,忽然發現不知誰遺失的一串錢躺在路中央。季禮想把錢拾起來,但又覺得彎腰去撿錢有失身份,這種事不應該由我這樣的貴公子去做。他一邊想著一邊朝四面張望,看有沒有人走過來。

  剛巧,當時正有一個打柴的人擔著柴禾從前邊過來了。季禮心想,叫這人把錢撿去,他一定會十分感激,他挑的那兩捆柴還未見得值得這麼多錢哩。

  等那打柴人走到跟前,季禮看清了他身上竟然還穿著冬天的皮襖,而眼下正是初夏5月,雖還不十分炎熱,但穿著皮祆也是夠嗆的,季禮認為這人一定很貧窮,讓他把錢撿去正好。

  於是季禮大聲朝打柴人喊道:“喂,你快來把地上的錢拾起來。”

  打柴人一看季禮那個樣子,感到很生氣,他把鐮刀往地上一扔,擺著手,朝季禮瞪大眼睛說:“你是誰?憑什麼居高臨下看不起人?我既然能在炎熱的夏天穿著皮襖去打柴,難道我會是個貪圖錢財的人嗎?”

  季禮一聽打柴人的話,心裡不免有幾分敬意,連忙向他道歉說:“實在對不起,是我錯看了人,請不要見怪!請問先生高姓大名?”

  打柴人鄙夷地朝季禮淡淡一笑道:“你這人見識短淺,只會從表面上看問題,還那麼盛氣凌人,我有什麼必要對你說出我的姓名呢?”說著,打柴人頭都沒回,也不再理睬季禮,拿起鐮刀,對地上的錢連看都沒看一眼就走了。

  季禮看著打柴人漸漸遠去的背影,慚愧不已。

  有些人常常憑自己的淺薄見識去衡量別人,實在未免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篇3:邯鄲學步

  戰國時候,燕國有個青年人,他聽說趙國都城邯鄲的人特別有風度,他們走起路來,不緊不慢,又瀟灑又優雅,那姿勢特別好看。於是這位燕國青年決定要去趙國學邯鄲人走路的姿勢。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帶上盤纏,跋涉千里,專程趕到邯鄲一心要學邯鄲人走路的樣子。

  他來到大街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看得他都發了呆,不知該怎樣邁開步子。這時,迎面走來一個人,年齡和這位燕國青年相仿,那走路的樣子實在令人羨慕。於是等那人走過,燕國青年便跟在他後面摹仿,那人邁左腳,燕國青年也邁左腳,那人邁右腳,燕國青年也邁右腳,稍一不留心,他就搞亂了左右,搞得他十分緊張,哪還顧得了什麼姿勢。眼看那人越走越遠,燕國青年漸漸跟不上了,他只好又回到原地。接著他又盯住了一個年紀稍大的人,他又跟在別人身後一步一趨地學走路,引得街上的人都停下腳步觀看,有的人還捂著嘴笑。幾天下來,他累得腰痠腿疼,但學去學來總是學不像。

  燕國青年心想,學不好的原因肯定是自己原來走慣了的老姿勢和步法,於是,他下決心丟掉自己原來的習慣走法,從頭開始學習走路,一定要把邯鄲人的步法學到手。

  可是,一連過了好幾個月,燕國青年越學越差勁,不僅連邯鄲人的走法沒學會,而且還把自己原來是怎麼走路的也全忘了。眼看帶來的盤纏已經花光,自己一無所獲,他十分沮喪,於是只好回家了。可是他又忘了自己原來是怎樣走路的,竟然邁不開步子了。無奈,燕國青年只好在地上爬著回去,那樣子好不狼狽。

  看起來,生搬硬套的學習方法是不可取的,不但沒學到別人的,反而連自己原有的也給丟了,真是大可不必。

  

一年級我讀書我快樂手抄報資料_小學生我讀書我快樂手抄報漂亮圖片
勵志生活空間說說心情短語
相關知識
給孩子的寓言故事
教育孩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三年級孩子的寓言故事手抄報素材
啟迪孩子的寓言故事精選
啟迪孩子的寓言故事
十二生肖兔子的寓言故事
關於驢子的寓言故事精選
關於驢子的寓言故事
老虎和兔子的寓言故事
狼與兔子的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