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名將徐盛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徐盛是三國時期孫吳將領,他在漢末因戰亂客居江東,由孫權所設“招賢館”登用,從而開始輔佐孫權。在三國英雄人物輩出的時代,徐盛作為吳國名將,著實立下赫赫戰功,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徐盛,字文向,琅邪莒縣***今山東莒縣***人,三國時吳國名將。他在漢末因戰亂客居江東,由孫權所設“招賢館”登用,從而開始輔佐孫權。早年徐盛抗擊黃祖,因功升為中郎將。劉備伐吳時,徐盛跟隨陸遜攻下蜀軍多處屯營;曹休伐吳時,徐盛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以少抗多,成功防禦。因前後戰功,徐盛先後升任建武、安東,任廬江太守。後來,曹丕大舉攻吳,吳國依徐盛的建議在建業外圍築上圍牆,曹丕被迫退走。徐盛於黃武年間***222-229***去世,其官爵由兒子徐楷繼承。

  吳國名將徐盛的生平

  以少勝多

  徐盛年輕時,由於遭遇戰亂,從家鄉莒縣遷居到吳縣***今江蘇蘇州***。吳侯孫策去世後,弟弟孫權繼承其位,任用徐盛為別部司馬,率軍五百人守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並擔任柴桑縣令,以抵禦黃祖的入侵。

  黃祖曾派兒子黃射率領數千人攻擊徐盛,徐盛以不到二百人的兵力抵抗,殺傷黃射的部隊千餘人。其後開門主動出戰,大敗黃射,黃射被擊退後再也不敢前來侵犯。

  後來孫權加徐盛為校尉、蕪湖***今屬安徽***縣令,又因為徐盛討伐臨城南阿***今安徽青陽南***一帶的山賊有功,加徐盛為中郎將,督校兵。

  濡須奮戰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徐盛隨孫權攻打合肥,在撤軍之時遭到魏將張遼的奇襲,在混戰中,陳武戰死,徐盛和宋謙都負傷後退,潘璋這時正好在他們後面,便馳馬上前,斬殺徐盛、宋謙的後退士兵兩人。原本往後退的敗軍看到這種情形,盡皆回到自己崗位戮力死戰。淩統親衛護著孫權來到逍遙津渡口,發現橋已被曹軍破壞,剩下兩邊延伸的橋板,中間有一丈多的地方沒有橋板可供依託。孫權親近的官員谷利,要孫權持著馬鞍,然後讓馬後退,再飛縱向前,谷利在後面用鞭抽馬,以助馬勢。孫權就這樣連人帶馬的飛到南岸。南岸有賀齊的三千兵馬在那邊接應。賀齊將孫權安置好了,就領著解煩軍殺進戰局,拾到了徐盛因負傷而丟掉的長矛。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出兵濡須口***今安徽無為東南***,徐盛跟隨孫權一同迎擊。當時魏軍曾經大舉進攻橫江,徐盛率領諸將前往迎戰,不料突然遭遇大風,吳軍的蒙衝戰船被吹到敵軍岸邊,諸將心中恐懼,不敢出戰,只有徐盛單獨率領士兵上岸砍殺敵人,敵軍只得退走。風停後,徐盛率軍返回,孫權對他大加讚賞。

  洞口之戰

  公元221年***魏黃初二年***,孫權向曹魏稱臣,曹魏派邢貞前往東吳,拜孫權為吳王。孫權出都亭等候邢貞,邢貞臉上露出驕橫跋扈的神情。吳臣張昭見狀大怒,徐盛也十分氣憤,對身邊的同僚們說:“我們不能奮身出命,為國家吞併許昌、洛陽、巴、蜀,反而讓主君和這個邢貞會盟求和,實在是恥辱!”說著,不禁淚流滿面。邢貞聽說後,對隨行人員說道:“江東有這樣的將相,恐怕不會久居人下啊!”

  之後,徐盛被加為建武,封都亭侯,領廬江***治今安徽潛山***太守,又得到臨城縣作為賞賜的奉邑。

  公元222年***魏黃初三年***,劉備率軍來到西陵***今湖北夷陵***,徐盛攻取了劉備的多處營寨,立下功績。

  同年秋季,魏將曹休出兵洞口***今屬湖南***,徐盛與呂範、全琮渡江拒敵,遭遇大風,吳軍傷亡慘重,徐盛聚集殘兵,與曹休隔江對峙。曹休命令將士乘船攻擊徐盛,徐盛以少御多,魏軍無法取勝,雙方只得各自退兵。之後徐盛被加為安東,封蕪湖侯。

  疑城之計

  公元224年***吳黃武三年***,魏文帝曹丕率領大軍南征,企圖渡過長江。徐盛獻計在建業***吳國都城,今江蘇南京***周邊築起圍欄,製造籬笆,圍欄上設下假樓,江中準備浮船。諸將認為這樣做沒什麼意義,但徐盛堅持己見,完成了一系列設定。曹丕大軍到達廣陵***今江蘇揚州***,看到綿延數百里的圍欄,心中驚疑,又見長江正在漲水,於是引軍退卻。諸將這才明白徐盛有先見之明,紛紛拜服。

  徐盛於黃武年間***222-229***去世,其官爵由兒子徐楷繼承。

  徐盛是個怎樣的人

  縱觀徐盛一生,身經百戰,智勇兼備,與名將張遼,臧霸,曹休多次交手互有勝負,亦可為一代名將,而徐盛在此後不久就去世,而他的老對手臧霸則是被奪兵權,張遼病故。不禁令人感嘆。

  徐盛馳騁戰場,但並非一般武將,軍事策略在其手中運籌帷幄,在三國時期史料記載的諸多戰役中,徐盛表現的極為出挑,其獨到的遠見和審時度勢的戰略頭腦,都是驚世之才的表現。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在曹丕於公元224年率兵伐吳,徐盛與丁奉一起率軍迎敵,偃旗息鼓地在廣陵城內設蘆葦草人,裝作佈滿士兵的空城。曹丕在龍舟上聞曹真回報城裡沒有一人,認為是詭計打算下舟查探,但心裡拿不定注意詢問劉曄,但劉曄也跟曹丕一樣看法。當夜,曹丕軍舉起火把,燈火通明,反而江南沒有半點光。曹丕認為是詭計便撤退,而淮河佈滿事先浸滿魚油的蘆葦,徐盛把蘆葦點燃,大火連橫,在對抗魏軍一戰中大獲全勝。

  《三國志》作者陳壽對徐盛的評價為:“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徐州先賢贊》中提及徐盛同樣稱讚道:“以敦直、勇氣聞,魏王出濡須,孫權每選出戰者,盛常在前。”可見徐盛此人勇氣謀略都是當世之才,擔當得起三國名將之稱。
 

吳國名將徐盛簡介
武將周泰的簡介
相關知識
吳國名將徐盛簡介
吳國名將徐盛簡介
三國吳國名將甘寧簡介
東漢吳國名將淩統簡介
曹魏名將徐晃簡介
秦國名將蒙驁簡介
東漢末年孫吳名將程普簡介
三國謀士徐庶簡介
秦國大將嬴華簡介
曹操手下名將韓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