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勵志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用教師的智慧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學生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所以我們要學會對教師抱有感恩的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一

  教師,是一個神聖而又偉大的職業,俗話說:“教師是辛勤的園丁,哺育著祖國的花朵。”這一句話被我們用的爛大街、卻又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正因為教師的存在,才使得江山人才輩出,孩子們在知識的世界裡徜徉,時代不斷進步發展。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篇關於教師的勵志感人小故事。

  這一天,學校組織看電影,學生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橫過馬路,二年級一班班主任殷雪梅,領著孩子們走在隊伍的最前面。校門外是一條寬闊的街道,車輛像往常一樣,並不是很多。可正當殷雪梅和學生們走到馬路中間時,一輛因疲勞駕駛而失控的轎車,以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向他們急馳而來,情況萬分危機!就在這生死瞬間,殷雪梅奮力張開雙臂,就像遊戲裡勇敢的雞媽媽,不顧一切地撲上前去,使出渾身的力量將學生猛推出去!孩子們安全了,而她卻被撞出25米遠,倒在血泊中。

  殷雪梅1976年參加工作,一直擔任小學教師,至今整整三十年!她是位語文老師,也做過無數任的班主任。三十年來,她總共帶過幾千名學生、教過上萬節課,和孩子們有著深厚的感情。

  平時在學校裡,她和孩子們最喜歡玩的遊戲就是“老鷹捉小雞”。而實際上,在孩子們眼裡,她也的確有著母親般的慈愛。殷雪梅和學生們說話時,從來都是和風細雨;即使對做錯了的孩子,也總是耐心地指出,從不大聲呵斥。每當他們有了一點成績和進步時,她總是及時地給予表揚和鼓勵。為此她辦公桌的抽屜裡,總會放著幾塊糖果。

  聽說殷老師為保護學生受傷了,很多人都趕來看望,他們中有領導、學生、老師、家長,也有素不相識的市民。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希望殷老師早日康復。雖然有無數的人為殷雪梅祝福,但終因傷勢過重,殷雪梅還是離開了我們。這一天正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四月7日,為殷雪梅送行這一天,全市的人都來了。無論是白髮蒼蒼的老人,還是稚氣未脫的孩子,他們都想再看殷老師最後一眼,再送殷老師最後一程。

  當靈車徐徐開動的時候,整個城市都在為失去一位平凡而偉大的老師哭泣,都在向一個崇高而聖潔的靈魂致敬!

  殷雪梅走了,她走得太匆忙。

  她沒來得及批改完學生的作業,沒能再看一眼熟悉的教室,更沒來得及兌現星期天帶小外孫去動物圓玩的許諾,

  殷雪梅,一個在三尺講臺上默默工作了三十年的普通教師,在生死關頭,用她奮力的一推,寫下了她人生中最輝煌、最壯麗的一筆,用生命盡到了一名教師的職任,也讓她的名字永遠留在了人們心中……

  二

  孔子帶領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在去陳國和蔡國的路上被困,一連好幾天沒吃上一頓飯。孔老夫子實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覺,想以此來忘卻飢餓。孔子的大弟子顏回見老師餓得很,心中十分憂傷,心想,老師上了年紀,怎能經得住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辦法,怕是要出危險了。顏回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討。這一次真是天不絕人,居然碰上一個好心腸的老婆婆,給了他一些白米。顏回高高興興地把米拿回來,急忙把米倒在鍋裡,砍柴生火,不一會兒,飯就熟了。孔夫子這時剛好醒來,突然聞到一股撲鼻的飯香,好生奇怪,便起來探看。剛一跨出房門。就看見顏回正從鍋裡抓了一把米飯往嘴裡送。孔子又高興又生氣:高興的是有飯吃了;生氣的是,顏回竟然如此無禮,老師尚且未吃,他卻自己先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顏回恭恭敬敬地端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送到孔子面前,說:“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贈米,現在飯做好了,先請老師進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來,說:“剛才我在睡夢中見到去世的父親,讓我先用這碗白米飯祭奠他老人家。”顏回一把將那碗米飯奪了回去,連忙說:“不行!不行!這米飯不乾淨,不能用它來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問道:“為何說它不乾淨呢”顏回答道:“剛才我煮飯時,不小心把一塊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為難,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髒的飯給老師吃呀!後來,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飯抓來吃了。這掉過炭灰的米飯怎能用來祭奠呢”孔夫子聽了顏回的話,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對顏回的誤解,深感這個弟子是個賢德之人。

  三

  斯賓塞在《斯賓塞快樂教育書》中提到一個鮮明的觀點:努力做一個樂觀之人。因為,當一個快樂的人看到孩子時,更多看到的是孩子的優點;而一個不快樂的人,更多的是看到孩子的缺點。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我經常有這樣的感受:當我有意識地讓自己懷著愉快的心情走進教室,用陽光平和的心態面對我的學生,我會發現教育教學效果出人意料。我的學生會帶給我許多驚喜:聽課專心程度高;回答問題準確率高;師生間關係融洽,課堂充盈著幸福的暖意。學生的學習狀態是輕鬆積極的,我的授課思路是清晰而活躍的。一堂課下來,往往是我被簇擁著,周圍是七嘴八舌的“小麻雀”說一些平日裡聽不到的貼心話。

  相反,當我帶著一些不良情緒進教室,用嚴肅或者稱得上機械呆板的表情面對我的學生時,課堂氣氛明顯有壓抑的感覺,我不經意地將情緒發洩到無辜的孩子們身上去。這時,我看不到孩子積極思維的可愛,更多看到孩子“胡言亂語”的“搗亂”。斥責與批評抑制了孩子思維的發展,在這種狀態下,學生的自信心銳減,而學習效果也可想而知。

  在課堂這個平臺上,師生間的關係十分微妙。教師的快樂可以傳遞給學生,教師的不良情緒也可傳遞給學生,而教師積極的心態更可以影響甚至改變學生。

  舉一簡單的例子:從一年級起,我就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詩歌的薰陶,至今已近三個學期了。因為我一直樂觀地認為,興趣是可以培養的。我教學生讀古體詩、現代兒童詩,以飽滿的熱情與他們一起誦讀,並和他們一起創作,感受詩歌帶來的審美愉悅。由於我的積極倡導與堅持不解,我的借詩歌樂觀抒懷的激情,點燃了學生作詩的熱情。不少學生一有靈感便仿寫或者創作詩歌給我看。最初,班上只有一兩個學生,後來寫詩的孩子越來越多,連平時學習不積極的孩子也開始仿寫詩歌了。班裡寫詩成為一道風景。這裡我要說的是,積極的心態可以效仿,更可以傳遞。只有樂觀積極的心態才可以營造樂觀積極地學習氛圍。而學習目標只有在這樣的氛圍裡才能得以輕鬆地完成。

  課堂上,教師作為學生知識與思想的引領者,更應以積極的思維引領學生,以樂觀的心態引領學生。只有引領學生把情緒調節到快樂、專注、自信的狀態上來,方能取到事倍功半的教育效果。教育的方法或手段更應當是積極的,快樂的,猶如一根又細又小的蘆葦管,假如從這一端進去的是苦澀的汁,那麼,在另一頭流出來的決不是甘甜的液。

  因此,努力做一個樂觀的教師。用快樂的心態看學生的優點,不用不快樂的心態看學生的缺點,從而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體會到身心的愉悅,進而實現教師的幸福人生。
 

拼搏勵志故事
歐陽修勵志故事
相關知識
教師勵志故事
教師勵志故事演講稿
兒童教育勵志故事精選
小學生教育勵志故事
兒童教育勵志故事大全
教學勵志故事
關於教育勵志故事
設計師勵志故事
程式設計師勵志故事
教學勵志故事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