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題作文的審題立意技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審題就是在動筆之前,對作文題目做一番研究,徹底弄清題目含義審題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敗的關鍵性的一步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審題的過程中確定的審題的具體任務,就是通過對作文題目的思考和分析,瞭解命題者的意圖,弄清寫作物件、範圍和重點,明確立意,並確定文章的體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資料,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指津

  可以說,應試作文是“戴著鐐銬在跳舞”搞清楚究竟有哪些限制,按指令操作,是作文成功的前提審清字數限制和保密限制對於學生來說比較簡單,在這我就不多說了我想就審清範圍和體裁這兩方面的內容,談談要注意的問題:

  ***一***忽略指向——審清限制

  1.明確限制

  ***1***時間限制—《暑假記事》《童年往事》

  ***2***處所限制—《校園風景》《上學路上》

  ***3***數量限制—《班級趣事幾則》《班級中有趣的一件事》《你是我的偶像》《你們是我的偶像》

  ***4***人稱限制—《老師,您好》第一人稱《媽媽的手》第三人稱寫,貫穿全文的人稱是媽媽或她

  2.理清結構:文題無論是短語或句子都有一定的語言結構,對較長的題目,對它進行語法結構的分析,就能準確地領悟題意,掌握其要求和重點《成長的路上,他***她***”牽著我的手》題目可切割為“成長的路上”“他***她***””“牽著我的手” “成長的路上”限定寫作範圍,發生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他***她***”可以是爸媽理清“”“”的人稱關係“牽著我的手”是謂語,題眼,著力表現的內容,牽手可以是手拉手,也可理解為幫助和關愛,所以寫作時重點表現我是怎樣在她的牽手中成長,她給予我哪些無私的幫助和關愛***1、主謂關係2.偏正關係3.並列關係***

  ***二***遊離中心——抓住題眼

  1.抓題眼:一般說,文有“文眼”,詩有“詩眼”,題目有“題眼”文題的重點是指文題當中揭示意義,體現中心,點明重點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詞語這個關鍵詞也叫“題眼”抓住了題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寫作重點

  ***1***文題是一個詞的,這個詞本身就是“題眼”如:《告別》《生日》

  ***2***文題是一個偏正短語的,在短語中起修飾作用的詞語,就是“題眼”

  如:《家庭瑣事》中的“瑣”字就告訴我們要多寫家庭中所發生的細瑣雜事;《充滿活力的歲月》,“充滿活力”是題眼;審題時只要扣住“題眼”思考就可以了,其他不必多加考慮,這就可以節省時間,加快速度

  ***3***文題是一個並列短語的,有時要全部捨棄題目中已有的因素,而去尋找新的因素

  比如《成功與失敗》、《父與子》、《師生之間》等等都是這樣這些題目中都有兩個因素,但已有的兩個因素都不是寫作的重點,寫作的重點在溝通兩個因素的新因素上比如寫《師生之間》這個題目審題時就不會分別在“老師”和“學生”這兩個因素上動腦筋了,只要寫出一種新型關係就行了,老師和學生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民主平等,教學相長等等,隨便寫哪—個方面都可以找到文題蘊含的內在因素,審題任務即算完成,不必再在其他方面浪費腦細胞和時間這樣,審題的速度也就快捷了

  ***4***文題是一個簡單句子的,句中的動詞往往是“題眼”如:《 媽媽笑了》中“笑”是題眼;

  ***5***如果文題是一個較複雜的句子,尋找題眼時往往要全面考慮如:《我們是初升的太陽》中“初升”是題眼;《我最愛這裡的風景》,題眼是“最愛”與“風景”兩個詞;《成長的路上,他牽著我的手》,題眼是“成長”與“牽手”兩個詞《人生處處有考場》,則應扣住“處處”和“考場”從多方面來表現人生無處不都對我們有所考驗

  只有找準了文題所要寫的重點,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選材也就有了範圍,組材也就有了目標

  ***三***理解膚淺——挖掘深意

  漢語詞彙,含義豐富,不少詞語除了本意外,還有引申義、比喻義、象徵義。所以,要使作文在考場取勝,還要細緻審題特別是一些文題是一個短語或句子,但是文題中會有一些詞語語意多關,使文章出現內涵和外延上的多義性,是審題需要挖掘的題點。

  如《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對陽光的內涵和外延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大自然的陽光,團結互助的或是一聲聲關切問候的似陽關溫暖這心胸的人與人之間和善的陽光,校園中同學們一張張活潑的笑臉傳達著友好資訊純真友誼的陽光,家中,父母為我們精心準備的美味佳餚,似真摯的親情的陽光等。

  再比如這個題目《我眼中的色彩》,意兼雙關,不能僅僅從字面上去理解,“色彩”不能單純地寫成“赤橙黃綠青藍紫”等顏色,如果簡單地寫成“我看到了紅色、綠色、黑色”,那會讓人笑掉大牙你得琢磨其中的比喻意涵,比如黑色跟災難往往聯絡在一起,綠色往往跟希望裡聯絡在一起,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就可以挖掘出它的深層含義,從而寫出有深度的文章。

  再如文題《我長大了》,它的意思,並不僅僅是說“我”長胖了,長高了,更主要的是說“我”懂事了寫作時明確了這一點,就會選擇讓“我”懂事的一件事或一段過程,寫出自己明白了什麼道理。

  又如“溫暖的時刻”,“溫暖”不僅是身體的,也應該是心靈的,而且重點應該放在後者

  中考命題作文常見審題立意誤區

  ***一***忽略指向:不能整體把握、遺漏要素***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對題目的某一要素上,以偏概全,導致跑題如“今天真好”,忽略了“今天”這個時間限定範圍,而只在“真好”上面做文章,素材不考慮時間***

  1.忽視背景語——背景語往往是命題者著意營造的某一種情境,不同的背景語引發的思維走向不同,只有審清了背景語的思維走向,才能保證寫作中思維模式與文題內在的文脈相貫通。例:

  在畢業告別晚會上,有位同學在紀念冊上寫了這樣的一首詩:

  媽媽,我知道你愛我,可我長大了,總會離開你;老師,我知道你愛我,可我畢業了,總會離開你;朋友,我知道你愛我,可我升學了,總會離開你……

  親愛的同學,讀了這首詩,你想到些什麼?請你以“總有離開的時候”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1***自定角度作文;***2***除詩歌外,文體自選;***3***字數不少於600;***4***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校名

  分析:作文背景語提供了一個情境,“畢業告別晚會”,晚會本身已含有題目中的“離開”之意

  主體部分有三個並列的分句,分別提到了離開媽媽、老師、朋友,提醒我們可以書寫親情、師生情、友情省略號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因素,省略號提供了無限的思考空間,提醒我們關於離開的故事和思考,應該還有許多

  如果忽視背景語和題目的分析探究,對照材料一一道來:離開母親,離開老師,離開朋友,沒有自己的構思,流於空談,變成像擴寫,又像問答,肯定很難深入

  2.忽略提示語:話題作文在開放中又有所限制,這些限制多出現在提示語中。例:

  人的一生總要與書打交道,在與書的接觸過程中,一定會有某些故事發生,之後就會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思考請以你與書的交往過程或對書的思考為內容範圍寫一篇文章。

  分析:提示語中包含著豐富的資訊,“你與書的交往過程”隱藏的限制至少有:⑴要寫自己的,不能寫別人的;⑵要寫出過程,最好是寫成散文或記敘文“對書的思考”透露的資訊則有:⑴要以寫對書的感悟、體驗以及書對“我”的啟示教益為主⑵文體上最好寫隨筆,雜感或議論文有了上述思考,就可以保證在審題中沒有大的失誤而有的同學偏偏離開了“我”的讀書經歷,“我”的讀書體驗,泛泛而談書的作用和好處,寫出諸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等缺少個性的文章

  ***二***遊離中心:不能辨明主次、突出重心***如“心靈的選擇”,有的就詳寫“選擇”,略寫“心靈”,結果走進了喧賓奪主的誤區***

  1.主次失衡——

  例如《父輩》這個題目就是寫與父親一個輩份的人,而且父輩不是一個人,而是代表一批人,如果弄不清父輩這個詞的含義,那作文就走題了。

  例如《我的老師》與《我和老師》題目僅一字之差,但前者應側重於寫“老師”,刻畫老師的形象;後者則應側重於寫“我”與“老師”間的交往過從,重點則要落在事件的敘寫上

  2.修飾失度 ——《運動會花絮》指文題有時量、物量、動量的限制,而作者審題時注意不足,造成文章沒有顯示那些時量、物量、動量的限制,致使文間修飾不足或超出限度,不能恰到好處地滿足題意要求如以《運動會花絮》為題作文,有位考生卻只記敘了4×100米接力賽這一件事,詳細描繪了,接力賽的精彩過程,顯然離題了。從文題看,似乎沒有限量,其實是有的因為“花絮”一詞是指各種比較有趣的零碎新聞,既然是“零碎”就不只一件了把握題意的“量度”,原有的400米角逐,文字可壓縮,然後再選兩三件運動會上的小事來記敘當然,這若干件事所組成的“運動會花絮”,還得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做統帥才是。

  3.角度失準——《發生在家裡的一件趣事》寫一位老師兒子失蹤的事,驚險有餘而角度失準。

  ***三***理解膚淺:不能由表及裡、化實為虛***只在“題目”的表面意義上做文章,把注意力放在對“題目”的表層意義的理解上,而置“題目”的比喻意義、引申意義、象徵意義等寓意於不顧,導致跑題***

  在沒有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礎上隨意處理,這種現象在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中居多,往往造成跑題這樣的重大失誤有些作文的命題意圖,並不在外表,而在深層或題外,考生要通過現象看本質,尋覓題外之意,傾聽絃外之音,這種命題,一般文字比較簡潔,沒有什麼提示,審題失誤率也最高。

  如《心願》:是誰的心願?是什麼樣的心願?是一個還是幾個心願?可任選一個方面來寫,但重點要寫為什麼有這樣的心願,這才是深層內容,才是題外真意如果只靜止寫有一個什麼樣的心願,極力渲染“心願”變成現實的心情,對為什麼有這樣的心願的原因卻寫得很少,雖然也扣題,但只抓住外表,影響題目深度。

  例:《失敗也美麗》

  失敗,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有的人討厭它,一味躲避,這樣只能離它更近;而有的人在失敗之後,從中吸取教訓,不斷努力,慢慢走向了成功對於這些人,失敗是美麗的***寫的不是“也”美麗的,而是“是”美麗的***

廣東中考文言文閱讀和答案
浙江中考語文古詩
相關知識
中考命題作文的審題立意技法
關於高考英語作文的審題步驟方法分享
中考作文的審題技巧
半命題作文的補題原則和補題技巧
半命題作文的補題原則和訓練
半命題作文的補題原則和優化技巧
中考英語作文的範文
中考材料作文訓練題目有哪些
初三中考英語作文的預測
北京中考英語作文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