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勵志感人小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8日

  有條件的小夥伴可以時常找一些來看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做了再說,是年輕人的大智慧

  作者:蘇芒

  像我們這樣周而復始活在fashion圈的人,早就習慣走著走著就掉進時差的窟窿裡,不僅是北京與巴黎的時差、上海與米蘭的時差,穿著皮草看天橋上的模特薄紗搖曳,5月端午節剛和倪妮一起包粽子,轉眼印著她笑臉的8月盛夏刊就顯眼地鋪滿了全國的報亭。

  但是,這些都不是我想說的時差。有一種時差,更要命,我把它叫做視野的時差。有一天,你突然想去爬山,看著山高似乎不過幾百米,爬個來回不過2小時,打算山泉洗個臉,山腰小鋪逛逛,買個冰激凌上山頂教堂拍照,然後在太陽晒過頭頂前下山。

  但是,假設只是假設,你根本無法預計你會看到什麼樣的景色、偶遇什麼樣的陌生人,就連山頂有沒有教堂也不是你說了算。所以,你的糾結、選擇和打算,只是空想。

  人們總說要成功,選擇大於努力。可是,對年輕人來說,更糟糕的是過度選擇。在你看不到全貌時,別靠臆斷拼湊,對自己下的所謂重大選擇,好像只有這樣的形式感才算對自己負責任。其實30歲之前,只要你聰明努力人品好,並願意專注十年只做一件事,選什麼,你都會成的。年輕的你,還遠遠沒成熟到有資本做選擇。

  很多優秀的85後,問我關於職場選擇的困擾:“到底要不要放棄安穩的工作,從零開始做我喜歡的職業?可是會不會一無所有?”“我該如何才能成為你們這樣的女人?”“到底該先結婚還是先創業?是不是應該在創業之前把婚結了、孩子生了?”……我只想說:孩子,是你想太多了。什麼都別想,做了再說。

  如今的年輕人所面臨的時代,價值多元化、機會多到亂花入眼,看起來好像做對了決定,就像押對寶,瞬間改變命運。其實,正是在這個看起來遍地是黃金的時代,做才比想更重要。

  你太年輕,彆著急做決定,你連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都不知道,談何縱觀全域性、權衡利弊?你根本看不到全域性,以你的經驗值,你連半局都看不到。以你當前的智慧和眼界,看不見樓上的風景,看不見更大一局棋,更看不到偶然,看不到意外,看不到機遇和風險同在。你住在20歲的身體裡,卻非要想象以超前成熟的頭腦設想自己一定要在35歲走上人生巔峰,從而推測出未來十五年的每一天都該如何精準投資。

  你所謂的理性分析、完美推斷、無懈可擊的人生計劃,都是基於浮冰上的樓,隨時可能轟塌。你永遠拼不出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萬全計劃,如果有,那一定是個死於中庸的偽戰略。別害怕改變、失去、未知、失控、急轉彎、被挑戰,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麼的害怕。這些害怕,都來自你對成功的渴望、安全感的缺失和壯志未酬的焦慮。

  人心老了,才會害怕失控、患得患失、故步自封。而你,正年輕貌美,像個口袋裡叮噹作響、荷爾蒙氣息撲面而來的年輕賭徒,無論輸贏,都敢和世界來一場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對賭。你只有先做,先邁出一步,才能看得到上一層臺階上的風景,看得見更大的江河,才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走。別想那麼多,沒用。你得做,花1分鐘邁出第一步,而不是花一年、兩年去計算得失風險。

  做了再說,是年輕人的大智慧。如果說,30歲之前,有一定要做的選擇,那麼只有:

  每一個十字路口,都followyourheart。聽內心的聲音,你決不會後悔。

  :不畏懼好的人生

  作者:韓鬆落

  我有一個朋友,就叫她V吧,每次想起她的故事,總覺得心裡堵了一塊兒。

  V生長在一個貌似嚴謹、實則嚴苛的家裡,父母生長於匱乏之中,生怕對兒女稍稍給個好臉色,就會讓他們墮落。她是女兒,又排行老二,成為不折不扣的夾心餅乾,整個童年和少年時代都是在父母的貶斥、矮化、醜化中度過的,她的外貌、學習成績、家務水平都獲得了慘烈的批評。

  這一切的後果,在她成年之後才慢慢顯露出來。大學報志願,她認為自己“不可能考上什麼好學校,報太好的學校讓人笑話”,只報了一所三本院校,儘管她的成績足夠她去更好的地方。在學校裡,每逢老師對她表示出重視,她就開始逃避、開始推辭,她對自己的否認持續了整個大學時代,囊括一個大學生可能獲得的所有機遇,她認為自己“不可能上臺演講,一定會搞砸”“完全不可能勝任學生會的工作”“腿短,不能上臺跳舞”。懷著這種心態走上舞臺,她果然摔了一跤。

  磕磕絆絆地走上社會,這種自我貶斥開始蔓延到她生活的角角落落。去商場買衣服,她糾結地放棄了自己喜歡並且有能力買的那件,選了一件不喜歡的;買傢俱,她明明喜歡而且也買得起實木的,卻選了板式的,搬回家後,濃重的甲醛味半年不散,她只好把它們處理掉,又回頭去買實木的,花兩份錢,還折騰遭罪。問她怎麼會這樣,她說自己當時大腦一片空白。也許,每當要做出選擇,她內在的自貶機制就啟動了:你不配,你不能。

  她的感情生活也果然沒有讓人意外,明明有個條件不錯的男士對她表現出了某種程度的好感,她也對他有好感,卻躲避他、冷淡他,最後和一個方方面面都次一等的男人糾纏不清。有一次他們約會,我們假裝客人坐在旁邊一桌幫她鑑定,該男身高不足一米七,臉色晦暗,埋單時從褲兜裡掏出一把錢,鋼四濺。顯然,吸引她的不是這個男人,而是這個男人帶來的自貶自虐感:你只配得上這樣的人,你只能過這樣的生活,好的人、好的生活,都在你的能力範圍之外。

  畏懼好的生活,或許還有更隱蔽的心理動機。因為提前設定好了,自己和幸福絕緣,和機遇沒有關係,和優秀的人分屬兩個世界,當不幸發生時,當生活越來越暗淡時,一切都有了解釋:這是命定的。不相信幸福,往往成為不用力生活的藉口。

  60後70後人群裡,這種人遍地都是,因為他們生活在匱乏之中,不得不用這種對好生活的畏懼去打壓自己的嚮往。而不幸其實也像烏鴉,往往會聞著這種人的味趕來,更加讓他們覺得,自貶果然沒錯,躲避是有道理的。許多心碎,許多悲劇,就此發生。這是最大的猜疑,也是自戕式的祈禱:幸福一定與自己無關,而且往往能夠如願。

  所以,我格外敬重那些生在並不富裕的時代,卻不畏懼好生活的人,他們跳脫出了自己所在環境的束縛,相信自己能夠得到好生活,也配得上這種生活。他們尋找真愛,找不到就等,他們也願意在愛情到來時,重新配置自己的生活。即便他們最終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這種生活在追尋中的狀態,也讓他們的生命狀態和同齡人不同。

  生命和愛情的質量,往往在於不苟活、不將就,尊重自己的慾望,不因為外界的眼光委屈自己,在生活上、在愛情裡,都求好、向光,及時擺脫生活裡死亡的部分。所以,一旦發現自己有這種傾向,一旦在愛情和機遇面前出現“你不配、你不能”的畫外音,一定要進行遮蔽,並且以挑戰極限的勇氣迎上前,去迎接愛情,去嘗試機遇,至少也要試試看,自己到底配不配、能不能。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作者:李尚龍

  一次上課,一個女孩子垂頭喪氣地跟我說:“老師,我考了4次英語四級考試,還沒通過,究竟是為什麼?”

  我說:“你做真題了嗎?背單詞了嗎?”

  她拿出已經翻破了的真題,說:“你講過的所有的題目我連答案都記得,單詞書也背了很多遍了,我這麼努力,為什麼還是過不了?”

  這是一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學生,因為在我眼中,四級考試難度並不大。據說,每年的通過率有80%左右,那些沒通過的還包括了裸考的和“放棄治療”很久的人。我想,一個人要多有毅力,才能一直保持在最後的20%穩定地考不過。

  可是,看著這個學生滿滿的筆記,我心想,看起來是很努力啊,為什麼還考不過。

  因為時間關係,我們草草地聊了幾句,我就繼續上課了。

  在路上我再次想到了她,發現無解。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醫生知道病人有病,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去醫治他一樣。

  第二天她又帶著厚厚的筆記來問我。

  我只能使出“大招”:“你這麼努力,放心吧,下次你肯定能過。”

  那學生訕訕地說:“但願如此。”

  對這個世界來說,沒有什麼“果”是沒有“因”的,即使現在“因”看不出來,但也一定是存在的。很快,我找到了這個女孩子的“因”。

  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那個女孩子,她再也沒有出現在我的課堂上。

  結課那天,我去她的位置,指了指她的座位,問旁邊的一個女孩子:“你認識她嗎?”

  她說:“認識,她是我的同學。”

  我問:“她為什麼總是逃課?”

  她笑笑說:“她的事情比較多。”

  我瞭解到,這個女孩子是學生會主席,同時還兼任幾個社團的負責人,參加活動、組織活動很積極,朋友也很多。可她唯一沒有時間做的事情,就是獨處。而學習英語是一個特別需要獨處的過程,你需要一個人讀很多遍,安靜地背許久才能印在大腦裡。而她只是做了一遍真題,草草地對了一遍答案,然後衝出自習室繼續做她學生會的事情了。至於這套題,在她腦子裡面只是留下了“我這麼努力地做了一套題”的意念,實際上她根本就記不得幾個單詞。就像她告訴很多人自己報了一個英語班,可是幾乎從來沒有上過課;就像她找很多人探討過怎麼學英語,但是從來沒有真正記住點什麼。騙別人很容易,騙自己更容易,可是,騙這個世界的因果有點難。

  我想起了另一個女孩子,她總是喜歡讓我向她推薦一些電影和書,還要求是比較難懂的。所以,我每次看過的書也會拿給她讓她看。她每次看完,都會發一條微博,下面會有無數個點讚的。

  有一次我跟她閒聊:“上一本書你看完記住什麼了嗎?”

  她說:“忘了。”

  我聽了只有無語。回到家,我看她的朋友圈上說:“又看完了一本書。”這次她又收穫了一些“贊”。

  另一個朋友小路,特別喜歡去自習室,我每次在朋友圈都會看見她發的狀態:最近很累;快考試了,最後幾天拼了;早出晚歸……

  覺得她真的很努力。可是,該不過的還是過不了。她的所有考試,留下的似乎都是各種波折和無奈。

  因為,畢竟所有的努力都不是做給別人看的,重要的是這些努力是否真正到達了內心,變成了你的能力。一次上自習,我看見小路帶了會計書、英語書、考試卷子,可是,這一切都沒有用,因為她還帶了手機。

  她一上午的時間都是在刷朋友圈、刷微博,這種所謂的努力,其實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看起來每天熬夜,卻只是拿著手機點了無數個贊;看起來起那麼早去上課,卻只是在課堂裡補昨天晚上的覺;看起來在圖書館坐了一天,卻真的只是坐了一天;看起來去了健身房,卻只是在和帥哥或美女搭訕。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筆記記得很認真,但是考試成績不理想的人;也總有那些學習成績非常好,但看起來並不怎麼認真的人,很多人把他們定義為聰明。而我認為,他們只是在學習的時候,摒棄了誘惑,一心一意地在努力,那些努力並沒有讓別人看到,那段時間也沒有其他的干擾,之後,在玩兒的時候也用心地玩兒。

  學習之前,你有沒有制定計劃,告訴自己今天我要學到什麼,背下來什麼,要掌握什麼能力。沒有目標的努力,沒有計劃的奮鬥,都只是作秀而已。

  你的生活和別人看你的生活,是否一樣;那些所謂的努力時光,是真的頭腦風暴了,還是隻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銷售早會激勵小故事_銷售早會正能量小故事
早會激勵小故事_早會激勵小故事大道理10個
相關知識
青春勵志感人小故事
勵志感人小故事
青春勵志感人故事
列舉名人青春勵志的短篇故事
青春勵志感人歌曲
青春勵志感人的演講稿範文
青春勵志感人文章
青春勵志感人的演講稿_很長很感人
關於青春勵志的真實故事
有關青春勵志的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