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習講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地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學習地理需要記憶,但更必須在記憶的基礎上強化思維,這樣才能促進地理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高中地理的學習和其他課程學習一樣,不僅要掌握書本知識,還要形成相應的地理學科能力,樹立科學的觀點,熟悉學習內容,講求學習方法,明確各部分的基本要求,以便適應要求,有的放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講究方法,形成地理思維方式,學會運用原理、方法和技能來解決新問題。

  如複習世界各分割槽地理時可採用以下方法:首先設計自學模板,如位置、自然、地理特徵***地形、氣候、水文、土壤***經濟地理特***工業、農業分佈成因,重要城市、港口、交通***有較全面的複習;其次,思考三點:一是本區在全球的絕對位置***經緯度***與相鄰區域的位置關係。二是本區域地形、氣候的特點及分佈,並以此為成因,推斷水文、土壤、自然帶、工業特點。三是進行跨區專題比較。如,中亞的乾旱與西亞、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東段東側等地乾旱的成因、特點、比較分析等。通過這一複習過程,使考生不僅形成全球空間概念,還對地理學區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從思路上,更為開闊;從認識上,更加巨集觀;從方法上,更符合地理科學的要求。

  二、突出主幹,落實基礎,注意對學科體系的整體把握和相互聯絡,提高綜合分析能力。

  高考以能力立意,不可能對知識點直接考查。但這並不意味著要淡化知識的學習。因為基礎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足夠的知識積累才可能形成能力。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是要死記硬背,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具體應用。如對空間概念和物體空間運動的理性思維,可以作如下設計:

  第一,選取十條重要經緯線***赤道、南北迴歸線、南北極圈、本初子午線、180°經線、20°W、160°W、120°E***在腦海中形成網狀經緯儀,並想象其自轉起來線與線之間相互位置關係及晨昏線的動態關係。

  第二,在複習大洲、大洋基礎上,十條線穿過的大洲大洋,地形、氣候區等。在腦海中形成相對的位置關係。如,剛果河流域、亞馬孫河流域,它們所處的地形、氣候、洋流、航運等方面有什麼異同。

  第三,在複習區域地理基礎上,十條線穿過的地理事物。如,工業區、農業區、重要國家、城市、港口、交通線、礦業基地、旅遊電燈,這時腦海中的地球儀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地球了。試想,複習到這一程度時,當給你世界上某一點或線時,在腦海中湧現的將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地理事物。無論命題角度如何,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會穩定提高地理得分率。

  三、精心練習,以一當十,以不變應萬變。

  有的考生可能對地理概念、原理、規律掌握得還比較好,但一到實際做題時就束手無策了。最好的方法是在做題過程中認真分析試題已知條件,找出隱含知識,深刻理解題意,明確要求,在從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中求解。

  1、尋找適合複習載體,一道題要從知識、能力的角度去分析。

  分析它由哪些部件***知識點***組裝而成,養成發散思維,聯想思維的好習慣。克服定向思維,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2、要以一當十,訓練一題,達到訓練十題的效果。

  綜合訓練要有針對性,針對學科重點、主幹內容,針對薄弱環節和現實問題,把知識點串聯起來。做到重點聯絡,前後聯絡。解決問題之後,再回顧解題過程、思考過程,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一步,找到龍的眼睛。

  3、我們不能滿足於解題,而要求“佳”,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從中找到規律性、原理性、基礎性的東西,以不變應萬變,只有這樣,才能把知識上升能力達到根本上的達標。

  4、做各區模擬卷,反覆訂正。分析解題後要進行經典回放,反思解決了什麼問題?這道題為什麼這樣思考,而不是那樣思考?分析後,要給自己思考時間和空間,再回味、思考、悟化、轉化、活化,再回歸教材、課本。只有這樣,才能穩步提高能力。

  四、重視記憶地圖,根據題意提取資訊,提高解題技巧。

  在現階段複習中,地圖是最重要的,每天要看。歷來統考、高考題很多資料都是以圖的形式給出的,在各種圖中,要特別重視等直線的判讀與應用。如,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和應用,地形剖面圖繪製的方法等。要學會讀懂各種圖,能熟練地從各種圖形資料中獲取有用資訊。通過記憶增加空間想象力,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聯絡與定位。自然地理條件的認定,歷史的發展與反思。

高考地理複習之自然災害
八年級地理期末試題人教版
相關知識
高中地理學習講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地理學習講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高中地理學習技巧方法有哪些
初中地理學習要點方法
談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和學習方法談
中級財務管理學習記憶方法
學英語能事半功倍的方法
八年級地理學習方法演講稿
高中學生地理學習方法研究
地理學習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