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總結

  語文課程是基礎課程,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長期以來,我國語文教育效益不高,特別表現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充分利用時間,提升授課效益,而把學生學習的負擔帶到課外。著名的教育家斯賓塞早就告誡我們:“硬塞知識的辦法經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 這樣就無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養的那種自學能力,反而會使這種能力不斷地退步。”這句名言為我們指明瞭新課改的方向,小學語文教學要更加重視課堂教學的優化,我們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張揚個性、展示自我,徹底剔除“硬塞知識的辦法”。因為只有學生在課堂上能自主學習了,掌握了學習方法,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才會逐步走向高效課堂,才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因此,如何提升課堂授課效益,是擺在所有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古老而常新的話題。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仍是我們在不斷實踐和摸索的課題。我想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教師方面:

  1、充分的課前準備

  要構建高效的課堂,充分用好這四十分鐘的每一秒,充分的課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因為我們不能由於自己預設得不充分、目標掌握得不明確,對於課堂即時生成調控不力而浪費時間。在備課的階段我們教師就必須多下功夫,熟練把握教情和學情,注意教學中的取捨,努力減少無效勞動,做到“四個到位”:精心備課到位,準確講解到位,能力訓練到位,學法指導到位。確保上課不打無準備之仗。上課中,經師生碰撞,你再把發現的問題及時調整;課後更要備“課後課”,

  發現問題,就要想一下: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問題?有沒有必然的規律,是自己的問題,還是學生的問題,分析一下,記下來,不管是什麼情況,就像拍照片一樣。積累多了之後,再來集中總結。這樣通過課堂反思與課堂教學的有效結合,一節完整的課才算備好,也才能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特別是我們將備課這一日常教學工作通過準備、實踐、再加上反思解決就上升到了教學研究的高度,很自然的也就實現了教研與備課、上課的有效統一。

  2、活躍的課堂狀態

  只要能讓學生的思維總處於活躍狀態,積極地探索知識並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我認為就是一節高效的課,成功的課。怎樣才能讓學生的思維總處於活躍的狀態呢?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進行課堂調控,設計適當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牽引學生的思維處於活躍狀態。

  教師要善於根據具體教育情景,靈活運用各種教育方法,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在組織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教師要時刻牢記學生才是課堂的教學中心,要精心設計能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三維目標的全面達成。

  比如:啟發興趣,會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質疑交流,會讓課堂變得有理有趣。提倡合作探究,會讓課堂變得融洽愉悅。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會讓課堂變得豐富直觀。

  3、合適的課堂組織形式

  不同的教師有自己不同的教學方法,同一節課,同 一篇課文,不同的教師,教學方式

  方法不同,教學效果也不一樣,至於採用何種方法最適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上課時不斷探索。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達到高效。

  4、科學的學法指導

  俗話說:“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教師在注重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科學的學習方法能為構建高效課堂提供重要的保障。為了教會學生會學,我們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

  5、適當的激勵機制

  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才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就必須徹底拋棄一刀切,實行分層次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他們的起點不同,提出的要求也就不同,這樣才能使他們在各自的起點上都有提高。因此培優補差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對每位學生有普遍的關注。採取適當的激勵機制。比如:

  ***1***要經常用目光或微笑與學生交流,這是實現普遍關注的前提。

  ***2***要用欣賞、誇獎的手段來體現你的關注。要把學生每一點的積極性,每一點的熱情保護起來,讓他生長起來,壯大起來。

  ***3***要用提問或允許回答問題來表達你的關注。不經意的允許能滿足學生的被認可感,滿足學生被承認的需要。

  6、現代的課堂教學結構

  要構建高效的課堂,就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這也是新課標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發展為主線”的新的教學理念。抓學生主體作用,教師應該擺正位置,只起引導的作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是老師教了什麼,關鍵是學生掌握了什麼。因此,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自主的、發現式的學習方法。怎麼引導學生呢?課堂上我們不能不講,也不能一講到底,那太累了。所以從實際出發,根據教材內容、特點、知識結構,編寫各具特色的導學案還是比較實用的。編導學案要注意:講授新課,必須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複習課,必須注重知識的整體、系統性及運用能力,而對於新授課來說則應注重基礎、注重規範、注重技能。總之,複習課要體現知識主脈,體現規律方法,體現能力的培養,新授課的教學則應體現基礎技能、體現規範與反饋、體現以學生為主體。

  二、學生方面

  1、課前預習習慣

  學生課前預習好了,聽課才能有的放矢,會抓住重點、難點。預習不是隻看看書本,重要的是思考一些問題,查詢一些資料,想一想為什麼?這樣行嗎?等等一些問題。學生預習到位了,課堂效果自然就好了。

  2、課堂學習習慣

  上課要求學生做到認真聽講,積極動腦思考,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大膽質疑。重點的內容要勾畫,書本上沒有的要記在空白處或筆記本上。要集中精力緊緊圍繞老師的講課思路用心學習。

  3、課後鞏固習慣

  堅持先複習後做題,複習是鞏固和消化學習的重要內容的重要環節,把所學的知識認真複習一遍,該記憶的記住了,該理解的理解了,然後再做作業。

  總之,構建高效課堂是一個不斷生成、不斷追求的過程,因而會因老師而異、因學生而異、因教學內容和目標而異。最關鍵的是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練就紮實的教學基本功,有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和變通能力,再加之師生間的默契互動。還怕課堂不高效嗎?

測量實習總結範文
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
相關知識
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
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
關於怎樣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論文
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具體實施方案
六點關於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
有關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
關於如何構建地理高效課堂的五點看法
關於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心得體會
構建小學高效課堂的具體實施方案